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趙國和秦國都是戰國七雄之一,兩家爭霸幾百年,要麼趙國西進圖謀滅秦,要麼秦國東出攻趙,這麼幾百年打下來,可謂是不共戴天之仇。「長平之戰」以後,秦國坑殺趙國40萬人,更是積累了血海深仇。
但這樣兩個互相敵視的國家,皇室家族其實是一家人。
是的,趙武靈皇和秦始皇是一家人,身上留着相同的血脈和DNA。
秦趙皇室都出自顓頊帝,祖上在堯舜禹時期非常輝煌,屬於中國最原始的貴族之一。有個叫大費的祖先輔佐大禹治水,被舜帝點贊,賜予嬴姓,並且親自頒發一面錦旗:
「咨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游。爾後嗣將大出。」
所謂大出就是揚名立萬,盛世做國家棟樑,亂世成天下霸主。
經過夏商兩代的連續站隊成功,嬴氏家族始終活躍在中國的政治舞台,發展勢頭非常猛烈,出了很多顯貴人物,逐漸成為諸侯之一。
但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啊,嬴氏家族輝煌到商朝末年,終於迎來一場大劫。
那時代表家族站在台前的人是蜚廉,以及他的兒子惡來,曹操評價典韋「古之惡來」,說的就是此人。
父子倆在朝歌伺候商紂皇,非常得寵,晉級為嬴氏家族的代表人物。結果好死不死的遇到武皇伐紂,蜚廉和惡來做為紂皇寵臣,自然是黑五類,打倒批臭還要踩上一萬隻腳。
於是惡來死了,蜚廉因為到外地出差逃過一劫。
苦心經營千年的家族毀於一旦,不出意外的話,嬴氏家族和其他上古部落一樣,很快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蜚廉不甘心啊:「你們幾個人換我五代家業,划算嗎?」
不划算也沒辦法,周朝已經問鼎天下,國運如日中天,百無聊賴的蜚廉只能休養生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生娃事業中,最終生了新兒子叫季勝。
這個季勝,就是趙國的直系祖先。
因為時間會忘記一切仇恨。經過幾代人的洗白,嬴氏家族已經成功上岸,季勝的曾孫造父成了周穆皇的寵臣,一度以親信的身份,陪周穆皇和西皇母約會,做些端茶倒水和門口放風的事。
周穆皇和西皇母約會的時候,正好趕上徐國叛亂,造父親自駕車帶周穆皇回國平叛,立下大功。
周穆皇論功行賞,把趙城賜給造父,為了區別其他嬴姓同族,造父這一支也就成了嬴姓趙氏。
而惡來死後,也有後代活下來,傳到周穆皇時代的嫡系子孫,名叫非子。
非子發現同族兄弟竟然發達了,趕緊去趙城投奔,成了嬴姓趙氏的成員。
後來非子跑去給周天子養馬,養的又肥又壯,周天子很滿意,便賜給非子一塊土地,讓他做周朝的附庸,名號為秦。
經過幾百年的蟄伏,蜚廉的兩支後代重新崛起,成為周朝的兩個諸侯,此後又經歷「三家分晉」和「商鞅變法」,秦趙成為中國大地上最重要的兩個國家。
這段人名有點亂,我還是捋一下。
黃帝
.
顓頊
.
大費
.
蜚廉
惡來 季勝
女防 孟增
旁皋 衡父
太幾 造父
大駱
非子
. .
秦國 趙國
趙國和秦國同宗同源,崛起的時間也差不多,甚至有段時間人們形成共識:趙國和秦國最有希望統一天下,即便不行,也只有趙國可以遏制秦國東出。
也就是說,不論哪個國家崛起,另一個國家都是強大的制衡力量,而不論哪個國家統一天下,其實都是嬴氏家族的勝利。
可見趙國和秦國是平起平坐的。
那為什麼走到戰國末期,秦國可以吊打趙國,直到攻入邯鄲滅趙?
