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代表人物之一的薛松將於11月8曰至30曰,在香港中環季豐軒舉辦「基因圖譜–薛松1995 – 2014作品展」。展覽呈現薛松由1995年至今每個階段所選代表作品約30件,作為他二十多年來藝術創作上的概覽。
薛松1965年生於安徽,最初的藝術實驗始於1980年代。當時中國現代藝術運動如火如荼,而波普藝術 (Pop Art) 等挑戰傳統美學的思想亦隨中國改革開放啟發不少中國藝術家。那時薛松開始嘗試找尋更自由的表達方式。除了從西方思想吸收到養份,薛松在1990年一場偶然的火災中找到創作靈感,並奠下他的藝術理念。他借鑒了西方利用現成物進行拼貼 (mosaic) 創作的概念,跳出了素材的限制,以燒製的方式來解構傳統文化,以拼貼重置了流行的元素,使用文化符碼來表現多層次的創作內涵。他以一種中國式的文化觀點來 呈現作品,不但使用山水畫的構圖,背景也是利用書法碎片拼貼而成,在他的作品中,我們還能看見西方文化的符號,雖顯突兀卻又是生活所見,其作品反應了東西 方文化共融的混雜世代,如同混亂字體所象徵的信息爆炸,以及西方消費文化的滲透。
他當時經歷了很大衝擊。所有的東西都化為灰燼。燃燒使他從過去的固有觀念中解放出來,領悟了從前未能理解的新的意義。薛松說 : 「我的作品從火中誕生,火燒是我的創作手段,我使用燃燒過的圖片和燃燒後留下的灰燼構成我的作品。從毀滅到重生,就像一個迴圈。作品裡的圖像也經歷了一個再生的過程,它從原有的意義中被釋放出來,被賦予新的理解。我的作品將歷史記憶與當下現實、傳統文化與現代觀點連接起來。」
1995年起,薛松的個人風格開始明確。作品有一個豐富複雜的背景,由大量邊緣被燒焦的書刊雜誌圖片拼貼而成,前景則是一個標誌性的圖像,如毛澤東、瑪麗蓮夢露、可 口可樂。這些圖像曾被共同擁有並反復使用,薛松用他的理解來處理這些圖像,使它們原有的標誌性被相對化,新的意義從中產生。
由2012 年開始,薛松更趨成熟的創作體現在《與大師對話》系列中。羅斯科 (Mark Rothko)、達米恩·赫斯特 (Damien Hirst)、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 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 等大師的作品在薛松的巧妙安排下機智幽默地重現。而灰燼這種材料的獨特性更加發揮得盡致。他將灰燼與顏料混合,形成畫面上中國傳統繪畫的線條,強而有力地 重疊在大師經典作品跳躍的色塊上,用創意及趣味消化西方無處不在的影響。
薛松將傳統文化解構,利用這些文化符號重構新的文化意涵,由現實切入歴史,或以歷史隱喻現實,造就另一個觀看角度,讓觀眾對當代社會及歷史文化重新思考。同時,透過這種徹底的解構和重組,薛松探索到中國文化最深層的基因,並掲示它們在社會急劇變遷期間的演化。
藝評家高嶺曾如此評論薛松的藝術: 「薛松從來都沒有拋棄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傳統,他從來都認真吸收西方優秀的藝術語言。他從來都沒有刻意迎合商業和時尚,但他卻以自己的方式創造了新的時尚。他令人信服地突破了中國傳統,並成功地超越了西方波普。」
展覽名稱:基因圖譜–薛松1995 – 2014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4/11/08~2014/11/30
展覽地點:香港中環都爹利街8號香港鑽石會大廈2 樓及5A -(季豐軒)
主辦單位:季豐軒(主辦)
參展藝術家:薛松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