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閘限電控產能事關中美博弈,不只節能減排那麼簡單,倒逼製造業升級,反向對美輸入通脹,用漲價商品換美元,用製造業優勢打擊美元霸權。
拉閘限電不是新鮮事兒,在用電量激增出現電量缺口的時候,錯峰用電是基本操作,但針對製造業的大規模拉閘限電極為少見,截止目前已經有14個省份出台相應的限電措施,其中以經濟發達的廣東和江蘇最為嚴格,影響最大。在外貿空前繁榮,海外訂單迴流,工廠加班生產的大環境下,為什麼會限電控產能呢?
第一,能耗雙控,節能減排。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已經鄭重承諾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為了完成這個整體目標,各個省份都有碳排放額度,一旦額度超過警戒線,就要控制一下,確保碳排放不越線不超標。
中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但我們的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煤電是主要的發電方式,製造業又是用電大戶,南方五省更是製造業大省,根據南方電網公司的數據,今年1-7月,南方五省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7.4%,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0.6%,這樣的用電量增幅在為製造業提供服務的同時會增加大量的碳排放,換句話說就是經濟越發達的省份,碳排放越不容易達標。
再加上最近一個時期,煤炭價格暴漲,動力煤價格連番上漲,8月份漲幅接近50%,創煤炭價格歷史新高。煤炭漲價,火電廠的出場電價來不及上漲,面臨虧損壓力,不願意賠錢發電,搞清楚了這裡面的邏輯,就明白了為什麼要拉閘限電,供應側原材料價格上漲,需求側製造業用電量節節攀升,我們不得不主動為製造業「降溫」。
第二,優勝劣汰,倒逼產業升級。限電控產能限的就是那些污染大,能耗高,效率低的落後產能,把一些質量不高,成本低下的作坊式企業逐出市場,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動產業升級,在單位用電量內,生產更多商品。在訂單排滿,低效率不影響高收益的當下,企業跳出舒適區的動力不足,更何況還要投入資金,冒着技術升級改造失敗,費時費工的風險。限電控產能就是從上而下的讓企業進行產業升級改造,主動求新求變。
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可能面臨壓力,一些企業會跟不上形勢而掉隊,這是經濟轉型必須經歷的陣痛,符合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企業只能去適應,去改變,在遠期的豐厚回報與短期的技術投入之間做出選擇,提高生產效率,在限電的情況下,能產別人所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自然能爭得先機。
第三,拒絕企業「內卷」,繼續反向對美輸入通脹,用製造業優勢打擊美元霸權。現階段,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的份額不斷上升,製造業中心的地位不斷強化,特別是海外訂單還在持續向國內轉移,但是我們的外貿企業議價權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不少外貿工廠開始價格內卷,不願意主動漲價,總想着用低價熬死其它同行,最後獨佔市場,這樣的惡性競爭對整個外貿行業都是不利的,拉閘限電去產能,企業要麼漲價,要麼不做,不需要內卷。
今年前8個月,原材料價格上漲,海運價格暴漲,美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局面,美聯儲鮑威爾稱「從未真正看到過現在這種供應鏈問題,經濟從未出現過這樣嚴重的工作短缺和經濟蕭條問題」,漲價的中國商品依然對美出口達到1.87萬億元,把通脹反向送回美國,逼着美聯儲考慮縮減QE,打斷美元收割進程。
限電控產能短期會讓部分企業疼,更不是長久之計,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選擇,影響的都是中國經濟,積極發展多種發電模式,忍一時之痛,得長久之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