除了「長平之戰」的用人失誤以外,其實趙國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有兩個:
民族問題和農業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弄明白這兩個問題,對我們現在也有借鑒意義。
2
《呂氏春秋》裡說:「當禹之時,天下萬國,至於湯而三千餘國。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
看看這些數字吧。
國家數量從一萬減少到一千二,說明夏商兩代平靜的表面下,隱藏着國家整合兼并的暗流,導致國家數量逐漸減少。
當然了,大部分國家並不是真正的國家,而是一些聚族而居部落,用樹枝掛一張獸皮,在上面寫個部落名字,就可以說自己是國家了。
那片世代生活的土地,便是部落國家的領土。
在整合兼并的歷史進程下,戰國時期只剩下七個大國,那麼按照以往的歷史慣性,這七個國家也會互相兼併,遲早會合併為一個超級大國,也就是我們說的大一統。
這就是歷史的進程,誰都阻擋不了。
除了國家之間的整合兼併以外,每個國家也在整合兼并內部的人口、部落、土地等資源。
趙國的基本盤是山西北部、河北中部,離草原非常近,離中原也比較遠,這樣的地理位置,趙國境內必然有很多戎狄部落,邊境也有不少游牧部落到處遊盪。
我們都知道游牧部落的習性,幾百上千人抱團生活,哪裡的水草豐茂就向哪裡遷徙,基本不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
表面上看,這些部落是國家的成員,實際上國家根本沒法進行有效管理,更不可能讓他們做國家的螺絲釘。
可以說,游牧部落是國家的編外人員,移動的定時炸彈。
這個問題在晉國時期就存在了,為了解決問題,晉國公族和卿大夫家族與戎狄聯姻,想用婚姻的方式捆綁在一起。
比如讓晉文公逃亡19年的驪姬之亂,就是老晉公娶了戎狄部落的驪姬,想讓「晉戎聯姻」生下的兒子繼位,造成的國內大亂。
到了「三家分晉」以後,趙國繼承晉國的毛病,依然用聯姻的老辦法進行安撫籠絡,動不動就給趙公子娶個戎狄老婆。
這樣一來,戎狄部落是不是和趙國站在一起,便取決於部落首領的態度,以及和趙國皇室的親密程度。
就像移民組成的美國一樣,白人、黑人、亞裔、拉丁裔等種族亂成一團,美國政府很難用一種有效的手段,把各種族真正融合在一起。
美國政府只能經常喊口號:
我們會尊重白人的想法,讓美國再次偉大。
黑人給美國做出巨大貢獻,黑人的命最貴。
亞裔和拉丁裔很優秀啊,美國是你們的家。
總而言之就是拉攏、安撫、維護表面和諧,但這種軟弱的手段,根本解決不了民族融合的問題。
想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只有變法。
趙國變法比較晚,直到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皇才開始搞「胡服騎射」,也就是向戎狄部落學習,組建騎兵部隊,提高國家的軍事實力。
我們現在說起「胡服騎射」,都覺得是一項偉大的改革,但是結合趙國民族複雜的局面來看,不如說「胡服騎射」是向戎狄部落妥協。
「既然我不能同化戎狄部落,也不能進行有效管理,那我就向後退一步,拉低自己的文明水平,以便和戎狄部落達成共識,換一種方式解決民族問題。」
趙武靈皇做得很成功。
「胡服騎射」的命令頒布不久,便出現「林胡皇獻馬、婁煩皇致其兵、二族歸順趙國」的大好局面。
雖然開局不錯,但趙國的國運也到此為止了。
因為戎狄部落是趙武靈皇拉攏來的,他就不可能頒布民族融合的法令,更不可能把戎狄部落徹底打散,給他們上戶口分房子。要不然林胡皇和婁煩皇就要說了:趙國都穿胡服了,說明要向我們靠攏啊,這不就是民族融合嘛?現在又要拆分我們,趙皇你到底要幹啥?
