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上沒有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現代藝術史上應該會留下更多天才畫家的曠世傑作,英國《衛報》的藝術評論家強納森.瓊斯 (Jonathan Jones) 介紹了在一次大戰中世人痛失的天才畫家,其中一位現代藝術界痛失的英才就是出身義大利的未來主義藝術家翁貝托.波丘尼。
義大利的翁貝托.波丘尼─1916年死
翁貝托.波丘尼 (Umberto Boccioni,1882-1916) 是未來主義 (Futurist) 運動中最天賦異稟的藝術家,他別出心裁的藝術作品創造了強烈的動態圖像,展現出新世紀的技術突破,在他處理空間和理論的實驗創作裡,世界在他的筆下彷彿都狂亂了起來。
波丘尼深受未來主義詩人馬里內提 ( F. T. Marinetti) 的影響,他把馬里內提的思想運用到視覺藝術領域,構思起草了 1910 年的《未來主義畫家宣言》、《未來主義繪畫技法宣言》及 1912 年的《未來主義雕塑家宣言》。
未來主義鼓吹戰爭是「文明的潔身之道」,因此,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波丘尼自願參戰投入他跟馬里內提心目中的「潔身之道」。他在1915年時受傷且傷 勢並未痊癒,後來在隔年的一次騎兵訓練中不幸墜馬身亡,年僅34歲。如果沒有當年的墜馬意外,或許這名未來主義的天才畫家會把未來主義發展更遠。
米蘭之旅轉向未來主義風格
根據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楊衍畇的解析:「未來主義是在義大利米蘭發起的,馬里內提認為具現代美感的未來主義應該擴展至國際間,急欲取代國際藝壇中的主流-立體主義,於是早在1910年起在世界各地安排展覽與演講,包括巴黎、倫敦、柏林及莫斯科等地。」
「《心靈狀態:告別》描繪著水洩不通的車站場景,左右側各有一組情侶相擁告別,但有可能是同一對情侶,綠色的身形呈現出他們依依不捨的悲傷情緒。由右而左,由上而下地穿越畫面中央的火車與情侶佔據了整個畫面。」
成功捕捉離別的哀愁
台師大楊衍畇博士解析:「《心靈狀態:留下之人》的畫面則一致採灰綠的單色,滿佈的垂直線強調送行人的沮喪,好似傷心地要自人間蒸發掉, 勉強拖著沉重的步履蹣跚地向右前方行進。」
風格和立體主義不同
根據《維基百科》,波丘尼1911年在巴黎認識畢卡索,了解畢卡索立體主義的美學風格。不過,根據台師大楊博士的解析,波丘尼的作品只是表面上看似有立體主義的特質,他在實際上著重色彩的互補性和圖畫中「客體」與「所處環境」之間的關係。
人與速度同在
根據台師大楊博士的解析,《空間中連續性的唯一形體》表現行走中的人,健步如飛的腳步,風速及體內的爆發力改變了人的形體。波丘尼同樣以螺旋狀的弧形表現人體肌肉的變化,強調人與速度同在的共時性。■
相關文章
前篇:消逝在一次大戰中的藝術家們 (一):法蘭茲‧馬克
中篇:消逝在一次大戰中的藝術家們 (二):埃貢.席勒
後篇:消逝在一次大戰中的藝術家們 (三):翁貝托.波丘尼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