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貿易戰帶給美國的危機遠大於帶給中國的壓力

趣史錄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

美國大概確實到了情勢危急的時候,根據美媒最新消息顯示,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日發表了一番類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言論,聲稱貿易戰給美國帶來的危機更加嚴重,在中美貿易戰中,「全身而退」的只有特朗普,而買單的只有美國。

在耶倫的抱怨中,還指責拜登政府在上台後沒有能立刻取消貿易戰的措施,讓美國受到了更嚴重的損失。從現在的情況看來,美國似乎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自救」,因而幾乎是撒潑打滾地想要中國來救美國,但依靠撒潑打滾「求救」,有用嗎?

近日,根據美國媒體消息,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一次發布會上講到,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深刻受到了關稅的影響,她直言,貿易戰帶給美國的危機遠大於帶給中國的壓力。

數據顯示,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順差增加到了10694億元,這說明經過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一年多的「打壓」,中國貿易飛單沒有損傷,還多從美國賺了1萬多億。

更讓美國難受的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了關稅,然後中國又把這些關稅都加到了銷售到美國的產品裡,最後美國人承擔了加徵關稅的94%,中國只承擔6%,「受害」的都是美國人。

而且,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還深陷泥潭,大量印鈔「挽救」經濟,導致美國的通脹水平急劇上升,這一年美國人的生活成本變化有多大呢?

有數據顯示,美國租車費用已經比上一年增加了88%,二手車和汽油的漲幅都超過45%,我們都知道在美國沒有車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因而車和汽油漲價對於美國人的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

另外,在食品方面,美國人愛吃的牛肉已經從9美元/磅漲價為了16美元/磅,這讓漢堡也從15美元漲價成了30美元。

單從數字上來看,食品漲價的金額似乎不高,但是考慮到美元的購買力,實際上這個上漲的程度已經很嚇人了。尤其是美國人大多沒有儲蓄的習慣,疫情下美國失業率飆升,再加上物價飆漲,對美國人造成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在此之前,我國經常警告一些國家不要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現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也開始抱怨自己被「被美國石頭砸到了腳」,甚至耶倫還直言拜登政府應該在上任後儘快根據中美之間2020年1月的協議考慮降低稅率、取消貿易戰措施,但拜登沒有這麼做,甚至還把貿易戰越打越激烈,現在吃虧的都是美國消費者。

同時,耶倫還聲稱自己對拜登政府正在審理的「中美貿易協議」表示「疑惑」,她認為該協議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兩國之間的爭端,拜登政府只有從實際出發、改變態度,才能將兩國關係恢復到可控範圍內。

能讓美國財政部長說出這樣的話,可見美國國內的情況着實已經十分緊急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國內出現了一股「奇怪」的風潮,那就是大量「求購」中國產品。

另有所圖:大量求購中國產品

自從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以來,一些國家看着「眼紅」,總覺得是中國產品價格太低,擠佔了他們自己產品的市場,因而三不五時總想鬧一出「抵制中國貨」。

其實國人對這些都不太在意,畢竟外國鬧就鬧了,說到底他們也沒辦法真的抵制中國產品。但最近美國卻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風向,美國開始「求購」中國產品,美國求購的產品中,包括廉價消費品和中國一些高科技的產品,例如手機等電子產品。

原本對於我們來說,多賣貨當然是好的,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市場對於我國產品的需求量增加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耶倫吵着想要取消貿易戰措施,美國政府似乎有意擴大中國產品引入力度,實際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將自己瘋狂印鈔帶來的通脹壓力轉移到中國身上。

我們都知道,因為美國霸權的存在,美國人缺錢了,只要印鈔就可以了。但美聯儲大量超發貨幣,是會透支美元的信用、最終導致美元貶值的。或者說,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美國超發的貨幣實際上根本「沒有價值」。

但如果美國用印出來的錢買中國產品就不一樣了,那這些實際上「沒有價值」的美元就會變成實實在在的中國產品,而我國企業手裡的美元就會越來越多,相應地,兌換美元的需求也會增加,這將會導致我國經濟產生通脹的問題。

因而,實際上美國人想要購買我國產品,還是為了解決自己的通脹問題,所以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本來就在減持美國國債,此時也應當為美國「瘋狂」求購中國產品的行為「按下暫停鍵」,更加註重拉動內需增長的,真正建立好以「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經濟體系。

這當然不是說我們就要放棄對美國出口了,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美國市場當然也是重要的,只是現在我們也不是非得跟美國做生意的時候了,我們也就沒那麼「着急」了。但對美國人來說可就不一樣了,現在美國人急着想讓中國做幾件事,好「救一救」美國。

美國到底想讓中國做什麼?

