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決定美國命運

花貓哥哥

今天從地理的角度講一講美國的歷史與未來,如果有家長的孩子對地理缺乏興趣,可以將本文拿給孩子看,我覺得本文可以極大提升孩子學習地理的興趣。

1、美國地理

現在我們找一張三維立體版的世界地圖,然後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在北美的地圖上。

北美洲地形圖

北美地形很有特色,中間是平原,東西兩頭分別是阿巴拉契亞山脈與洛基山脈,山脈都是南北走向。

洛基山脈海拔高度達到2000—3000米,正好將太平洋氣流堵得嚴嚴實實;阿巴拉契亞山脈比較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雖然勉強也能將大西洋濕潤空氣擋住,但是卻擋不住大西洋的颶風。

兩道山脈就是美國兩道擋風的牆,但是這兩堵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山脈都是南北走向,山脈中間是平原,不僅北方一直到加拿大都沒有像樣的山脈阻擋北極的冷氣流,南方直到中美洲也沒有山脈阻擋大西洋濕潤空氣。

簡單的說,北美地形就是一個南北都漏著缺口的穿堂風戶型。

這就比較要命了!

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美國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從中美洲經過美國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

兩股氣流一旦在美國中部平原迎頭相撞,給中部平原帶來的就是冰火兩重天的極端氣候。

所以,美國的中部平原氣候有點像弱化版三體的亂紀元——一會熱得受不了,一會冷得要凍死人,住在東海岸也好不到那裡去,隔三差五就有登陸的大西洋颶風問候,住在西海岸又是火山地震帶。

2、文明發展

如此極端善變的氣候對於農耕文明就是一場災難。

人類文明的萌芽一定是農耕文明,等到農耕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養活一大批不耕作的人群,讓他們吃飯嗝屁仰望星空,然後才能創造文字與文化,才能逐漸推動科技進步。

但是北美的氣候對農業耕種太不友好,所以等到歐洲殖民者登陸北美大陸時,4000萬平方公里的北美大陸竟然人煙稀少。

少數印第安人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原始階段,勉強能稱得上文明的瑪雅人都蜷縮在氣候相對更穩定的中美洲,畢竟低緯度中美洲至少沒有北冰洋來的冷空氣襲擾。

但是中美洲最大的問題就是地理縱深太小,一場大西洋颶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很容易澆滅瑪雅文明的火種,加上地震與歐洲殖民者攜帶的天花病毒,活躍在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如同三體世界遭遇極端氣候一樣,在某一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瑪雅文明遺址

由於北美大陸原住民文明發展過於落後,與歐洲殖民者拉開至少2個代差(發達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加上原住民人口規模太少,這就為北美大陸變成移民國家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但是,北美大陸氣候條件對農業文明太不友好,所以,北美大陸要發展還得要工業文明來加持。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因為這塊土地非常不適合傳統的農業耕種,所以有整整200年時間歐洲殖民者都只停留在北美東海岸,直到18世紀歐洲爆發工業革命,有工業力量的加持才讓歐洲殖民者逐漸深入北美大陸。

1765年英國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瞭珍妮紡紗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良鈕可門蒸汽機為「單動式蒸汽機」。

1776年7月4日美利堅宣佈獨立,這時的美國疆域只有北美東部的一塊面積約80萬平方公里的狹長土地。

隨著工業革命轟轟烈烈地展開,美國的疆域也不斷擴大。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通過強取豪奪、鯨吞蠶食,富庶的佛羅里達、一望無垠的得克薩斯、秀麗的俄勒岡、多山的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終年嚴寒的阿拉斯加、充滿熱帶風情的夏威夷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島嶼先後落入美國人之手。

美國的版圖也由此達到900多萬平方公里,成為當今世界幅員最大的五個國家之一。

美國疆域的形成歷史

因為北美大陸少量原住民(印第安人)被屠戮一空,讓歐洲殖民者擁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規模化耕作,加上工業力量的加持(農業機械、化肥、農藥廣泛應用、育種的不斷改良),讓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農業工業化的國家,也讓這塊最不適宜傳統農業耕種的北美大地成為全球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糧倉。

請記住一個真理,在農耕文明時代,農業是否發達取決於氣候與土地,而在工業文明時代,農業是否發達則取決於工業化水平。

農業發展起來了,那麼北美又怎麼樣發展工業呢?或者說,北美如果要發展工業需要什麼條件才能與歐亞板塊的工業強國競爭?

