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會晤,釋放了哪些重大信號?

匹夫老牛

此次中美兩國元首視頻會晤,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和建設性成果。

首先,開場白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兩句話:

一句是中方「既辦好我們各自國內的事情,又承擔起應盡的國際責任」;

另一句美方「我們有責任確保兩國的競爭不會走向衝突,不論有意或是無意的。」

前一句其實回復了中國的態度——自己的事情自己辦,還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

後一句說明美國根本不希望和中國出現衝突。

中美雙方都比較理性,並不會像輿論所認為的那樣會劍拔弩張。

合作,仍然是本次會晤的主基調。

中方表示「要堅持互利互惠,不玩零和博弈,不搞你輸我贏」;「中美兩國是兩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輪,我們要把穩舵,使中美兩艘巨輪迎著風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

「中國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搞意識形態划線、陣營分割、集團對抗,結局必然是世界遭殃。冷戰的惡果殷鑒不遠。希望美方把不打‘新冷戰’表態落到實處」。

美方表示「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政府致力於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希望台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

中方在中美關係和價值觀上對美方進行了充分的闡明,也對美國這段時間的一些行為進行了「敲打」。希望美國能夠真正堅守誠信,兌現會晤中的表態和承諾。

壹、中美關係進入複雜階段

是誰上趕子要談,明眼人一看就清楚。

誰加班,誰主動。

拜登老爺子頂著年近8旬的身子骨在深夜加班,頗有點「老驥伏櫪」的味道,如果不是國內遇到了大麻煩,有求於人,以老美的傲慢勁兒,是不可能這樣放下身段的。

拜登在會晤中的第一句就是「我很高興能找到時間同您會晤」,這說明是美方一直在約時間,好不容易約到了。

之前中美的幾次接觸,都是美國主動。比如9月10日的中美元首通話,10月份的兩次高層通話(戴琪、耶倫),以及G20羅馬峰會上布林肯從側門到中國代表團駐地會見王毅。

美國希望中國幫忙解決危機,是其近段時間一切行為的內因,對中國軟硬兼施是手段,逼中國「就範」是目的。美國的所有針對中國的行為,都不過是想換取經濟利益,並不是想和中國發生衝突。

但中國不是軟柿子,我們也並非油鹽不進,在堅持核心利益和根本底線的基礎上,可以和美國談。但如果美國一直在台灣問題這個中美關係的敏感點上玩火,那就沒了談的空間。

同樣,在中美貿易問題上,美國又想中國幫忙解決供應鏈問題,又不想降低中國商品的關稅,還想封住美國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國的口子,那麼,談判也是困難的。

中美氣候聯合宣言之所以能達成,是因為兩國在相對分歧較小的問題上取得共識的難度較低。

這也被視作中美元首對話的預熱,甚至被認為是中美關係轉暖的標誌。

此次會晤也是在中美可以合作的地方打開了最大的空間——

中美在經濟、能源、兩軍、執法、教育、科技、網絡、環保、地方等諸多領域存在廣泛共同利益,應該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做大中美合作的「蛋糕」。

美國如果不拿出對中國核心利益上的讓步,想要中國幫忙解決其國內問題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美國社會問題的根本原因在國內,如果拜登政府不轉變思維,是很難推動中美關係走上正軌的。相反,中國在核心利益問題上並不受制於美國,如果美國不積極轉變,中國完全可以無視美國的訴求。

目前的中美關係似乎進入了一種非好非壞、非黑非白的境地。

在台海局勢劍拔弩張的時候,中美兩國還能在氣候問題上達成共識,還能在重要問題上進行談判,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的現象;而中美恢復高層對話,也並不意味著中美關係完全轉暖,未來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中美之間的分歧仍然很難彌合。

或者說,美國更需要中國,而中國並沒有那麼需要美國。這就決定了中美關係的主動權在中國這邊。

貳、美國的問題不能指望中國

美債、通脹、供應鏈危機,是美國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美債問題得不到解決,拜登政府很可能在年底停擺。

高通脹問題不解決,美國社會可能會出現動蕩。

供應鏈危機不解決,美國的這個年關恐怕是過不好了。

而這三個問題,拜登政府覺得都需要中國的幫助。

中國政府增持美債,可以起到示範作用,穩定國際社會對於美債安全性的預期。

中國繼續出口物美價廉的商品給美國,可以降低其通脹率,疏解供應鏈危機。

但這三個問題,先不論中國會不會幫忙,關鍵是其根本癥結在美國自身,而不是中國。

拜登政府在疫情期間超發了七、八萬億的美債,而今的高通脹不過是貨幣超發的必然結果而已,即使中國政府能夠不拋售甚至增持一部分美債,那也是杯水車薪,本質上改變不了美聯儲過度放水的局面。只能解美國政府的一時之憂,而根本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至於高通脹和供應鏈危機,是美國政府加徵中國商品的關稅導致消費品價格升高,而不是中國沒有給沒夠供應足夠的商品。而且現在美國超市貨架空空的重要原因是,港口堆積的商品貨船不能順利地卸下來,是美國的補貼政策導致卡車司機缺乏,以及港口工會等既得利益集團阻撓所致。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美國政府從內部進行協調的,和中國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拜登政府不是不明瞭這些,但是由於問題的複雜性,他不得不採取短期救急的方法,一是為了支持率,轉移國內矛盾,將矛頭指向中國;二是,想逼迫中國為其危機輸血出力,形成問題正在尋求解決的形象,降低民怨。

因此,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的視頻會晤,本身就可以為其加分,以提振疲軟的民意。現在的拜登政府不放過任何一個解決其國內問題的手段,不管這些手段是否真的有效。

