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病毒香港首例?證實虛驚一場

全球聞之色變的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中國稱「埃博拉病毒」),日前驚聞疑似入侵香港,但香港衛生防護中心、醫院管理局30日晚澄清,香港首名疑似病患經隔離治療,對病毒檢測呈現陰性反應,虛驚一場,警報解除。

ebola-virus-in-HK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長高永文表示,當局會向醫護發出公告,列出伊波拉症狀、需要轉介的情況等資訊,同時亦會加強公眾教育,並敦促旅遊業注意。

被懷疑感染伊波拉病毒的香港女性日前赴東非肯亞遊玩,28日返港後出現發燒、頭暈、嘔吐等症狀,目前在伊利沙伯醫院隔離治療,情況尚稱穩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伊波拉病毒致死率高達25%至90%,目前並無疫苗可以預防,也沒有標準治療方法,醫療機構只能對病患施以支持性治療。

香港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莊表示,將對去過 西非疫區、回港後出現初期症狀的市民,實施隔離治療。伊波拉的早期狀和一般感冒相似,很難分辦,後期才有嘔吐、出血等症狀。因此醫管局決定,所有在病毒潛 伏期(三周內)去過疫區的市民,若出現發燒高於攝氏38度等症狀,即會被送往瑪嘉烈醫院傳染病控制中心隔離治療,並立即抽取血液樣本測試,幾個小時即有結果。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顧問張竹君表示,伊波拉潛伏期可長達三周,病患搭乘飛機時可能散播。她也指出,伊波拉病毒是透過接觸傳染,呼籲去過西非疫區的市民一旦出現不適,應立即求醫,並告訴醫生自己見過甚麼人,醫生也必須立即通報。現時一年約有三千至四千旅客來自爆發疫情的三個國家,但到當地旅遊或商業活動,感染風險不大。

伊波拉病毒人畜共通,過去疫區多位於中非近熱帶雨林的偏遠村莊。最初症狀類似流行性感冒,會發燒、關節疼痛、喉嚨痛、疲倦,然後出現肌肉疼痛、嘔吐腹瀉、內外大出血等症狀,發病後可透過血液及分泌物傳播出去。目前還沒有醫治的方法,只能想盡辦法拖延病患症狀,從感染到發病潛伏期最長可達3週。

今年伊波拉疫情在非洲西部大爆發,畿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尼曰利亞先後淪陷,但東非的肯亞並非疫區。西非4國目前累計約有1202人感染伊波拉病毒,其中673人死亡,致死率56%。

香港食衞局長高永文呼籲市民如果無必要,不要到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的國家;他並呼籲曾到這些國家的旅客,如果出現病徵要立即求醫。高永文也指出,伊波拉病毒的傳播率及死亡率高,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先後於4、6、7月向醫生及旅遊界發放相關訊息,密切注意事態發展。■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