3、世界權力中心

好了,現在讓我們的眼光從北美大陸上移開,現在我們來看看全球地圖。

這個星球是由兩種最重要的地貌構成的,一種是陸地,一種是海洋。在地球表面海洋面積佔71%,陸地面積只佔29%。但是海洋與陸地在地球上分布並不均勻。

在東半球就拿走67.3%的陸地面積,西半球就只有32.7%的陸地面積。所以,地球的資源、人口以及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東半球。在東半球歐亞大陸是最大一塊大陸,所以也是人類文明絕對的核心。

只有廣袤的陸地才能孕育出偉大的國家和偉大的文明。歐亞大陸是全球各大陸中面積最遼闊的地理單元,具有產生最強大的陸權和世界性大國的地理條件,這決定了只有歐亞大陸才是世界政治經濟舞台的中心。

從人類歷史進程來看,歐亞大陸的地位舉足輕重,發源於歐亞大陸的中華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基督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等,在過去和現在都在影響著世界。

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

正因為如此,世界權力中心幾乎總是在歐亞大陸範圍內出現和遷移,人類歷史上主要的帝國也大都產生於歐亞大陸。

世界歷史上十大帝國及地理分布

從歷史來看,在農耕文明時代人類社會的大型帝國都在歐亞大陸上,只是到了工業文明社會,才讓英國與美國成為世界性帝國(這個問題我們後面來講)。當然沙俄帝國有點水分,因為其疆域大部分都是渺無人煙的西伯利亞,與其說是沙俄征服了這塊土地,還不如說是俄國人到達了這塊土地。

在農耕文明時期,大型帝國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這就是東亞板塊產生的帝國疆域都遠遠超過歐洲、中東地區產生的帝國。

唯一算是歐洲產生的羅馬帝國疆域在歷史上十大帝國中屬於墊底的位置,這個羅馬帝國疆域面積甚至還不如中國大部分朝代中原政權的疆域。

為什麼?

因為地理決定命運!

4、中國地理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

農耕文明時代,人類一般是逐水而居,那麼河流的走向就非常關鍵。中國地勢是西高東低,從青藏高原到黃土高原到沿海地區海拔高度依次疊落,這種地形特徵造就中國主要河流都是由西向東流淌。

正所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分布

黃河長江是孕育了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這兩條河流都是東西走向,這種東西走向的河流對農耕文明是非常友好的。

因為河流是東西走向,那麼逐水而居的人們就處於一個大致相同的緯度線,維度相同意味著氣候與降雨基本一致,也就是說,東西走向的河流讓上下游逐水而居的人們都是農業耕作模式,生產方式相同就容易產生凝聚力,所以中國就比較容易產生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政權。

但是歐洲就比較悲催。

歐洲地形圖

歐洲的地形特點是北低南高,主要的山脈都集中在歐洲南部,這種地形特徵導致歐洲主要河流都是南北走向。

歐洲主要河流分布

這種南北分布的河流對於農耕文明就非常不友好。同樣是逐水而居,上下游的人們分布在不同的維度帶,北方高維度帶氣候嚴寒,降雨量少所以無法進行農業耕作,只能以遊牧而生,而南方低緯度帶氣候溫暖降雨量更高,恰恰比較適合農業耕作。

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同處一條河流的上下游就非常要命,下游的遊牧民族是看天吃飯,遇到嚴寒天氣日子就沒法過,而上游的農耕民族靠著辛勤耕作收成有可靠的保證。

這種情況下下游的遊牧民族就只能隔三差五去上游搶劫,有河流來保障物流,讓下游遊牧民族搶劫上游農耕民族簡直不能太容易!隨便扎個木筏,把搶來金銀財寶往木筏上一扔,順水而下就到了家鄉。

所以,在農耕文明時代,歐洲內耗非常嚴重,不但始終無法產生大一統的中央帝國,而且戰爭非常頻繁,據歷史學家統計,同樣是2000年歷史,歐洲爆發的戰爭比中國多2000多次。

同樣,歐洲也只能是發展到工業文明時代,靠著工業化力量的加持,才能克服南北流向河流帶來的內耗。

5、海洋國家

歐亞大陸的國家都屬於大陸國家,游離於歐亞大陸之外的國家則屬於海洋國家(非洲開化時間太晚,在農耕文明乃至工業革命之前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國家與文明)。

比如英國、日本都屬於典型的海洋國家,北美被兩大洋環繞遠離歐亞大陸,也就是遠離人類經濟活動中心,所以某種意義上北美兩個國家美國、加拿大也屬於海洋國家。

海洋國家被海洋環繞,游離於歐亞板塊之外,這樣的國家天生就缺乏安全感,危機意識特別強,如果疆域面積比較大(比如美國),還容易誕生關上門自己過日子的孤立主義。

海洋國家學習新生事務能力比較強,爬科技樹相對大陸國家更快。所以英國是率先爆發工業革命的國家,日本也是亞洲第一個學習西方脫亞入歐的國家。

海洋國家由於先天不足,要實現崛起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那就是歐亞板塊主要大陸國家陷入混亂。

