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學術自由
暑期後回港時收到林毓生教授委託商務印書館送來他的一本大作《政治秩序的觀念》,事忙,但總也知道這種思想性的重要著作是一定要捧讀的。林毓生是我敬佩的思想史家,也是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他師承早年在台灣受國民黨政府迫害的殷海光與在芝加哥大學鎮校之寶「社會思想委員會」內任教的海耶克(1974年 經濟學諾貝爾獎),兩人都是自由主義的一代思想家。 […]
暑期後回港時收到林毓生教授委託商務印書館送來他的一本大作《政治秩序的觀念》,事忙,但總也知道這種思想性的重要著作是一定要捧讀的。林毓生是我敬佩的思想史家,也是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他師承早年在台灣受國民黨政府迫害的殷海光與在芝加哥大學鎮校之寶「社會思想委員會」內任教的海耶克(1974年 經濟學諾貝爾獎),兩人都是自由主義的一代思想家。 […]
近日,香港再次發生大學學生會領導率眾圍堵大學最高管治架構會議的事件。一向以採用「博雅教育」而引以自豪的嶺南大學,其校董會在舉行會議期間,竟遭以學生會會長劉振琳為首的約30的示威者圍堵,多名校董更無辜被辱罵,復遭學生強逼就檢討大學條例的問題「表態」。看到這種情況,作為大學校董的筆者都不禁要問,這是哪門子的民主?這是哪門子的教育?這是我們香港未來的縮影嗎? […]
若把公元前雅典民主政體人民法庭審判哲人蘇格拉底界定為干預學術自由,以至當今最大民主國家的美國,當學者的言行與當時社會、國家或宗教發生相左,學術自由便有可能被重新界定。本文首先簡單介紹西方社會近代學術自由的源起及一些被干預事例,再引述另外3 個著名案例,說明每當學術自由被外界認為是觸動社會某些底線,便有可能引起爭議,而遭重新界定。這個再界定過程可以說是論證從來沒有絕對的學術自由。 […]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港大學生會官方刊物《學苑》近兩年刊登的文章, 由提出「本土論」,至探討「港獨」的可行性,繼而特首梁振英最近在《施政報告》中提醒社會要對有關理念有所警惕,但則被部分社運分子及泛民主派人士批評,視之為打擊言論與學術自由的嚴詞。 […]
「言論自由」這個詞語最近很忙,無論誰人發表了一些言論,惹來了一些批評、討論,都會慣性說一句:「我有言論自由」,或直接反擊「你打壓言論自由」。 […]
對於「港獨」的紛爭,社會有幾種聲音,其中一項就是部分泛民人士慣用的回應,這種回應是帶有一貫的條件反射,就是一遇批評,就躲進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保護傘之內;另外一些就是認為小題大做。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支持「港獨」,或者起碼認為現實上不可能發生,任由那批學生哥胡扯一番,也不會有任何影響,不值得由行政長官在其《施政報告》內點名招呼。 […]
Copyright © 2020 | by 超越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