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拜登已經給普京出好了題目,無論普京做什麼選擇,無論是戰還是和,都是一個艱難的困局,有可能落入拜登的圈套。
如果普京選擇「和」,也就是不進攻烏克蘭,那麼拜登要做的,就是繼續給普京施壓,一直壓迫到俄羅斯受不了,不得不做出反應選擇打擊烏克蘭為止。
普京的訴求有3點:
第一、北約不再東擴;
第二、北約不在俄邊境附近部署打擊系統;
第三、北約將在歐駐軍和軍事基礎設施退回1997年狀態;
以上3條每一條都事關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尤其是一二兩點,如果不能達成,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狀況會快速惡化,北約兵臨城下。
所以拜登要做的,就是一直壓迫到俄羅斯的戰略紅線,最終讓普京選擇「不得不戰」。
當然,我們要知道,拜登不會輕易讓北約直接吸收烏克蘭,也不會突然在烏克蘭部署導彈等戰略性進攻性武器,因為拜登也知道這是俄羅斯的核心利益,一旦拜登這麼做了,普京就是生死劫,就不得不打,這樣的局面拜登也擔心控制不住。
如2014年俄羅斯佔領了克里米亞,美國可以選擇救或者不救,最終美國沒有救,是因為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美國有選擇的空間。
而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雙方都沒有太多選擇,北約就有救烏克蘭的義務,否則北約就形同虛設。到了這一步雙方需要在烏克蘭進行曠日日久的戰爭,美國也會擔心自己控制不了局面。
也就是說,北約不東擴,烏克蘭是完美的棄子,而北約一旦東擴,烏克蘭就是北約棋盤的一部分了,美國反而戰略空間有限……
所以美國會不斷的佯攻,做出姿態讓俄羅斯認為北約會東擴,迫使俄羅斯為了讓北約不東擴而進攻烏克蘭。
如果俄羅斯不上當呢?
美國就會事實上推進北約東擴,讓烏克蘭走加入北約的流程,或不斷放出信息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只要美國走了這一步,俄羅斯選擇的空間就很小了,只能在烏克蘭加入北約前進攻。
而拜登的籌碼還有很多,前面是告訴俄羅斯自己不會救烏克蘭,引誘俄羅斯進攻,而現在俄羅斯選擇和烏克蘭和談,拜登放棄引誘而開始施壓,1月28日開始向烏克蘭派兵,接著向羅馬尼亞、波蘭、德國增兵……
如果俄羅斯還沒反應,就繼續派兵,繼續保持施壓。
所以,如果普京選擇「和」,會非常難受,那如果普京選擇「戰」呢?也會非常難受。
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美國至少有如下受益:
第一、俄羅斯威脅論坐實,俄羅斯和歐洲徹底割裂,美國再次製造了歐洲的強大敵人,讓歐洲進一步靠近美國;
第二、修了多年的北溪2號管道徹底失效,俄羅斯能源凍結,不能向歐洲出售能源,資源貧瘠的歐洲更依賴美國;
第三、借助歐洲對俄羅斯進行全面制裁,惡化歐洲地緣環境,俄羅斯經濟全面衰退;
第四、在2022年美國加息的前提下,美國需要大量的美元回流來保證股市不崩和美債的銷售,烏克蘭戰事爆發正中美國下懷。
而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最好的局面是在烏克蘭成立一個親俄政府,甚至有可能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這些再次成為一個大的聯盟,但是這對俄羅斯來現階段真沒啥用……..
因為沒有經濟做支撐,軍事政治聯盟發揮不了啥作用出來,俄羅斯總不能真和美國鼓吹的一樣,到歐洲去搶吧。
現在的俄羅斯10大貿易夥伴國中,7個在北約,德國、荷蘭、英國、意大利、波蘭、土耳其、美國……另外還加上美國的盟友日本和韓國….
烏克蘭戰爭爆發,除了土耳其埃爾安多桀驁不馴可能還和俄羅斯做生意,其它國家都會迫於美國的淫威中斷和俄羅斯的貿易,而且土耳其還會坐地起價談條件,這會讓現在已經窘迫的俄羅斯雪上加霜,更加難受。
最後剩下的,就只有一個中國了……
所以,俄羅斯其實並不想搞什麼所謂「恢復蘇聯的榮光」,至少現在不合適,沒有錢,經濟搞不好,攤子鋪再大,也是爛攤子,連發展軍事搞研發的錢都沒有,這聯盟有啥用?
對於俄羅斯的上策來說,就是通過貿易建立與歐洲的緊密貿易聯繫,北溪2是最好的落腳點,也是普京與默克爾努力數年的成果,但顯然,拜登是不會讓普京如意的。
現在這一幕,就如同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美國先在烏克蘭搞顏色革命,扶植親美總統,然後不斷挑釁俄羅斯,最終的態勢是克里米亞軍港對俄羅斯即將關閉。
而俄羅斯一旦失去克里米亞,黑海艦隊就完全廢掉了,俄羅斯的核心戰略的出海口就沒了,歷史上幾百年的經營也化為泡影,而且顯然,美國的圖謀不僅僅是關閉克里米亞而是進一步逼迫俄羅斯,最終俄羅斯不得不出手。
結果就是俄羅斯拿到了克里米亞,然後和整個歐洲關係緊張,經濟全面滑坡。
如果俄羅斯不收回克里米亞呢?那結果就會更慘,美國就繼續施壓,施壓到地緣環境惡化到俄羅斯不能接受為止。
所以,現在的局面,無論是戰還是和,普京都面臨一個困局。
那普京怎麼做?