英國在19世紀成為世界帝國,其掠奪的殖民地遠遠超過歐洲列強一個數量級——比較重要的原因是歐洲被共產主義運動搞得焦頭爛額,亞洲清帝國閉關鎖國,遲遲沒有進入工業文明。

日本能在明治維新後崛起,那也是因為身邊的清帝國處於最虛弱的時期;

美國能在20世紀一躍成為全球頭號強國,那是因為兩次世界大戰讓歐亞大陸成為一片屍山血海。

所以,歐亞大陸混亂更符合海洋國家的利益,同樣防止歐亞大陸誕生區域性強國也是海洋國家的戰略目標。

在19世紀英國就是歐洲著名攪屎棍,拿破侖崛起就聯合俄國、奧地利、普魯士去圍攻法國,乾掉拿破侖之後,英國堅決不同意歐洲列強瓜分法國的提議,保留法國可以同時遏制歐洲列強做大。

德國崛起之後,又聯合法俄去遏制德國。一戰讓歐洲皇室無數皇冠落地,在巴黎和會上同樣堅決否決了法國瓜分德國的提議,歐洲攪屎棍風範霸氣側漏。

日本就比較悲催一點,日本毗鄰的東亞板塊一直是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也就是近代史中國軍閥分裂時期讓日本有了一點充當攪屎棍的機會,但是日本這個國家因為疆域太小而且多半處於火山地震帶,所以日本焦慮感特別嚴重,心心念念就是在東亞板塊搶下一塊地盤作為安身立命之所。

美國戰略目標同樣是嚴防歐亞板塊出現區域性強國。因為這個原因讓美國在二戰前期對於法西斯聯盟採取迥然不同的態度。

當法西斯德國席捲西歐之後,美國立刻出台租借法案給英國,給法國抵抗組織提供物資援助。

雖然美國與蘇聯存在嚴重意識形態對立,但是防止德國成為歐洲的主宰才是首當其充的大事,所以,德國入侵蘇聯之後,美國毫不猶豫給蘇聯源源不斷提供物資援助,從汽車、火炮、坦克、飛機到糧食等等無所不包,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聯很難抗住法西斯德國動員整個歐洲人力物力的進攻。

但同樣是法西斯的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態度卻迥然不同。

日本襲擊珍珠港

日本是一個海洋國家,資源少底子薄,即使侵佔中國也很難消化成為東亞板塊區域性大國,所以從1937年7月—1941年12月,整整4年時間,美國都在給日本戰爭機器添磚加瓦——

對日出口從石油、廢鋼鐵、銅、到飛機與汽車的零部件等等無所不包,光是對日石油出口就佔日本需求量的80%以上,日軍屠殺中國軍民每一顆子彈,轟炸中國軍民的每一顆炸彈都有美國人的巨大貢獻。

很多人把抗日戰爭前期美國對日本的巨大支持簡單理解為發戰爭財,其實美國還有更深的戰略意圖——站在地緣政治層面,歐亞板塊大陸國家越是混亂,對於海洋國家而言就越為有利。

按:沒有美國財團前期的大力支持,希特拉根本就不可能讓德國從魏瑪共和國時期嚴重的經濟衰退中迅速走出來,並且讓德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

歐洲有德國,亞洲有日本,兩個國家挑起世界大戰對於海洋國家正是千載難逢的崛起機會,事實也是如此,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不但成為全球資金與人才的避風港,而且其工業化水平也在二戰後期發展到巔峰。

二戰之後,隨著蘇聯紅軍席捲東歐,美國再次變臉,迅速啓動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國家恢復經濟,並且在東西歐國家之間竪起一道鐵幕——現在輪到蘇聯成為美國全力遏制的對象了。

6、亞歐板塊的整合戰略

地理決定命運,美國全球戰略也是因為北美地緣位置特徵決定的。

對於美國而言,歐亞板塊陷入戰爭與混亂,那麼美國就是最好的避險之地,同樣,如果歐亞板塊和平寧靜,整個北美大陸就容易被邊緣化。

首先就是工業化產能很難守住。

我們看看世界地圖,人類經濟活動中心在歐亞大陸——畢竟歐亞板塊的人口超過50億,而北美大陸的人口只有5億,如果不是世界大戰,美國工業生產能力再強,其普通工業產品是不可能與歐亞大陸工業強國競爭的,畢竟美國商品比起歐亞大陸的本土企業要多一塊海運的費用。