匯總各方消息來看,分析人士認為,儘管美國已經「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但美國還想接着「搬石頭」,同時再指望中國幫助他們度過危機。而美國想要的解決方式是配合美國讓人民幣貶值、大量購入美國國債和美國產品,幫助美國度過眼下的危機。

再例如現在中國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需求也提高了,多買點美國貨也大概是符合市場需求的。

但接下來問題就來了,為什麼要讓我們配合美國,讓人民幣繼續貶值呢?這憑什麼呢?美國人的想法很簡單,只要人民幣貶值,那麼美國人買中國產品就更便宜了,這有助於緩解美國國內的通脹水平。

可現在的情況是美國求着想買中國產品,不是我們要「薄利多銷」的時候,既然我們漲價、我們把貿易戰的關稅都加到貨款裡美國人都得買我們的產品,那我們憑什麼要降價賣呢?美國人真當我們傻嗎?

況且,我們的產品現在也不是銷不出去,在「一帶一路」倡議的配合下,我國還能開發出更廣闊的的市場,這些市場並不比美國小,而且他們的購買力和需求也是在不斷增加的,這麼兩相比較之下,當然還是美國更需要我們的產品了。

買美債這件事情當然就更加「沒譜」了,一方面,畢竟美元信譽一年不如一年,誰也不知道美債什麼時候就變成了「一堆廢紙」,我們一直是在減持國債的,如今只是美債的第二大海外持有國;

另一方面,我們走的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希望打破的是美元霸權,現在還要我們增持美債、為美元利益背書,顯然也不符合我國的國家利益。

但真的要說起來,以我國一向來「與人為善」的傳統,如果美國真的拿出誠意來「求救」,我國也不至於真的「見死不救」,最後出手幫助美國人也是可能的。可問題是,「求救」總得有個誠意,美國人求救的方式,着實也令人不太看得明白。

「打破打滾式」的美國「求救」

大概美國確實也是當超級大國當慣了,美國的「求救方式」在我們眼裡也是特別「別出心裁」的,簡直可以用「撒潑打滾」來形容。

就美國現在都不肯取消貿易戰措施,還要不斷制裁我方人員的所作所為來看,我方當然不可能答應美國的「求救」的,可能「超級大國」鮮有「被拒絕」經歷,在被拒絕後,美國「氣急敗壞」地又玩起了「極限施壓」那一套。

美國不僅軍機降落台灣機場、試探中國底線,還在香港問題上憑空向中國潑髒水,污衊香港的營商環境,對我方人員進行無理制裁。

在剛剛過去的奧運會開幕式上,美國媒體轉播的運動員入場畫面中,所使用中國地圖不僅少了台灣,也沒有南海諸島,就連美國所展示的所謂「新冠疫苗接種率」,美國媒體都直接在中國隊後面畫了一條橫線,表示「無」。

美國這一系列舉動,雖然都很快受到了中方的嚴正抗議和反制,但很顯然美國並沒有打算停止這種「極限施壓」的行為,只是一次不成就再來一次,總之似乎就是希望鬧到中國「就範」為止。

但在另一方面,美國又隔三差五就釋放出一些緩和的言論,「彷彿」是要和中國緩和關係,例如美國高官之前就表示他們完全理解「台灣問題的敏感性」,並且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再例如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應當立刻取消貿易戰措施的言論等等。

不過,這種口頭上的「緩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彷彿只是美國在「撒嬌」,除了給中國一些「緩和中美關係」的希望,對中國也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

畢竟美國在行動上一直對我國不停施壓,不僅是在政治上拉攏盟友妄圖遏制我國崛起,更是在軍事上向台海、南海方向施加壓力,妄圖逼迫中國低頭。

美國堅持這麼做,說明美國人至今沒有能明白他們到底為什麼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以為自己是那個「傲視全球」的超級大國,大家都得哄着他、順着他。

但實際上,我國有自力更生的傳統和內部循環的經濟體系,真的「失去”了美國的市場,對我們的損傷也不會是」傷筋動骨”的,但美國可不行。

美國本土的工業空心化和后疫情時代中國與全球產業鏈的深度綁定,讓美國更加依賴中國,更不用說,如今放眼全球,如今能夠搭救美國一把的,也只有中國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只有真的拿出誠意來,將中國當成“朋友”,中國才會出手相救。■

1 Comment

  1. 要相救真的很難,2008就已經救過了,然後換來一堆制裁,老美內部勢力盤根錯節,下次換個人上來又全盤推翻,讓他們自爆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