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戰略問題學者邁克爾·奧漢隆曾發表文章:《過度妖魔化中國對美國沒什麼好處》。
這說明兩件事,第一美國確實在妖魔化中國,這連美國的學者也看得出來,第二件事是部分美國學者已經意識到了這種行為在不斷激化兩國關係,有可能將中美關係推向不可挽回的局面。
但現實是美國,或者說是西方,這種行為正在變本加厲,這種瘋狂的背後是一種恐懼,恐懼於中國模式。西方堅持妖魔化中國的背後,是一種最深的恐懼,因為中國模式讓西方模式活不下去了。
中國模式——穩紮穩打的經濟發展
荷蘭、西班牙、英國,直到二戰後的美國,隨着海上霸權的不斷交替,世界霸主的地位也在不斷交替,而霸主的背後是世界第一的經濟,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
這就是西方模式下經濟的根源——海洋貿易。儘管在現代隨着金融業的發展,西方的經濟模式和過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貿易依然是一切經濟的來源。
在談中國模式讓西方感到恐懼之前,應該先講講美國曾經面對的最可怕的敵人——蘇聯。
蘇聯曾經有着不遜色於美國的軍事裝備,有着冠絕全球的意識形態和意識輸出——在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重創美國經濟,社會上的頹廢和迷茫導致了搖滾樂的興盛,也導致了對社會主義近乎瘋狂的追求。
憑藉著油價翻番的上漲,蘇聯經濟來到了歷史上的最高點,也進入了冷戰中蘇攻美守的階段。
但蘇聯沒能掌握住這唯一的窗口期和美國和談,也沒能利用好意識形態這最鋒利的劍,反而在軍備競賽、窮兵黷武的路上越走越遠,比如在1977年為了對付索馬里,在埃塞俄比亞開始了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運。
然而這條路燒起錢來如熊熊大火,越來越旺,直到燒光了經濟,隨着石油價格的回落,蘇聯經濟一蹶不振,再也支撐不起龐大的軍費開支。經濟崩盤導致社會崩潰,半個世紀的冷戰隨着蘇聯的土崩瓦解而宣告結束,美國成了最後的贏家,笑到今朝。
宏觀地回溯冷戰歷程,可以發現冷戰的進展和經濟密切相關。在二戰結束后,蘇聯和德國一番血戰遍地狼藉,幾乎打光了一代人,經濟就更不用說了,相比於作壁上觀大發戰爭財的美國,簡直是雲泥之別。靠着自身的軍事實力,蘇聯勉強維持了和美國均勢的局面
而隨着美國經濟衰落,蘇聯經濟上揚,冷戰進入了美攻蘇守的第二階段,最後,雙方經濟實力再度轉換,蘇聯被迫收縮,直到解體。所以,我們可以說是蘇聯錯誤的經濟政策才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美國曾經打敗過很多大國,從英國手中接過世界霸權,擊潰蘇聯維持世界老大的地位,輕而易舉擊敗日本這個挑戰者,從一場又一場的挑戰中走出來的美國為什麼要恐懼中國,以至於不斷的妖魔化中國?
原因就在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從改革開放開始,以加入世貿為轉折點,尤其是美國幾次對中國經濟的收割大都以失敗告終,今天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達到美國的70%以上,預估在不久後就將在GDP上超過美國。
這代表着中國有着充足的經濟實力和明智的經濟政策,不會像蘇聯那樣敗在經濟崩潰上,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歷任決策層都非常重視經濟發展,始終把經濟當作最核心的領域,而不是像蘇聯那樣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軍備競賽。
中國將有一個長期的、穩定的經濟環境,隨着一帶一路、內外雙循環等等戰略規劃提出,中國的經濟依然隨着世界局勢和中國現實發展而不斷調整。這就是中國模式的根基——穩定、健康的經濟發展。而不打敗一個國家的經濟就無法真正打敗一個國家。
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說:「世界分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日本和阿根廷。」前兩種好理解,日本和阿根廷分別代表兩種經濟形勢,日本是發達國家,但經濟已經一潭死水,既無明顯上漲也無太多下降,而阿根廷則代表着一個經濟不斷衰落彷彿落入無間地獄的國家。
這兩者都代表了一件事,西方模式下的經濟發展不太行,尤其是加爾鐵里上台後實行休克療法,徹底讓阿根廷經濟休克了。這還只是兩個典型例子,而在拉美和非洲,用自由民主制度下的經濟模式,意圖讓國家富強的,基本都窮得一條褲子倆人穿。
中國模式——西方民主的非民主性
如果說曾經西方最讓人嚮往的是什麼,那無疑是自由和民主,而自由民主的結晶便是西方的政治模式——民主選舉。儘管中國也是選舉制,但和西方有所不同,拋開是不是全民公投這些表面上的問題,最大的不同在於是不是和資本深入綁定。
中國不必多說,再怎麼龐大的財團也無法影響政府官員的任命,尤其是在國家首腦這個層級上,而西方不同,房地產商可能轉眼間就成了美國總統,阿根廷也可以在24小時內連換三任總統。這種事寫在小說里容易被讀者掛起來罵,但現實卻不講邏輯。
而政治與資本深入綁定後會發生什麼後果?我們可以從國內的一件事來推斷些端倪。
飯圈在互聯網上被提到的次數居高不下,並且慢慢被賦予了貶義——不講道理、洗腦、沒有理智、用屁股代替腦子…流量明星爆出醜聞后其粉絲的行為不得不讓人這麼認為。
明星的背後是公司,公司代表着資本,資本的力量運作起一個幾近畸形的圈子,一個瘋狂的信息繭房。一個粉絲出於熱愛和支持進入這個圈子,慢慢被同化,直到認為自己所處的圈子才是正常的,自己的行為是正義的,產生了畸形的觀念,於是和普通網民爆發衝突。
資本依靠着龐大的輿論團隊和對信息的操控,影響了一個個花季的少男少女,讓他們以為自己的行為都是出自本心,而不是某一個幕後黑手。他們的思維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被改變了。
這種對個人意識的操控還只是資本的行為,就已經如此可怕,那假如資本與政治結合呢?