美國10月CPI增速已突破6%。拜登在經濟數據發佈後就表示:「通貨膨脹損害了美國人的錢包,扭轉這一趨勢是我的當務之急。」

何謂當務之急?就是要在短期內能把通脹率給降下來。靠美聯儲收緊流動性是不可能的,不僅因為見效慢,而且會對本就脆弱的經濟增長形成衝擊。

那麼,怎麼把高通脹快速降下來?讓中國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自然成為拜登政府的首選。

這也是10月CPI增速破6之後,拜登要急著和中國領導人對話的重要原因。

但是,如上文分析,美國的高通脹問題要解決,首先是其降低中國商品的關稅,再就是疏通堆積在港口的貨物,最後是美聯儲要收緊流動性。

拜登在此時求助中國,很大概率不過是一個想要博取民意的「政治表演」而已。

中方警醒美方,「歷史是公正的,一個政治家的所作所為,無論是非功過,歷史都要記上一筆。希望總統先生發揮政治領導力,推動美國對華政策回歸理性務實的軌道」。

對於經貿合作,中國還是拿出了最大的誠意——

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雙贏,在商言商,不要把中美經貿問題政治化。雙方要做大合作「蛋糕」。中方重視美國工商界人士希望中方提供來華便利的訴求,已同意實施升級版的「快捷通道」,相信這將進一步促進中美經貿往來、助力兩國經濟復蘇。

同時也提醒「美方應該停止濫用和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美方應該重視國內宏觀政策外溢效應,採取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

叄、拜登政府要轉變思維

談判要有誠意,不然很難達成實質性成果。

自己不出讓一點利益,卻要求別人讓步,這樣肯定是談不成的。

首先,國內的事情自己辦,不要寄希望於他國。

上文已經分析,無論是通脹問題還是供應鏈危機,其根本原因在美國國內,非中國等外部因素所能解決。

在前些年中美貿易戰的時候,中國就提出了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其中內循環是重中之重,也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情,降低自身對國際供應鏈和產業鏈的依賴度。這些年中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而彼時的特朗普政府則提出了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做法,但由於國內人力成本較高,以及供應鏈和產業鏈難以追補完整,美國的產業空心化現象並沒有得到更好地解決。

現在美國社會所面臨的高通脹和供應鏈危機,很大程度上與美國消費品的供應市場在國外特別是中國有關。如果美國重構供應鏈,無疑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也是美國政府認為中國可以幫助美國解決供應鏈問題的原因。

對於中國而言,面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飆漲(而這和美國的天量放水也密切相關),製造業面臨的成本上升壓力非常之大。中國不可能為了美國一些不切實際的利益,去犧牲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美國不可能一直得到物美價廉商品的供應,這是不符合經濟學常識,也是有損中國根本利益的,中國不可能讓步。

美國想要解決供應鏈危機,首先應該拿國內的既得利益集團開刀,比如港口工會對自動化的阻撓,以及激發卡車司機上崗的積極性等,自己的港口都疏通不了,貨物堆在港口進不去,這就不能怪別人了。

其次,雙方談判各自讓步,才有合作的基礎。

想要中國幫忙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有中國所能接受的利益對價。

目前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除了低端商品主要從中國大規模進口,美國還加徵關稅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國「封堵」了其高科技產品對中國的出口,不僅如此,美國還大面積制裁中國高科技企業,這樣中美貿易的失衡顯而易見。

在經貿問題上,美國至少應該做到兩點:一是降低甚至免除中國出口商品的關稅;二是放開高科技產品對中國的出口。如果這兩點做不到至少其一,中美想在經貿談判上達成合作是很難的。

我們看到,目前中美達成的合作是比較遠離核心利益的如氣變等問題,而在經貿、地緣政治方面的矛盾和衝突仍然比較大,這些問題之所以不能有效向前推進,美國的「一毛不拔、出爾反爾」佔據了非常高的比重。

最後,美方不要肆意踐踏中方底線,在主權問題上中方沒有任何讓步和利益交換的可能。

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敏感的問題,但美國企圖通過「打台灣牌」對中國施壓,逼中國作出經濟利益上的讓步是行不通的,在中國這裡,台灣問題沒有任何斡旋的空間。

一段時間以來,包括總統拜登在內的美國政客不斷操弄台灣問題,既希望逼中國就範犧牲利益,又不願意看到台海出現真正的衝突,他們在所謂有限的空間內不斷挑撥,實際上是對中美關係的巨大傷害。

此前中方已經用「顛覆性風險、全局性破壞」這樣的字眼來警示美國操弄台灣問題所帶來的的後果。如果拜登政府再繼續玩火,那麼中美談判的窗口將很難再打開了。

正如中方在此次會晤中指出的——

台海局勢面臨新一輪緊張,原因是台灣當局一再企圖「倚美謀獨」,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華」。這一趨勢十分危險,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我們是有耐心的,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

此次中美兩國元首會晤,中國拿出了最大的誠意去促成中美經貿等相關領域的合作,美方也對雙方關切的重大問題和根本性問題進行了表態。但如中方所強調的,中國講究言必信、行必果,說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觀其言,還要察其行,希望美國在台海等關鍵問題上的表態,能夠做到言行一致,不要再做傷害中美關係大局的事情。

對於中國來說,中美關係的主導權掌握在我們這邊,台灣問題和兩岸關係的主動權和主導權也掌握在大陸這邊。我們既要看美國怎麼說,也要看美國怎麼做。中美兩國有太多的共同利益,談判的窗口隨時打開,但這一切都要以相互尊重、平等對話為前提。

雙方只有在根本問題上達成共識,且引導中美關係向正確的軌道發展,才能真正使得相關領域特別是經貿領域的合作能夠開花結果,美國國內的問題或許能夠在拜登政府轉變思維的過程中尋求更好的解決之道。■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