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不能動輒喊打 中國要做善意大國

隨着南海問題升溫、中日釣魚島矛盾激化,中國的外交政策產生重大調整、轉變了姿態,但也遇到極大的挑戰。對此,中國的外交問題專家提出中國外交不能採用不服我就打你這種姿態,要多邊對話。

aircraft-carrier

近年中國外交出現轉型,也產生一些困境,面對的最大挑戰莫過於周邊爭端。隨着南海問題升溫、中日釣魚島矛盾激化,中國的外交政策也產生重大調整、轉變了姿態,但也遇到極大的挑戰。對此,中國的外交問題專家也在思考新的外交理念和策略,並提出中國外交不能採用不服我就打你這種姿態,要多邊對話;中國經濟發展後還沒有做到精神上真正的崛起,從美國的經驗看,不僅要做一個大國、強國,還要做一個善意的大國。

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教授最近推出新著《新開局——複雜系統思維與中國外交戰略規劃》,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專門召開評論會和小型的「中國外交學術研討會」,中國頂尖的國際問題專家學者濟濟一堂,提出很多有見地的觀點和意見,下面是評介會發言實錄的節選。

懷疑中國管控危機能力

孫哲﹙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人類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開創性的外交理念和寬容的心態等,這些外交理論中國提了很多,但是要把這些理論具體化到外交實踐上,中國自己也沒有做到。中國在經營周邊外交甚至在和美俄等大國打交道的過程中,都願意以經濟手段加強與這些國家的關係。但是在主權、海權和漁權等問題上寸土不讓。中國責任在哪裡?中國對別國讓利,別的國家在拿到了中國的好處之後是否願意向中國讓權,中國需要對自己所提出的新的外交理念及其實踐的情況進行反思。第一,怎麼落實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中國的責任應該更明確一些。第二,管控危機的問題。中國不希望外交激化,但我個人對中國管控危機的能力持懷疑態度。中國外交不能採用不服我就打你這種姿態,要多邊對話。第三 ,中國經濟發展後還沒有做到精神上真正的崛起。從美國的經驗看,不僅要做一個大國、強國,還要做一個善意的大國。

化解外交困境要走中庸之道

孟祥青﹙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戰略研究所教授﹚:中國外交的困境表現在理念和政策。如何化解,還要回到我們五千年文化中去,就是中庸之道,在困境中不能過激也不能保守。中國外交要處理好五個基本關係。一是理念與政策,新中國成立以來,提出了很多理念,我個人認為這些理念符合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符合中國外交大環境、符合世界發展潮流,也符合大國發展的教訓。二是主權與發展。主權和發展這兩方面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了。到2020年建成民主的繁榮的現代化國家這個目標不能動搖。在處理主權問題上,當年鄧小平擱置爭議是對的,這個沒有過時。三是和平與安全。這兩者有矛盾,為了安全肯定會有衝突,怎麼辦,就要管控危機,防止戰爭爆發。四是內政與外交,中國正處於初級階段,應追求初級階段的外交。最後,韜晦與有為,韜光養晦主要是後面,有所作為,是中庸之道,沒有必要去爭論要不要放棄,主要是界定哪個需要作為,作為甚麼。

採用更適當的現實主義

王帆﹙外交學院副院長﹚:甚麼是恰當的戰略,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取決於實力和手段的運用,但恰恰在這些問題上我們對這兩者的判斷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實力,我們對我們的實力究竟怎麼看,爭議很大,我們的手段達到了怎樣的程度也是問題。大家的理念都很好,但是落實到政策上怎麼樣,能不能實現又是另一回事。

美國是理想主義的理念,做起來卻是現實主義,我們也是現實主義,但這個現實主義如何做得更恰當、更合適,能夠讓周邊國家接受,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很多困境是中國自己造成

龐中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帆教授的書裡提到兩個困境,第一個是崛起困境,第二個是發展困境。我覺得主要是崛起困境。我看很多西方中國問題專家,他們都用「窘境」。

我認為所謂「窘境」,就是自己和自己打架。比如干涉問題,不論是韜光養晦還是有所作為,本質是中國要不要干涉,或者是干涉、介入到甚麼程度。韜光養晦的極端就是不介入,就是沒有原則、沒有外交。在實踐中,中國就是不干涉內政和介入相互結合在一起。這就成了中國外交自己造成的困境。

其他困境,比如和俄羅斯結盟的問題,中國外交是「不結盟」,但是有自己的解決方案,是夥伴關係,這確實是個解決方案。但有人想要把敵友分清楚,我認為敵和友沒法分清。現在這些困境主要是我們自己的困境,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立了困境。

外交戰略規劃不夠清晰

高祖貴﹙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教授﹚:我認為中國外交戰略規劃不夠清晰,是因為幾個歷史進程攪在一起。一是中國正在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地位、戰略中國自身的發展到底要走到甚麼程度,怎樣實現自己的發展。二是世界也在矯正自己的發展,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的結構調整,到底怎麼辦。是自由主義那套東西、資本主義那套,還是各辦各的?我們既是一個環節,也是一分子。

從東亞或亞太地區範圍看,是三大進程,第一個是美國自己在亞太的重新調整,美國的綜合實力相對下降,但還在繼續謀求未來二三十年的主導地位。第二個是中國的進程,中國正在改變地區的格局,開始設定這個地區的規則。第三個進程是日本,日本要重振他的地位,防止地位下滑,尋求正常化。

亞太地區的三個歷史進程,未來會碰撞、搭配出甚麼結果,現在看不出來,所以現在我們僅僅是危機管理模式,還沒有設計或規劃出一套戰略。可能過了危機激烈的階段,很多問題能夠靜下來;或者危機變得很緊迫,人們才開始思考。只有這樣,地區規劃上就會看得很清楚。

建議重新恢復外交價值體系

高飛﹙外交學院教授﹚:我認為對中國外交造成重大影響的就是價值體系,應該強調義利觀的重要性,重新恢復外交中的價值體系。我們一直強調要建立利益共同體,但利益永遠是不能持久的,利益一致是共同體,利益不一致反目成仇。美國為甚麼弱成這個樣子,世界很多國家還願意跟它走,最主要就是認同它的價值。所有的東西,如果指向利益的話,結果只有一個,夥伴越來越多,朋友越來越少,這意味着這個國家務實,更加務實的言外之意就是別人會和你講條件,你給我甚麼好處我再給你甚麼好處。我把中國整個發展分成三個30年。第一個30年,我們核心是意識形態;第二個30年,核心是發展;第三個30年,最核心是一國價值重現,從這個角度來說,價值重現不僅在內政,還要在外交中體現出來。應對複雜世界,如果一定有甚麼提綱挈領的東西,就是價值,以此解決外交中的所有問題,還是有相通性。

41kklkdAWBL._SL500_AA300_

出版社︰ 世界知識出版社;第1版 (2014年3月1日)
平裝︰ 303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1246205
條碼︰ 9787501246205
商品尺寸︰ 23.4 x 15.4 x 1.8 cm
商品重量︰ 399 g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