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鬥開始?岸田質疑安倍經濟注水

虛聲

01、開火

事情發生在12月1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開炮稱,日本政府多年來一直在虛報部分建築訂單數據,但自2020年1月以來,情況有所「改善」。

岸田表示,「發生這樣的事情是非常令人遺憾的,政府將盡快研究可以採取的措施,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岸田這話傳遞出來的信息很明顯:

信息一、日本GDP注水了。

要知道GDP並不僅僅是一個數字,也不僅僅是經濟指標,還體現出政府的公信力。

作為剛上任的岸田,懷疑GDP注水,實際上就是在質疑前任政府的公信力。

信息二、2020年1月以來有所改善。

換句話說,岸田質疑2020年之前的GDP數據,很明顯是把矛頭指向安倍時代。

安倍作為日本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岸田這番質疑,很容易讓人理解為,日本政壇內部開始內鬥。畢竟安倍引以為傲的安倍經濟學,如果被證明有水分,那確實是非常不妙。

當然在眾議院那種地方,質疑需要講證據。那麼岸田質疑的依據是什麼呢?

據《朝日新聞》報導,自2013年以來(注意這個時間點),日本國土交通省一直在重復計算每月從建築公司收到的數據,導致日本建築行業的統計數據被誇大,國內生產總值也被誇大了。

須知安倍第二次上台是從2012年12月開始。現在岸田質疑2013年以來的GDP被注水,相當於直接點名安倍時代的政府公信力有問題。

那麼日本建築行業是如何被誇大的?

1、按照遊戲規則,日本建設公司有義務每月向縣政府報告施工訂單金額;縣政府匯總數據上報至國土交通省。但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會按時上報。

2、當該月企業沒有上報數據時,國土交通省也會指示縣政府的統計人員,先根據行業平均水平推測一個數據算入統計總額,而不是留下空白。

3、如果此後建築公司補交了上個月的數據,國土交通省統計人員會將該企業兩個月的總值再次算入統計總額,因此造成數據的重復計算,如此便造成建築業數據被注水誇大。

2020年,日本GDP為539.3萬億日元;建築業總產值佔GDP比重約為5.3%。

如果建築行業GDP被注水誇大,那麼整個日本GDP也就被注水誇大。如此一來,安倍經濟學也就有了水分,安倍的執政成果也就大幅下降。

——岸田向安倍開炮了,拉開了他和安倍之間的戰爭,也揭開了日本政壇內鬥的蓋子。

那麼岸田為什麼要開啓和安倍的爭鬥?答案非常簡單,就是安倍威脅到了岸田。

安倍對岸田的威脅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02、內部威脅

安倍對岸田的第一個威脅,在日本內部。

安倍家在日本樹大根深,在政壇影響極大。老鐵們回顧下安倍在首相位置上創造的紀錄。

2006年,安倍初次當選時,年齡只有52歲,是二戰後最年輕的日本首相。

2012年,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執政到2020年底。

截止到2020年8月24日,安倍打破前首相佐藤榮作連續執政時長2798天的紀錄,為2799天。之後的每一天,安倍都在創造新的歷史。

安倍兩次擔任首相,執政時間加起來已經超過3100天。

從1885年到如今只有136年時間,日本已經更換了64位、歷經100任首相。岸田文雄正好趕上了這個整數。如果從日本投降之後算,76年時間,日本更換了36位首相,其中22人在任不超過兩年,11人不超過一年。

老鐵們再看上面那張圖,連續執政時間第2長的那位佐藤榮作和連續執政時間第9長的岸信介是親兄弟,岸信介是安倍晉三的外公。

安倍晉三、岸信介、佐藤榮作三個是一家人,就是日本鼎鼎大名的一門三首相。

另外連續執政時間第4長的小泉純一郎,算安倍晉三的老師。岸田之前的菅義偉,可以說是安倍的接班人。

岸田文雄的20名閣員中,13名都是首次入閣的新面孔,看似在實踐自己「老中青」結合的承諾。

但日本媒體第一時間指出,岸田新內閣依舊換湯不換藥,重要職位幾乎都被安倍以及麻生的人把控。

出任內閣中樞職務的官方長官松野博一,來自安倍主導的自民黨第一大派閥細田派;