普京現在做了三點,一是告訴歐洲,如果不是美國逼迫俄羅斯,俄羅斯根本不想打烏克蘭,這都是美國的陰謀。
這有用嗎?基本上沒啥卵用。
因為美國脅迫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全世界都知道……連澤連斯基都說,所謂緊張局勢,全部都是美國和北約製造出來的。
但是全世界都知道也沒卵用,因為皇帝之所以能穿新衣,就是他有權有兵,所以他光屁股也沒人敢說,澤連斯基狗急跳牆現在還敢指責下拜登,其他的北約成員國都默不做聲…….反正大家都是工具國,配合美國演戲…..
第二就是告誡烏克蘭,你不要中了美國的計,美國就是想拿你當棄子,接著警告:違反協議就是自取滅亡!
有用嗎?有一點用,但是用處不大。
現在的澤連斯基,就是典型的神經分裂,一會說自己不想打仗,但是過一會就又開始宣佈擴軍10萬,對俄羅斯開始放狠話;
說自己不想打仗,是真心話,因為真打了仗烏克蘭可能就沒了;
挑釁俄羅斯,是因為被美國逼的,加上自己能做上總統,本來就是美國的「擁戴之功」;
況且即使烏克蘭澤連斯基不想打,總能找到想打的人,一個國會裡面都開始揮舞美國國旗的國家,哪裡還有啥國家利益。
第三就是分化北約,拉德國法國開小會,希望平息烏克蘭局勢,因為歐洲但凡是個聰明人都知道,如果烏克蘭開打,歐洲整個地緣環境就會惡化,絕對不利於歐洲的發展。
有用嗎?有些用,但用處也不大。
這有點類似於我們原來搞中日韓自貿區,明顯的搞了以後對三個國家都有好處,但是美國一看自己的殖民地居然要和中國「關起門來開小會」,居然要撇開自己,這還得了!
所以各種出問題,不是這裡有人自殺就是邊境糾紛,反正就是搞不成。
一直到了抓到拜登和特朗普奪位之爭的機會,加上RCEP的歷史機遇,才算是把問題解決了。
而美國對歐洲的控制力度,絕對是要強於亞太,俄羅斯和歐洲國家偶爾關起門來開個會可以,但美國是絕對不允許他們自己來商議歐洲的未來,必然會各種破壞。
所以,德法俄烏四國會談有一定的成果,也是只能暫時穩定住烏克蘭局勢,並不是帶來最終和平的解決方案。
以上,就是俄羅斯做的一系列努力,不過收效並不大。
而美國對俄羅斯提出的3點訴求沒有做任何答覆,其實擺明瞭就是不想給答覆,就是逼迫俄羅斯開戰…….
所以,在整個烏克蘭局勢的博弈中,目前美國明顯是處於有利地位,而俄羅斯左右為難,陷入困局。
之所以這裡,說到底還是因為拜登抓著4張王牌。
第一張皇牌是歐洲的美國駐軍,美國還是北約的老大,相當於打仗了歐洲各國還要聽他的,歐洲就是事實上的殖民地;
第二張皇牌是監聽系統,歐洲各國的政要通話與行動全部都在美國的掌控之中,要做啥美國清楚得很,可以及早做出預判;
第三張皇牌是NGO,歐洲布滿了美國的NGO,哪個國家不服就到哪個國家搞顏色革命,誰要對美國不滿意,還不等到反抗總統就下課了;
第四張皇牌是猶太控制的媒體,有了媒體俄羅斯的聲音就沒人聽得到,有了媒體就有了民意,誰敢不聽話就是民主自由的敵人…….
有了這四張王牌,歐洲就是美國的提線木偶,想讓他們做啥就做啥,德國法國乘美國不注意,偶爾可以和俄羅斯交頭接耳一下,但真要和俄羅斯推進什麼計劃和項目,那真的是難上加難。
默克爾在的時候,因為執掌德國多年,非常具有威望,還能勉強整合一下歐洲的意見,和俄羅斯和平相處,但是伴隨著默克爾的退休,德國開始多黨聯合執政,凝聚力快速下滑,這就是所謂美式民主的優勢…..
除了德國,歐洲能有點聲音的就是法國了,但馬克龍本身就是個軟腳蝦,加上今年還要大選,不僅不敢反美,還要有求於美國,生怕美國給他使絆子。
剩下的歐洲小國,各懷鬼胎,更不想出頭了,美國說啥就是啥唄。
所以,在未來的半年,能否平息東歐危局,非常考驗普京的智慧。
我認為吧,真的挺難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