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的夜晚,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鬧得滿城風雨,其先由評判選出「三強」,之後由觀眾以手機投票決出冠亞季軍,與同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2017年特首選舉框架,由提名委員會選出兩至三位候選人,再由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方式如出一轍。
港姐后冠最終由15號邵珮詩以15.6萬票當選,票數遠超亞軍9號王卓淇和季軍7號何艷娟,但有人認為如讓賽前大熱11號吳凱欣晉身可讓公眾投票的候選人,賽果大有可能改寫,批評這與特首選舉無異,選民在篩選下未能投最心儀的參選人以神聖的一票。
選美這玩意,遊戲如何進行,其實沒誰會在意。今次港姐選舉惹來不少負面迴響,與其說「篩選」惹人詬病,倒不如說電視台思慮不周,未能確切掌握社會民情。
其實,早於2012年大會已大玩噱頭一人一票選港姐,惜決賽夜因伺服器癱瘓未能實現,淪為市民笑柄,最终由評判決定名次歸屬。上年無綫嚴陣以待,一人一票選港姐終能實現(觀眾與評判各佔一半分數),結果陳凱琳以17.1萬票封后,成為首名半民選港姐。
今年 (2014) 冠亞季軍雖由觀眾全權決定,但大會增設了關卡,由評判先選出最後三強,才由觀眾投票定出最終名次,與上年決賽時觀眾可投票予任何一名佳麗迵異。
有些事情決定了,便要切實遵行,若然走回頭路,必然引起群眾的強烈反彈。在「普選」聲音升溫的當兒,無綫近年為港姐選舉添上普選元素,大收宣傳之效,卻小覷了市民對普選的期許和情結,上年無篩選,今年有篩選,難怪被觀眾批評「倒退」,但同時也為社會開啓另一扇門去思考「普選特首」未來的道路。
在「普選」方案的議題上,正反雙方均立場強硬,激進泛民和保守勢力更互相敵視,有你無我,「佔領中環」一觸即發,香港社會瀕臨撕裂,有評論家說這「也許像當年台灣的統獨藍綠之爭,老友反目,夫妻吵架,兄弟翻臉,父子成仇。」以史為鑒,誠然值得港人深思。
今屆香港小姐選舉在爭議聲中落幕,惟冠軍邵珮詩接受新聞訪問時道:「我知道很多人想一人一票表達民意,但我認為每人都要學懂包容,及如何取得共識,香港人都是一家人,一定要團結。」流露出一份化解香港刻下政治死結的睿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