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倫說:「根據統計,近來所得和財富不均的程度是20世紀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貧富差距最嚴重的時刻。」她以「蓋茲比曲線」(Great Gatsby Curve)描述,貧富差距的擴大、經濟的不平等,將使社會流動性變低。
美國貧富差距逐漸拉大讓葉倫感到極度憂心,她表示,2008年金融海嘯引發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差距輕微縮小,此後股票市場止跌回升,中產階級薪資、就業、房價成長趨緩,再度拉大貧富差距。
以往聯準會主席的談話會針對利率、通貨膨脹和失業等問題,但很少談貧富不均這樣的議題。但是葉倫17日演講時卻一反常例,聚焦社會經濟不平等。但是毫不意外,因為葉倫今年2月成為聯準會創立100年來第一位女主席之後,就清楚表達對底層階級家庭面臨財務困境的關切。她出席國會聽證會時就表示:「所得不平等是美國最令人不安的趨勢。」
未來一年,葉倫強調聯準會仍將保持低利率以促進經濟擴張,現在失業率是5.9%,看似不差,但無法反映就業市場的健全程度,有幾項議題尤其令她關切,例如所得停滯不前、想獲取正職的兼差者人數居高不下,許多人完全放棄找工作因此不被列入失業率統計。
葉 倫17日的演講援引聯準會的最新統計資料,聚焦所得與財產差距擴大的危機。從1989年到2013年,美國平均收入前5%的家庭所得增加38%,其他 95%卻成長不到10%。大衰退之後的2010年到2013年,全美收入成長集中在最富有的3%家庭,他們的收入佔全體國民收入30%。
貧富差距的擴大更是驚心動魄,全美資產在後50%的家庭(約6200萬戶),2013年平均資產僅約1萬1000美元(約新台幣33萬元),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竟然比1989年還低了50%。相較之下,從1989年到2013年,全美前5%家庭的資產從360萬增至680萬美元,激增89%;全美前3%家庭佔全國資產54.4%。
葉倫語重心長:「我認為可以思考一個問題:這趨勢符合美國歷來一直堅守、強調的平等機會理念嗎?」
許多分析師指出,所得不平等擴大就是在傷害經濟成長。富人獲得較高的收入而且得到較大投資報酬率,但是他們的消費比例反而低於中低收入的家庭。由於美國70%的經濟活動都來自於民間消費,因此少花錢將導致經濟成長緩慢。
葉倫也發表「機會的四大基石」(building blocks of opportunity),包括幼兒教育、費用合理的高等教育、企業所有權與遺產繼承。她說:「這當然不能涵括所有經濟機會,但是我相信能有效讓個人或家 庭改善他們的經濟環境。」可惜葉倫並沒有提出具體政策。
聯準會將於10月28、29日舉行下一次決策會議,外界期待聯準會可能終止每月購買債券計劃,結束量化寬鬆(QE),但是也會重申繼續將短期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許多經濟學家也認為2015年中以前,聯準會都不會提高短期利率。■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