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演講 揭示東盟對中國憂慮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演講時,指出中國未來有兩個不確定因素,在國內,能否進行社會改革和政治改革以滿足新一代的社會需求和期望; 在國外,能否處理好與鄰國的關係,發展友誼與合作。

lee-hsien-loong-speech

中國未來有兩個不確定因素,在國內來說,能否進行社會改革以滿足新一代的社會需求和期望,同時改革政治以便帶來符合自身利益的穩定和具有前瞻性的政府?從外部來看,中國在影響力與實力大增之後,將如何影響它與其他大小國家的關係?它能否積極處理與其他小得多的鄰國的相互關係,在讓他們維持獨立與戰略空間的同時,發展友誼與合作?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5月22日在出席《日本經濟新聞社》與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聯辦的20週年年度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特別指出中國未來所將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前述要點。從講詞中,李顯龍深刻表達了東南亞資深領袖對東盟這個區域面對中國的崛起感到憂心忡忡,特別是其中涉及多個國家之間的歷史恩怨情仇,以及民族主義在未來所可能帶來的破壞性影響。

大會主題是《崛起的亞洲:未來20年的啟示》。李顯龍指出,中國新一代在城市長大受教育,熟悉互聯網,也更敢怒敢言,數以億計的中等收入專業人士經常出國,政府必須建設社會制度和安全網來照顧他們,並且改變其政治體系,以便在這個新社會中運作,同時克服嚴重的貪腐問題。

他認為中國的社會與政治模式發展與經濟模式不同,沒有前例可循,“中國將經歷的變革,在任何國家都沒有先例可循,中國人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在南中國海問題劍拔弩張之際,李顯龍提出連串問題,顯示他作為東南亞主要國家領袖所感受的壓力。他說,在對外關係上,“中國能否像許多亞洲國家在二戰后接受美國一樣,受到歡迎與尊重,承擔所應肩負的國際責任,成為巨大而良性的強國?還是會讓這些國家以不安與擔憂的態度看待?”

李顯龍認為即使中國的GDP很快會超越美國,但人均所得卻不會。美國在20年后仍將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他並且以新加坡一貫的立場表示,美國在亞洲仍然會有重大利益,有很好的理由全面與區域國家聯繫。

他也相信日本將繼續是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而美日安保同盟則有助於區域穩定與和平。

他為未來20年的亞洲勾勒兩種情景,一是和平與融合,一是分裂與浮躁。其中,他特別呼籲更強大的中國應該遵循國際法律與秩序,與其他秩序保持建設性的關係,并為較小的國家提供茁壯成長的空間。

他擔心若中國與美國無法消除猜忌,和平與包容的共存,歷史將重回到六七十年代,東南亞國家被迫選邊站,淪為強國間代理人,甚至被迫打代理人的戰爭。

演說當然以信心結束,李顯龍表示相信美國不會放棄亞太強國的地位,中國則會找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途徑。

觀察家指出,演講突出新加坡的立場,其實也是很多東南亞國家的潛在憂慮。他們擔心社會主義中國持續壯大所可能帶來的壓力,因此希望美國能留下來作為平衡。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