所以,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歐亞板塊國家逐漸恢復工業能力,美國工業也逐漸衰落,大量生產線從美國紛紛向歐亞板塊轉移落地,特別是中國工業崛起更是加速了美國去工業化的進程。

2015年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產業升級計劃,這個計劃讓美國非常忌憚,如果讓中國把高端產業拿下來,對於美國就是徹底去工業化,沒有製造業為基礎,美國金融霸權就是建立在沙灘上的空中樓閣。

畢竟,金融是跟著貿易走的。

現在的全球的金融市場確實也不大正常,歐亞板塊是全球經濟活動中心,但歐亞板塊的主要跨境貿易結算貨幣卻是北美大陸的美元。

所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讓美國非常忌憚。

一帶一路路線圖

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對歐亞板塊的整合戰略,這個戰略一旦成功,美國以及美元都將是被邊緣化的結局,歐亞板塊將再次成為世界政治經濟舞台的中心。

總而言之,游離歐亞板塊的海洋國家要維護全球霸權成本很高的,畢竟對於歐亞板塊而言,海洋國家天生就是外來戶。

7、地理決定氣候

最後說說比較熱門的地理氣候問題。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要面對的一個重大挑戰,相對而言,西方國家對於氣候問題更為敏感。

全球變暖帶來的就是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不僅對於歐洲高緯度臨海國家就是一場災難;而且對於美國精華薈萃的東海岸也是滅頂之災。

另外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更多極端天氣出現,北美又是一個南北豁著缺口的地形條件,極端天氣頻頻出現,對於美國就如同三體中的亂紀元——最近幾年,美國加州山火連連燒,東海岸颶風不斷,冬季頻頻出現極端暴雪天氣等等都是這個原因。

所以,全球氣候問題對於歐美國家都屬於迫在眉睫的挑戰。

19世紀歐洲殖民者通過工業革命克服了北美大陸穿堂風戶型的缺陷,讓北美大陸在工業化力量的加持下實現了農業現代化,現在的北美大陸同樣希望通過全球能源使用的轉型來擺脫全球氣候變暖後極端氣候的困擾。

相對歐美國家而言,氣候問題對於中國倒是沒有那麼急迫,這也是中國獨特的地理特徵決定的。

中國三維地圖

中國東部地區雖然臨海,但是前面卻有一道島鏈(日本、琉球、中國台灣)遮擋,相當於自然形成的防波堤。

有了這條島鏈,讓我國不僅能接收太平洋溫暖氣流,還能防止太平洋的颶風(颶風都被第一島鏈消化掉了)。所以,中國沿海雖然經常也有颱風登陸,但是與美國東海岸的颱風相比,其破壞力要少一個數量級。

受450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撞擊的影響,東亞大陸從青藏高原由西向東形成一系列山脈,有了這道山脈,西伯利亞的寒流就無法南下,同時來自太平洋的暖氣流也在這些山脈前停下腳步。

所以,從青藏高原由西向東形成一系列山脈將中國大陸分成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交界處正好是著名的400毫米降雨線。

中國400毫米降雨線

400毫米降雨線是農業文明的生死線,因為只有滿足每年降雨量達到400毫米以上才能農業耕作。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只有太平洋季風能到達的地方,才是適宜農業耕作的土地。

老天爺開眼,讓這個400毫米降雨線囊括了東亞板塊超過50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這也是東亞板塊最富饒的地區。

正是因為我們優越的地理環境,所以極端氣候對中國的傷害遠遠不如歐美國家,海洋平面的上升對東部沿海地區有一定影響,但是我國卻有足夠廣闊的疆域作為回旋的餘地。

那麼,為什麼中國還會積極參與氣候治理,推出大規模節能減排計劃呢?

還是那句話,地理決定命運!

我們把目光回到中國三維地圖上面。

中國地形是西高東低,整個國家地形是一個三級台階結構。地形的高差帶來中國河流的東西走向,層層疊落的水系是天然水力發電基礎。另外新疆海拔高,風力充足,利於風力發電;日照時間長,是光伏發電最好的地區。

也就是說,中國通過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可以實現從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向以電力為主的新能源轉型。未來中國是一個電力驅動的國家,徹底擺脫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8、總結

從人類歷史來看,歐亞大陸在絕大多數都是世界政治文化中心,只是因為19世紀開始歐亞大陸國家嚴重內耗才讓海洋國家崛起,讓英美陸續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但是歐亞板塊內亂並不是常態,進入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公認的主題。

所以,美國因地理而興,也同樣會因為地理而衰落。

地理決定了美國歷史與命運。■

相關閱讀:

1.《決定中國歷史的那一次驚天大碰撞》

2.《歷史的脈絡:那條要命的降水線》

3.《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的終極戰場:不是香港,而是南海》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