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部片子的敘事思路很清晰,從看得見的景點切入,到「看不見」的破壞,再到看得見的改變。只是剪輯上偶現遺憾之處,比如前後風格的割裂,從風光藝術片跳接到帶有批判的記錄,轉場生硬,相信令很多觀眾稍有不適。
前半段從地球上的台灣引入,帶領觀眾從高空俯瞰了十七個景點。從平日裡很難看到的角度去「圍觀」那些壯麗山川,從中央山脈到大霸尖山,從水漾森林到清水斷崖,從墾丁南灣到三仙台的燈塔,從山到海,臺灣的美一覽無餘。
印象最深的是水漾森林與墾丁南灣。這樣的水中森林我曾在麗江的拉市海看到過,盛夏時乘船穿過那一片從水底竄起的綠意,讓人打心眼裡都感到平和而富足的。從空中看到的臺灣水漾森林更加震撼,水裡的密林筆直地沖著天,風來的時候,水波搖,樹枝晃,格外動人。至於墾丁南灣,三色海水與自然衝擊下形成的礁石海灘,令人看一眼就再也忘不掉了。
接著進入漁獵農耕的敘述。連成片的漁場與稻浪翻滾的農田,養殖與生產,播種與收穫,人們開始介入自然,汲取自然。一輪彎月轉場,從光明進入黑暗,開始反思與批判。
當我們隨著直升機站得足夠高,平日裡看不到的臺灣毫無保留地呈現在眼前,大地的傷勢,大海的病痛,水庫的龜裂,河流的死亡,原住民之殤。。。跟著導演的鏡頭和旁白的敘述,我們看到臺灣之痛是如何形成,我們看到臺灣此時此刻的痛,我們看到工業社會和人類文明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衝突對抗。儘管導演試圖從公允中立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看不見」,認為不應當二元對立地遑論對錯,然而從旁白與鏡頭裡不難讀出,是人類過度的欲求加速了環境的惡化,貪婪作為首當其衝的原罪,被釘在問責的十字架上。
「我們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其中有一句旁白如是說。一語道破。
這部片子並不是關於臺灣美麗的風光紀錄片,英文名已經如此明顯地說明了片子的主旨:Beyond Beauty。只是因為視角是From Above,因此在一些人口中傳成了從空中航拍的臺灣的美麗,而這些人看到片子還有那麼不美麗的部分時,便產生了被騙的感覺。不過呢,片子裡呈現出的臺灣的美麗與哀愁,放之四海皆准,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球早已不堪重負。七大洲五大洋,從空中看,同樣能體會到地球的美麗與哀愁。只是凝聚在這個小島上,顯得格外觸目驚心。
人類在這地球上只是短暫停留,只是過客。要留給下一代的,除了豐厚優渥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家園。在片子靠近結尾的地方,以洪箱和賴青松為例,探尋發展與環保並存之路,是片子留下的藥引,只是這張治癒家園的良方,或許還需要幾代人持之以恆的探尋方能書寫完畢。
電影的配樂是超越畫面的亮點。配合畫面內容的節奏與樂器,譜出的是能把人帶入其中的樂曲。最後原住民孩子們登上臺灣最高峰玉山唱的那首《拍手歌》(Kipahapah ima),讓世界聽到了玉山的歌聲。
「歡喜快樂仰望祖靈,沒有憂愁,沒有煩惱,祖靈日日與我同在。」
看見美麗,看見「裝作看不見」的不美麗,看見治癒的可能,這就是《看見臺灣》。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