這就沒法整了。
也就是說,趙國用自我閹割的方式,暫時形成國內民族統一的局面,換來國力的空前強大,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用《笑傲江湖》的話說,趙國練了僻邪劍譜。
而秦國沒有「胡服騎射」,也走出一條整合國力的道路,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商鞅變法」。
秦國的基本盤在陝西境內,那地方屬於中國最西陲,境內有很多戎狄部落,當時的中原國家就說了,秦國「與戎狄同俗」,長期被視為不開化的野蠻人。
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啟動,稍有成效之後,於6年後啟動第二次變法,其中一條就是清除戎狄習俗,並且不允許聚族而居。
為了保證法令的威力,商鞅還規定「民有二男不分異者,倍其賦」,意思就是不願意拆分成小家庭的,那就交雙倍賦稅吧。
誰和錢過不去啊,分居就分居唄,又不是活不下去。
於是秦國境內聚族而居的戎狄部落,紛紛被拆分成零散的個體,而且要服從當地政府的管理,讓你種地就種地,讓你放馬就放馬,不能有任何對抗政府的歪心思。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是徹底消化了戎狄部落,讓他們不再是移動的定時炸彈,而是秦國境內聽命令的良民。
第二是增加政府的動員力,那些戎狄部落的人口,極大充實了秦國農民和士兵的數量,秦國也隨時可以把人口,轉化為生產力和戰鬥力。
這套法令政策,中國現在還在用,你知道什麼叫「百代皆行秦政法」了吧。
正因為秦國做的很成功,商鞅才說:「始秦戎狄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為其男女之別,大築冀闕,營如魯衛矣。」
戎狄之教,屬於落後的社會組織方式和文明。
魯衛,代表當時最先進的文明程度。
現在秦國已經脫離低級趣味,和文明最先進的魯衛比肩了,而且秦國有更善戰的軍隊、更有效率的政府,可謂是文武雙全的美男子。
而幾十年後張儀評價趙國:「趙氏,中央之國也,雜民之所居也。」
一個是營造如魯衛的高戰鬥力國家,一個是雜民所居的軟弱渙散國家,你仔細體會一下這裡面的區別。
3
沒有真正解決民族問題,進一步導致趙國嚴重分裂。
1935年,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一個理念,在黑龍江的黑河和雲南騰衝之間畫一條線,基本可以說明中國的人口和經濟模式。
這條線以東是傳統農耕區,經濟發達,居住着大部分人口。以西則是草原和沙漠,屬於自古以來的游牧經濟區域。
後來,這條線被命名為「胡煥庸線」。
我們用「胡煥庸線」來看趙國歷史,就能看的很明白了。
公元前476—425年,趙氏家主是趙襄子,執掌趙氏家族的生殺大權,雖然「三家分晉」還沒有發生,但是趙魏韓已經坐大,各家都能獨立擴張地盤了。
趙襄子時代,趙氏奪取代地,於是該如何治理代地,便成為趙氏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大家看地名就知道了,代地是山西北部,緊挨着內蒙古大草原。
在經濟和人口不發達的春秋戰國時期,那地方是戎狄的地盤,大致處於「胡煥庸線」的西邊。
而趙氏的傳統地盤在太原和河北地區,屬於「胡煥庸線」的東邊。
既然經濟模式不同,再加上不能徹底壓服戎狄,趙襄子便想出一個辦法,封親侄子為代成君,代表趙氏家族統治代地。
要知道,那時候已經出現郡縣制了,凡是有條件的話,大家都願意選擇郡縣制來治國,誰都知道分封會削弱國力。
但是沒辦法,經濟問題和民族問題告訴趙襄子,代地建不了郡縣,只能分封出去,按照戎狄的習俗管理戎狄。
到了戰國時期,趙武靈皇缺一個商鞅給他變法,也知道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便延續分封的政策,不僅設立「代相」的職位,並且封長子趙章為安陽君,統治代地。
有君有相,這是一個國家的標配啊。
那麼問題已經很明白了,代地是趙國內部的一個封國,權力極大,獨立性極強,完全有能力和趙國的邯鄲政府抗衡。
這就是民族問題造成的國家大面積分裂。
而且趙武靈皇立幼子趙何為皇,自己退位做「主父」,準備親自統領軍隊開疆拓土,讓兩個兒子分別統治游牧和農耕區。
一條大致畫出的「胡煥庸線」,直接引起趙國游牧和農耕的經濟問題,以及趙人和戎狄的民族問題,最終讓趙國分裂成兩個獨立地區。
而分裂的趙國,又引爆趙氏兄弟爭權的「沙丘政變」,威名赫赫的趙武靈皇被活活餓死。
後來趙國終於在代地設立郡縣了,但也只是設立了郡縣機構,根本不能有效控制地方,導致代地的獨立性非常大,感覺不是趙國地盤似的。
比如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中國歷史上的忠臣良將代表。
可《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裡,馮唐對漢文帝說:「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軍。」
《史記·廉頗藺相如傳》裡也有,李牧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官,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
李牧駐紮代地的時候,辦了軍隊經營的農貿市場,收到的賦稅全部做軍費,一分錢都不給朝廷上交,可以自己任命官吏、不報告朝廷就能決定是否和匈奴作戰議和。
而且每天殺幾頭耕牛,給士兵吃牛肉。
這種在秦國天方夜譚的事,在趙國卻是平常。
可以說,直到趙國滅亡的時候,代地始終是半獨立地區,趙國朝廷能直接動員的力量非常有限。
當然,趙國也不是沒努力過。
《史記·趙世家》記載,趙國滅了中山國以後,「遷其皇於膚施」,膚施就是現在的延安,當時是趙國管轄的地盤。既然遷徙中山皇,那麼肯定有大批中山國子民隨行。
趙國這麼做,一方面是空出中山國的地盤,讓趙人住進去。另一方面是通過移民同化戎狄部落。
《竹書紀年》也說,「邯鄲命吏大夫奴遷於九原」,九原在河套,更是代地的核心地區。
如果說遷徙中山國子民,不算嚴格的趙國移民,那麼直接遷徙趙國人民,基本可以表明趙國同化代地的決心了。
但結果很不好。
因為趙國不能嚴格管理代地,於是趙國遷徙到代地的人民,非但沒有完成同化戎狄的任務,反而讓戎狄給同化了,甚至有一部分戎狄化的趙人,跑到草原上做了匈奴人。
這一切能怪誰呢?
