堵了7天後,蘇伊士運河終於在29日恢復通航。這一次全球矚目的「大堵船」事故,暴露了國際海運通道的脆弱性,同時也讓外媒注意到中歐陸路運輸系統的優勢。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發現,面對海路運輸的集裝箱短缺、高成本和延誤問題,中國制造商正尋求通過陸路出口商品。來自歐洲國家訂單的增加,同樣推動了中歐班列貨運量的大幅增長。
前不久,中國台灣地區長榮海運集團運營的集裝箱貨輪《長賜號》(Ever Given)從中國深圳鹽田港駛往荷蘭鹿特丹港,在經過蘇伊士運河時發生事故,橫向卡在運河中導致航道被堵。經過數天的疏浚和挖掘,蘇伊士運河終於在3月29日通航。
這場「堵船」危機削弱了全球供應鏈,迫使至少400艘船只原地等待或被迫改道,也給各方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運河方面每天會損失1400萬美元左右,亞歐之間的貨物運輸損失達到每天近百億美元。
由此,國際海運通道的脆弱性暴露無遺。正在此時,《金融時報》注意到中歐陸路運輸系統的優勢。
3月28日,《金融時報》在題為《中國正採用鐵路將貨物運輸到歐洲》一文中,將中歐班列稱作來自中國的「鋼鐵駝隊」(steel camels)。
文章稱,中國率先在新冠疫情中復蘇,而處於疫情封鎖中的國家加大了對中國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等制造業產品的需求。這些因素導致了中國在2020年下半年主導了全球貿易。
但因為海路運輸的集裝箱短缺、高成本和延誤問題,中國制造商正逐步放棄海運。對於他們來說,通過俄羅斯和中亞的陸路出口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替代選擇。
義烏一家健身器材公司的銷售人員方女士(Nina Fang)說,她的生意通常是通過海運出口的,但從去年年中開始,海運價格就開始「飛漲」,交通時間也翻了一番,於是她選擇鐵路了。
除了運輸效率外,來自歐洲國家訂單的增加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下貨運路線的增加,同樣推動了中歐班列貨運量的大幅增長。
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商品貿易夥伴,歐洲國家從中國的進口總額增長6%,至3840億歐元(合人民幣2.95萬億元)。
彭博社首席經濟學家奧裏克曾表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速度和規模不限於地區,而是試圖在經濟上「出口自己的生產能力,並為本國企業創造新的市場和利潤」。因為中國擁有世界領先的建築公司,有巨大的生產鋼鐵和水泥的能力。
《金融時報》援引數據稱,在2021年前兩月,從中國開往歐洲的貨運列車超過2000列,是一年前同一時間的兩倍。上海代理商王女士(Fiona Wang)表示:「儘管中歐班列不斷增加運力,但仍然不夠。」
另據烏魯木齊海關數據,在2021年前兩月,烏魯木齊集結中心進出境中歐班列76列,貨運量7.91萬噸,均增長約280%;中新網25日報道稱,今年以來義烏中歐班列開行已滿300列,累計運送貨物25058標箱,貨物發送量同比增長373.9%。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也促使一些企業考慮轉向中歐班列。
據央視新聞29日報導,受蘇伊士運河「堵船」事故,國內一些國際物流服務平台近日收到關於中歐班列的咨詢,較之前多了一倍。雖然中歐班列的運輸成本比海運高出50%,但與空運相比還是要低很多。■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