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去殖不去國

中聯辦張曉明主任指香港不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和行政長官超然論,以及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的「去殖民地化」言論,在政治的靜水中再湧現波瀾。這些長期黏貼在香港的模糊標籤,是某些人的光環,又是另一些人的沉重負擔,一旦說破,如同戳穿那件招搖過市的皇帝的新衣,諷刺中令人深思。 […]

群賢薈萃

理論格局決定了結局

香港極端主義的狂飆,在佔中運動掀起了高潮,繽紛雨傘的掩映下,似乎展示香港本土自發的理想主義——尋求一個更有社會公正的社會,解決當前香港社會貧富懸殊的問題,似為香港年輕一代尋找出路,但客觀上卻是引導香港進入歧途。 […]

群賢薈萃

雨傘後糜爛了的人心

2014,文革後48年,一名頭髮灰白的女士來到北京師大女附中(現稱師大附屬實驗中學),讀出1500百字懺悔書,向文革時被逼害的師生致歉,她說,那是一段不堪回首、但要終身面對的日子。 […]

香港

佔中一周年

時光荏苒,9月28日便是佔中一周年。一個捲入全香港人的運動,不管你是贊成或反對,都會對這個運動印象深刻。佔中三子近日在媒體對雙學有微言,更戲劇性的是肥佬黎在旗下雜誌砲轟雙學,說他們不尊重人,開會遲大到等。拉姆支持民主,也對學生領袖有寄望,但肥佬黎所言確實令拉姆大失所望。 […]

香港

戴耀廷欠港人的,「找咗數」未?

去年的九月下旬,違法佔領行動在金鐘爆發,不知不覺過了一年。發起佔領行動、自稱「公民抗命」兼會承擔法律責任的佔中三名發起人之一的戴耀廷,近日在一個訪問中稱自己「不知如何繼續走這條民主路」、「感到四周的世界都是一片灰暗」等。實際上,廣大市民應該關心他何時「找數」多於他如何走下去。 […]

香港

泛民貍貓換太子中央道理講又講

自從佔中完結和普選行政長官方案被立法會否決之後,香港的政治氣氛就從高峰快速滑落谷底。一般市民對政治討論顯得興致缺缺,而不少政治人物也像剛跑完馬拉松比賽般,精力透支。但在未來兩年,大大小小起碼有5 場選舉。對泛民主派而言,政治議題是他們的主要政治力量的來源。政治議題,尤其是民主選舉議題的當道,對他們是絕對有利。所以張曉明在《基本法》頒布25 周年的講稿,有支持泛民的媒體招數盡出,把一篇本來是毫無爭議,把基本法的條文以及設計原意再陳述一遍的演辭,以無中生有、插贓嫁禍的方式,說成特首變成土皇帝,可以凌駕法律。張曉明的演辭,其中一個小標題,就是「行政權與立法權相互制約、相互配合,司法獨立」,寫得一清二楚,講得一清二楚,特首何來凌駕?但現實就是現實,一般市民不會用半小時去由頭到尾讀張曉明的原文,就算報紙的內文也未必會一一細讀,通常都只是看一看標題,結果就是一傳十、十傳百。至於「特首地位超然」的說法,本欄上周也有引述基本法條文來解釋。特首既是政府的首長,也代表整個特區,既受中央任命,也向中央負責,而法官也由特首任命。如果認為「超然」這個描述不妥當,那大可以提議用另外一個字來描述。如果可以有更貼切的,那就以××取代「超然」。但到執筆為止,本人也未曾想到有更佳的代用詞。硬要把「凌駕法律」來解釋「超然」,文理完全不通。我們說宗教領袖地位超然,是不是說宗教領袖可以凌駕法律?為求炒作,也只好貍貓換太子了。 […]

香港

去殖民化的意義與內容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在出席一個論壇為香港政經發展「把脈」時指出, 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使「一國」之下的「兩制」都受到傷害,亦造成巨大內耗,引發眾多爭議矛盾。的確,「兩化論」句句到肉 ,令人聽來「不舒服」,引來不少防衞性批評;但這正是香港的動亂之源,只有面對問題、依法處置,才能化負面為正面,把香港帶回發展正軌。 […]

香港

中央緣何連環出招

中央連環出招,「超然特首」論之後,再來一個「依法去殖」,有何法理基礎,留待法學專家去論述,這裏討論一點,在政改通不過之後使出加强特首認受性的應對之招,是否能夠收到預期效果? […]

群賢薈萃

被迫害妄想症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在公開演講時說,香港今日之敗狀,皆因回歸以來沒有做好「去殖民化」,反而讓「去中國化」滋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