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像鐵軌一樣燙

香港缺乏大的氣魄,民意代表缺乏大的政治格局,政府一方面疲於應對強勢的中央政府,一方面疲於應對反對黨逢中必反、逢政府必反的舉動,整體表現令人擔憂。

memory-trails

1997年的8月,我在香港一家公司上班。某天早高峰時間,車廂裡擁擠異常。突然聽到一個鬼佬大聲說:「Hey you stop pushing me anymore!(不要再推我)」,一個中國人用普通話回應:「我沒有推你,這裡這麼多人!」鬼佬和中國人各說各的來回好幾句之後,鬼佬高聲說道:「Hong Kong is not civilized anymore!」車到站,鬼佬大步離去,留下一車廂拎著皮包若有所思的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公民。

十年之後,兩鐵合併。如今是涵蓋84個鐵路站68個輕鐵站,總長218.2公里的鐵軌網,密布於八百萬香港人的日常生活。而發生在鐵軌之上的那些有關文明的爭執,包括擁擠推撞、佔座、吃東西、講話大聲等等,一直持續到現在。

讓我想起當初那個故事的,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兼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先生日前一番話引發的風波。他留意到有香港人認為交通擠迫是基於自由行,但他認為那基本上是錯誤判斷,因為「現在就業人數,在過去兩年多了十幾萬。多了十幾萬,每個人都要上班,所以上班的人多,我們的交通上亦有很多人堵在地鐵上。」張先生的聲音被淹沒在一片罵聲裡,我覺得十分可惜。本來,這十幾萬新增就業人數,是很好的補充數據,便於大家更客觀全面的理解香港鐵路的負荷。但如果以這個數據來否定自由行人數給港人帶來的巨大壓力,我只能建議張先生,有時間還是出來坐一坐港鐵比較好。

在這兩百多公里的鐵軌上,幾組矛盾就像平行的鐵軌一般,每天存在於我們視野裡。第一組,是日益發展的香港各區和現有鐵路線的不足。第二組,是新增十幾就業人數和現有高峰時段交通資源的不足。第三組,是全年兩千多萬人次自由行遊客的鐵路需求和現有鐵路資源的不足。可惜在這密密麻麻的鋼筋森林裡,想要實施大型基礎建設何其困難。沙中線挖出宋元方井古蹟,本是一件大好事,但發展規劃與文化保育之間的掙扎,又牽扯出地產價值的商業考量等因素,演變出新一輪的政商及民間角力,成為第四組令人揪心的矛盾所在。

一百多年前,鐵軌的長度被視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是否強大的矢量。孫中山寧可不做中華民國的總統,兄弟也要去修二十萬里鐵路。那是因為他看到19世紀諸國在工業革命之中的強盛生命力,無不因鐵軌的延伸而延伸。建設一個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網,考驗一個政府的遠見,和一個政府在發展過程當中整合各社會部門的能力。中國大陸近年來大力發展高速鐵路,以國家力量鋪開高鐵網絡,自主技術得到發達國家的認同。儘管有各種不足之處被人批評,但總體上很有大國氣魄,讓人不得不聯想起19世紀初英國、法國、德國這些老牌工業革命國家蒸蒸日上的光景。反觀香港,在這場21世紀的鐵軌競逐當中,香港缺乏大的氣魄,民意代表缺乏大的政治格局,政府一方面疲於應對強勢的中央政府,一方面疲於應對反對黨逢中必反、逢政府必反的舉動,整體表現令人擔憂。

張志剛先生或許自有一番苦心,說「一國兩制是最基本最基本的安排,好像一個房子的結構問題」,「港人治港只是內部裝修的問題」,又認為管治問題說成是一國兩制不成功,是偷換概念。「只要往香港街上走走,就知道香港的生活方式和制度是保持不變。」我覺得說這些話真的沒有意義。就如同統計是自由行遊客還是新上班族造成了地鐵的不勝負荷沒有意義一樣。這些人本身不是問題的根源,一國兩制當然也不是問題的根源。急於往一國兩制上潑糞和往上貼金都一樣顯得目光短淺。當這個城市的規劃管治能夠超越政客心態,超越政黨利益,超越地區概念,超越時空藩籬,香港的鐵路規劃和建設,香港人的搭乘體驗,或許才有機會徹底改觀。

回到理性和以民生福祉為本的雙軌道上來。那樣的軌道,才能承載民意,一路向前。否則,超載的鐵軌還會依舊滾燙灼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