美國的大選就是政治與資本的深入結合。總統候選人去各個州進行演講拉票,哪一次不是花費巨大。特朗普有自己的房地產公司,燒得起錢。那希拉里呢?她作為國家的公職人員,她的錢是從哪來的?反正她的工資肯定是不夠的。
而那些支持她的財團,在她成功後會不索要回報嗎?這種慷慨助人的財團想一想就覺得天方夜譚般好笑。他們一定會有着巨大的回報。而為了金錢,鋌而走險就再正常不過了。
特朗普的通俄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依靠着特定推送信息,影響選舉人的想法,進而改變選票的歸屬。單純的資本行為都輕而易舉的操控人心,資本和政治交織在一起就更可怕。
所以美國、西方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嗎?他們的選民真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投出那神聖的一票?還是如同那句笑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他們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可中國不同,國有企業掌控着國家命脈,而他們的領導者由國家任命,國資委的監管也不是形同虛設。如同美國軍工複合體那樣掌握國家生命的龐大利益團體,在中國是不存在的。
政治與資本在國內絕不允許有交易。
真正決定中國走向的是中國官員的選拔,而在這方面,中國有着最為漫長悠久的歷史,有最慘痛的經驗教訓。
人是無法超越時代的,而這個時代還誕生不了永垂不朽的組織,也誕生不了真正的民主。隨着美國開國的幾代人凋亡,他們的精神也逐漸枯萎。資本主義是刻在人心裡的鬼魅,於是再度侵蝕了西方社會。
西方模式如同換了絕症,它總有一天是要死的。
中國模式——強大的文化根基
文化有着過於廣泛的內涵,在這裡更多的指意識形態。中國曾經非常重視意識形態鬥爭,而隨着注意力向經濟發展轉移,這方面卻疏忽了,於是意識形態的高地很長時間被西方佔領。
那應該是中國互聯網最混亂的年代,公知橫行,精美精日,留學被人崇拜,海歸自帶光芒。遺毒直到今天還在作痛,所謂的“easy girl”就是那個年代的後遺症,包括如今的「女拳」裡也屢見不鮮。
但是近幾年情形有很大的好轉,尤其是新冠疫情裡中國政府的表現,給所有中國人打了一針強心劑,提起祖國充滿驕傲。外交部近來的強硬表現也一掃百年來的屈辱表現——終於不用給外交部寄鈣片了。
漫長的歷史文化打造了世界上最好的民族凝聚力和國家認同感,西方無往不利的意識形態輸出在這上面撞得頭破血流,花了幾十年功夫的和平演變,三五年便被扳回局勢,過去的付出幾乎付之東流。
這是中國模式的魂,無法觸摸無法看見,但他就是存在於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裡,這才是中國逆轉百年頹勢的根基。
讓西方模式活不下去的是西方自己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問題,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困難。中國面臨著四面楚歌的國際形勢,嚴峻的老齡化、低生育問題,中國現在興盛,但也如履薄冰。
美國也有自己的問題,實力上已經不再允許他繼續維持世界霸權,不得不勢力收縮,國內社會嚴重割裂,貧富差距巨大,種族問題尖銳,一旦爆炸美國說不定就要像蘇聯那樣解體。
中美都有難處,西方對中國的恐懼自然是因為可能被中國擊敗,沒辦法享受坐着便能收割世界的生活,但這事本身便是非正義、不民主的,而這也是西方每天掛在口頭上的口號。
所以假如有一天西方模式死了,那殺死他們的一定是他們自己。正所謂:亡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