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然氣貿然漲價這件事來看,目前的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的政治嗅覺並不敏銳,和此前的老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比起來,距離還是頗大的。不過好在納扎爾巴耶夫目前身體還算康健,托卡耶夫雖然此前也有想擺脫老總統陰影的想法,卻也沒有做得過分,只是解除了老總統女兒納扎爾巴耶娃的國會議長職務。事實上,降低前輩影響力的事情是每一個新當權者的必由之路,所以對於自己女兒被解職這件事,納扎爾巴耶夫並沒有什麼表態。
就在幾天前,哈薩克斯坦的新老兩位總統分別與中國通話,慶祝中哈建交三十週年。那時候,哈薩克斯坦的內部動蕩已經形成,兩位總統和中方交談的態度也都很中肯,並沒有顯示出有所分歧的樣子。而且,納扎爾巴耶夫作為一個成熟老練的政治家,對於政治的嗅覺要遠遠高於托卡耶夫,其政治手腕也遠高於托卡耶夫。他看得會更遠,更清楚。
所以,這一次哈薩克斯坦出現動蕩,只要納扎爾巴耶夫還能保持行動能力,就一定能夠穩住政局。托卡耶夫在天然氣漲價這件事上吃了一個啞巴虧之後,一定知道這件事非得從納扎爾巴耶夫那裡討要錦囊妙計。而這妙計目前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那就是向集安組織求援。
集安組織,全名是獨聯體集體安全組織。而這個獨聯體,實際上我們很多人都已經忘了還有這樣一個組織存在。獨聯體,全名叫做獨立國家聯合體。是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國,在乍一下脫離母體後,感覺很冷很不安全,於是大家決定,雖然分家了,但還是得抱團取暖,第一,產業的互補性不至於一下子就完全沒有,第二,萬一分家後有人欺負咱兄弟,還可以聯手反擊一下。所謂一根筷子很好折,一把筷子折不斷啊。
這獨聯體成立後,相繼接納了中亞四國(土庫曼斯坦好像後來退出,反骨仔格魯吉亞也是先進去然後退出),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摩爾多瓦等國家。如果熟悉前蘇聯地理範疇的人都應該看出來。這些加入獨聯體的國家其實都是很難融入歐盟或加入北約的國家。而像波羅的海三國這樣的國家是不大可能加入進來的,因為它們的目標是歐盟,且歐盟與北約也願意接納。正是因為無人庇護,心存不安,所以才有了這個抱團取暖的行為。
獨聯體其實大家沒有必要知道太多。你看,烏克蘭如今和俄羅斯成了生死冤家(烏克蘭已經退出集安組織),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打得如火如荼,俄羅斯也對摩爾多瓦的天然氣懲戒毫不客氣這種種事情就知道,這個獨聯體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效用,特別是在處理常規實務中也並沒有什麼權威性。否則,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就不會打得不可開交了。這哪是抱團取暖啊,簡直就是相互捅刀。而附著於獨聯體名下的集安組織,也就可想而知。不過,這個集安組織作為一個武裝組織,每年都會舉行大型軍事演習。我估計這是為了證明這個組織是存在的吧。
這個集安組織目前有六個國家,分別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很顯然,獨聯體國家中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參與了這個組織(獨聯體國家的成員國大部分都是中途退出的)。相比較上合組織,這個集安組織算是更緊密的團結在俄羅斯的旗幟下。這次集安組織出兵哈薩克斯坦,也算是這個組織首次真正發揮其組織內國家安全的事務。也算是獨聯體國家或者說是上合組織國家針對哈薩克斯坦亂局的第一次出手。
為什麼托卡耶夫政府這次如此迅疾的請求集安組織出手維持治安?是哈薩克斯坦自己穩定不了目前的局面嗎?只怕未必。我覺得這恐怕正是納扎爾巴耶夫的老辣之處。
