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把法治卸掉的「特赦」?

由修訂《逃犯條例》所引發的社會爭議,在經過幾次大型警民衝突之後,又再衍生、發酵出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值得社會探討、深思。眼下,當政府提出對話、聽取民意的意願時,有學生代表就提出「特赦」、「永不追究」示威者等前提條件,無可否認,這些訴求的確也代表著社會一部分人的想法,筆者今天聽電台節目也留意到,有聽眾更以上世紀70年代的警廉衝突、最終港英政府宣布特赦涉貪警察為例,提出為何今天的港府不能以同樣的方式來處理示威者,以平息紛爭。對此意見,恕筆者不敢苟同,若硬要把當年的特赦當成「有先例可依」,筆者必須說,這一「先例」,恐怕是香港廉政史上的恥辱;它所代表的,是香港歷史上一段法治不彰的年代,最黑暗而無奈的決定! […]

群賢薈萃

正途是把《逃犯條例》提交立法會予以否決

特區政府最終決定向反對派讓步,願意暫緩把修訂《逃犯條例》的草案提交立法會二讀;但反對派卻認為,用「暫緩」這個詞不夠徹底,要求政府收回這種不明確的說法,改為宣布正式把條例草案「撤回」。政府雖已多番解釋,「暫緩」與「撤回」實質上並無分別,沒有需要為了一個用詞而繼續爭拗不斷。 […]

香港

戲的下半場

對於整件《逃犯條例》的事件,由最初乘着台灣殺人疑犯回港的契機,特區政府提出修例作為開始,到「七一」當晚攻佔立法會為中場休息,暫時休止的小結,這3 個多月來的發展,可以作為政府管治的最佳研究個案。一件本來就是只會關乎非常少數人士(其實就是逃犯,而依照政府最後的修正版本,就是刑期在7 年以上的在港逃犯)的逃犯條例修訂,到最後可以引發出4個星期內,觸發3場參與人數在數十萬以上的遊行示威,並在香港回歸日,上演一場「紅衛兵抄家」式的攻佔立法會;修例由開局良好,到全面敗退告終,這不但特區政府要總結經驗,就算不是參與其中的研究機構,亦應好好參詳。 […]

香港

G20與逃犯條例爭議:中美博弈中的香港牌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會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美方早前透露,特朗普有可能在會上提到香港人權問題。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張軍周一(24日)在媒體吹風會上表明,G20峰會上不會討論香港議題,重申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 […]

香港

輸得一敗塗地

反修例政治風暴,令香港風雲變色。本以為「夠票必過」的政府遭沉重打擊,林鄭首當其衝,身邊人自顧自走位,有的扮好人,有的謀特首之位欲取而代之,踩多一腳。林鄭的痛苦,不足為外人道。如今當務之急已非修例,而是拆解管理危機。 […]

群賢薈萃

慘烈的集體陪葬

宣傳真的很重要,六十幾頁紙的《逃犯條例》,九成九人只看過「逃犯條例」四個字,但「反送中」三個字口號,大家卻可以舉出千百條聯想、可能、恐懼,當中總有一樣能觸動你、嚇親你、跟你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