安倍的胞弟岸信夫繼續佔據防衛大臣之職;

此前由麻生擔當的財務大臣,直接交給了麻生的妻弟鈴木俊一;

日本媒體甚至戲稱新內閣是「長著岸田面孔的安倍內閣」。

就日本政壇來說,安倍不管在任何層面都影響巨大,對岸田是一種鉗制。

岸田現在雖然登上首相之位,但一不小心就會下台。

03、外部威脅

為什麼說安倍對岸田會有外部威脅?

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安倍在台灣問題上大放厥詞。

眾所周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絕大部分中國人眼中,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

卸任之後的安倍,偏偏在台灣問題上糾纏不休。12月7日接受一家日媒採訪時再次談及台灣問題,安倍妄言日本應該行動起來,提高大陸「武統台灣」的門檻。

12月14日,安倍以視頻方式參與了日本、美國和台灣地區的智庫等機構在台北舉行的一個論壇,安倍通過視頻演講,呼籲日本、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聯合起來阻擋中國的統一。

安倍在擔任首相期間,表現還算正常,中日之間的關係能維持基本的「政冷經熱」局面。但是在卸任之後,安倍就放飛了自我,經常參拜靖國神社,在台灣問題上大放厥詞;表現得如同一個保守派憤青。

鑒於安倍在日本政壇的巨大影響,這番言行就讓岸田很難辦。

畢竟日本官方必須堅守一個中國的底線。在任的岸田,必須遵守遊戲規則(越線的後果會很嚴重)。但卸任的安倍就可以大放厥詞。最關鍵的是,安倍的言辭無疑是在迎合日本右翼勢力,相當於變向給岸田製造壓力。

在岸田看來,安倍此舉很可能是在為再次復出做準備。瞭解日本政壇的老鐵們都曉得,一個政客擔任好幾次首相是很常見的事兒。比如說伊藤博文,先後4次擔任日本首相。

安倍本人,兩次卸任都是以同樣的藉口,難保不想再次復出。而且安倍年紀也不大,完全可能再次復出。

一旦安倍再次復出,岸田大概率就成為短命首相。這種情況下,岸田為了鞏固自己來之不易的首相位置,唯一的選擇就是削弱安倍的聲望。

懷疑GDP注水,其實就是打擊「安倍經濟學」,算是削弱安倍聲望的重要一步。

那麼接下來岸田和安倍會因此開撕麼?這完全取決於安倍的選擇。

04、安倍的選擇

岸田能有今天,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有安倍提拔栽培之功勞。

2015年安倍讓身為外交大臣的岸田兼任防務大臣,相當於外交部長兼國防部長。這種程度的任命,相當器重了。

但岸田終究不是菅義偉,他有自己的野心,不想像菅義偉那樣活在安倍的陰影中。

岸田現在的出招,更像是投石問路。

接下來安倍可能會有三種選擇。

其一,通過某些場合表態,自己的身體沒有恢復好,沒有復出的計劃;那麼岸田關於所謂GDP注水的調查會不了了之。

其二,沈默應對。這種沈默,其實就是試探岸田的態度。那麼岸田也會進一步投石問路,再次攻擊安倍時代的某些政績,逼迫安倍表態。

其三,督促岸田尊重歷史,把日本政府可貴的資源用於民生建設與對盟友的責任上,相當於間接表態要復出。那麼兩人的開撕大幕大概率就會拉開,愛吃瓜的老鐵們會迎來一段愉快的日子。

安倍不想退出歷史舞台,岸田不想成為安倍的傀儡。兩個人的摩擦已經不可避免。

即便安倍復出,其安倍經濟學也難以為繼,日本政壇還是要向無序性過度,愛吃瓜的老鐵們依然會迎來愉快的日子。■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