這次哈薩克斯坦的亂局是美國為了牽制俄羅斯在烏克蘭方向的出手。是由哈薩克斯坦國內反對派配合的一次國際行動。和之前美歐在利比亞,敘利亞做的事情是非常相似的。先是挑起一個事端(天然氣價格暴漲)激發民眾的不滿情緒和參與熱情。然後即便政府做出讓步,卻再也不能平息反對派已經挑動起來的亂局。而托卡耶夫也明確對外說了,這次騷亂背後有著國際勢力的影子(當年卡扎菲,巴沙爾以及一干中東北非國家領導人都是這麼說的,事後也證明的確就是這樣的),而能夠讓境內各大城市相繼出現暴力事件,從阿富汗入境的國際恐怖勢力參與也是必然的,這就是一次國際勢力對於哈薩克斯坦的攻擊行動。
面對亂局背後的國際勢力,哈薩克斯坦即便自己有能力處理,也無法讓騷亂勢力背後的國際勢力偃旗息鼓,他們一定會大肆渲染哈薩克斯坦政府的暴力行為,並借此給予反對派勢力更多的幫助,從而在哈薩克斯坦內部形成內戰模式,就像當年的敘利亞。正因如此,哈薩克斯坦政府無論怎麼做,都是一個錯。不處理的話,事態就會越來越大,處理的話,又會被‘國際社會’指責使用暴力。當年的卡扎菲吃過這個虧,以至於讓法國抓住把柄,建立禁飛區,結果卡扎菲的武力再強,也乾不過美法聯軍的狂轟濫炸。而敘利亞的巴沙爾政府雖然後期得到俄羅斯,伊朗以及黎巴嫩的幫助,穩住政局,但內戰卻整整打了十年,整個回家被打得面目全非。
這就是托卡耶夫的為難之處。暴力鎮壓是不可能的,不使用暴力又難以平息。難道真的要在形成內戰模式後才請求俄羅斯或者中國的介入嗎?如果真的到了那個地步,即便最終結果是哈薩克斯坦恢復穩定,也已經讓美國達到了牽制俄羅斯的目的。這就是美國這個破壞之王的狠辣之處。
不過美國的狠辣,這個世界已經領教太多,如果經歷過利比亞的亡國,敘利亞的持久戰之後,還沒有人能想出應對之策的話,那這個世界也就太衰了。所以,這次哈薩克斯坦這邊事情一鬧大,立馬就向國際組織求援,而這個國際組織就是集安組織。雖然只有六個國家,但只要數量的達到三個或以上,那就是國際社會。
集安組織派兵參與哈薩克斯坦的維穩,奧妙就是在於國際組織這四個字。只要是多國參與的維護和平行動,美歐就無法指責哈薩克斯坦不民主,使用暴力等,從而對哈薩克斯坦採取更為極端的干預方式。比如派出觀察員,比如塞進白頭盔,比如設立禁飛區啥的。因為裡面已經有國際組織在行動,並還會有國際組織對外發佈實時情況。即便有時候對反對派打擊的比較厲害,比較嚴酷,那也是國際社會採取的行動,而不是哈薩克斯坦自己的任性所為。於是,美歐等國就難以借用民主,人權啥的藉口,以催化哈薩克斯坦的亂局。這一招,無論是納扎爾巴耶夫想出來的,還是普京想出來的,抑或是中國想出來的,都是破解歐美顏色話語權的一個高招。總之,沒有意識到天然氣漲價帶來風險的托卡耶夫,應該是想不到這麼厲害的招數的。
那麼集安組織能不能平息本次的哈國騷亂呢?我覺得應該是可以的,本來這件事如果哈國自己強出手的話,也不是不能平息,畢竟納扎爾巴耶夫的威信還在。所顧慮的不過是美歐借機生事而已。所以這件事的本質在於是否能阻止或避免歐美借機生事,而不是有沒有能力平息國內事態。
事實上,從委內瑞拉歷經數年的內部動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如今歐美的介入能力已經大大削弱,只不過這次哈薩克斯坦的動蕩和烏克蘭相連,關乎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介入力度,所以歐美會下更多的本錢來操作這件事。這才是集安組織需要謹慎的地方。
一旦集安組織實在無法應對亂局和西方的攪局。那麼一個更大,更廣泛的國際安全組織恐怕也會出手,這就是上合組織。上合組織一旦出手,美國或者還想拼一把,歐洲恐怕就要仔細掂量掂量了。只是我預計,事情應該到了不那個地步。畢竟,美國想要達到的效果就是牽制俄羅斯。而此時,俄羅斯的部分精力的確已經被牽扯過去了。
這場哈國對陣的背後,隱藏的卻是一場對於國際話語權再分配的爭奪。以前的國所謂的際社會就是歐美說了算。哈國騷亂以後,一部分敏銳的第三國家應該就能看到一個新國際話語權體系冉冉升起了。這是我們關注本次事件的意義所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