還是民族問題導致的政權結構變異,唯一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變法,也沒有徹底推行的惡果啊。
想練僻邪劍譜,遲早是要還的。
說明白趙國的問題,我們基本可以斷定,以美國那種複雜的種族問題,未來幾十年內,大概率要走趙國的老路。這一點在川寶退位時已經很明顯了。
而秦國經過徹底的變法,基本沒有民族問題造成的國家分裂。
陝北和甘肅是傳統游牧地區,除了征服初期的反覆較量,你什麼時候聽說這些地方有獨立傾向?
畢竟在個人原子化的社會,政府控制力是極強的。
就算極個別人有獨立想法,以秦國政府和軍隊的高效率,隨便出手,也能把民間叛亂消弭於無形。
這就是變法和集權的力量。
只有政府強力控制下的穩定,才是真正的穩定,那種安撫和拉攏換來的穩定,隨着時間的推移,總有一天回歸成定時炸彈。
4
趙國的問題這麼多,為什麼還能堅持幾百年,公元前222年才滅國?
其實主要是邯鄲的地理位置好。
當時的中國北方有幾條交通要道,不論貿易或者作戰,都要用這幾條交通要道來運輸貨物糧草。
一條是南北向道路,起自燕國首都薊城,直達河南的魏國和韓國,然後經過溫縣,向西延伸到洛陽、函谷關附近。
另一條是東西向道路,起自上黨(山西長治),向東可以到達齊國的臨淄。
還有一條東西向的道路,西起齊國臨淄,橫穿趙國全境以後,可以直達秦國首都咸陽。
而這三條交通要道的交匯點,就是趙國首都邯鄲。
根據「要想富先修路」的原則,中國北方的貿易往來都要走這幾條路,也必然要經過邯鄲,於是邯鄲成為中國商業的中心樞紐,最重要的商業貿易城市,以至於「商賈錯如路,諸侯交於道。」
趙國首都是重量級商業城市,可想而知貨幣流通有多少,趙國的商稅收到手軟,數錢數到手抽筋。
正因為有海量商稅可以收,變法不徹底的趙國,完全可以用經濟來掩蓋國內矛盾,號稱關東實力最雄厚的國家,大部分時候可以硬剛秦國。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能堅持幾十年,原因就在這裡了。
趙國在收商稅之餘,還搞高科技和金融。
那時候的高科技是煉鐵,畢竟鐵煉的好,可以賣給其他國家打造兵器和菜刀。
說來也巧,邯鄲附近的鐵礦非常豐富,而且趙國的河北山西地區,也有很多鐵礦。
天生地理位置好,沒辦法。
更絕的是,趙國煉鐵用「高溫液體還原法」,造出來的斧、錘、鑿、刀等鐵器特別耐操,屬於各國爭搶的暢銷品。
所以趙國佔據河北,就有了高科技生財利器。
據統計,戰國時期的煉鐵商人,超過一半在趙國做生意。
到了戰國後期,煉鐵這項高科技項目,已經成為趙國的支柱性產業,和商稅一起維護趙國的國力。
而有了貿易和高科技,趙國發行的貨幣自然就多了,那些布幣和刀幣跟着商人流動,形成趙錢流通天下的金融現象。
從考古成果來看,趙國貨幣是出土最多的,佔到春秋戰國貨幣的三分之一,僅僅1963年山西陽高縣發現的13000枚貨幣,趙錢就有24種,而魏國是6種、韓國3種、燕國2種。
可見趙錢是真的多。
得虧戰國時期的金融知識不發達,要不然趙國完全可以收鑄幣稅,或者用收緊銀根、大水漫灌的方法,經常搞金融危機,削弱其他國家的國力。
說到這裡,又有點美帝的意思了。
以趙國的經濟實力,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要不然怎麼說,趙國是唯一可以遏制秦國統一天下的國家。
但趙國終究失敗了,為什麼呢?
除了民族問題造成的國內矛盾以外,趙國的另一個根本危機就是農業。
我們之前說重農抑商的時候說過,農業是古代中國唯一的生產項目,商業是不從事生產的食利行業。
那些不「重農抑商」的國家,終究要走上滅亡的道路,只有重視農業生產的國家,才有一步步向前走的希望。
趙國因為貿易、金融和高科技產業發達,恰恰是最不重視農業的國家,不僅從來沒有改革農業的生產關係,也很少頒布鼓勵農業的法令,自始至終都沒有整合起農業資源。
後來趙國徹底躺平了,反正有的是錢,可以買糧買兵嘛,幹嘛要自力更生搞實業呢。
趙國的「農商並重」之路,其實是放棄生產積累的產業,導致食利產業侵佔了國家的半壁江山。
而不努力生產的國家,娛樂業往往比較發達。
於是趙女和邯鄲娼,成為戰國時期的娛樂明星,高級的出入諸侯後宮,低級的就在街頭賣藝,給各國人民販賣奶頭樂。
秦始皇的媽,就是趙國的娛樂明星。
這種國家不管多強大,都是一個大泡沫。
再看秦國,非常重視農業。
「商鞅變法」裡的廢井田開阡陌、耕戰、用糧換爵等法令,都是在鼓勵生產積累的農業,打擊食利的商業,這才是正兒八經的強國之術。
早在秦惠文皇時代,蘇秦就說: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多饒,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到了秦始皇發起滅國大戰之前,秦國境內「粟如丘山」、「秦富天下十倍」,綜合國力遠遠超過以趙國為首的關東六國。
在秦國這種生產力發達的雄國面前,趙國豐厚的商稅、交通的發達、發行的貨幣可能堅持幾十年,但終究是底氣不足,遲早要衰落下去的。
《荀子·富國》裡說:
「士大夫眾則國貧,工商眾則國貧……輕田野之賦,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如是則國富矣。」
其實也是這個意思,當食利者眾多的時候,國家必然貧困衰落。重視生產積累,國家才能富裕起來,越走越遠。
經過「長平之戰」的毀滅性打擊,秦國逐漸蠶食太原、上黨等地,鈍刀子割肉一樣消耗趙國的國力,足足放了幾十年的血。
等秦始皇準備妥當,趙國滅亡的時候就到了。
5
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趙遷出城投降。
曾經在邯鄲做質子的秦始皇聽到消息,親自去了邯鄲,把以前有仇怨的人全部坑殺。
趙國公子趙嘉帶着幾百人,跑去代地自立為皇,苟延殘喘了幾年,於公元前222年被平定遼東的皇賁回師,順手滅了。
走在邯鄲街頭的秦始皇,不知是否會想起,秦國和趙國的祖先在800多年前是同一個人,只是後代走上不同的道路。
趙國一支離開周天子投奔晉國,然後去偷、去搶、去騙晉國的老同志,一點都不講武德,和魏氏和韓氏用幾百年時間,薅完晉國的羊毛,才被周天子承認既定事實,冊封為諸侯。
秦國一支經過短暫寄人籬下之後,跑去關中自力更生,用幾百年血戰打下秦國的基本盤,此後變法、征戰、滅國一氣呵成,最終完成舜帝「爾後嗣將大出」的預言。
故事的結尾,恐怕在秦趙各奔東西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因為美好的預言,需要努力奮鬥才能爭取到啊。
歷史會重演,但不會簡單重複。
看完秦國和趙國的故事,再來對照現在的世界環境,某種程度上說,秦趙博弈是未來中美的預演。
不過和歷史經驗一樣,雖然有美好的預言,還是需要努力奮鬥才能實現。
這也是讀歷史的好處,總能給人一種「吾道不孤」的感覺,對吧。■
參考資料:
論趙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陳昌遠
論民族融合對秦趙爭霸的影響 孫乾博
戰國邯鄲“地薄人眾”國情與農商並重政策之關係探析 程動田
先秦時期趙國農業發展政策與秦國魏國之比較 劉書增 呂廟軍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