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懷心事的歐美對俄制裁「合作」

清湖漁夫

隨著美國國力在次貸危機後的持續下滑,美國相對於中國、歐洲和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優勢開始大幅縮小。為了保住石油美元本位制和保持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在戰略上竭力挑動中國、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相互爭鬥和消耗,使美國相對於它們的政治經濟優勢繼續保持甚至有所擴大,也就成為美國必然的國家戰略選擇。

US-and-European-sanctions-against-Russia

烏克蘭衝突中美國運用「連橫術」

隨著美國國力在次貸危機後的持續下滑,美國相對於中國、歐洲和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優勢開始大幅縮小。為了保住石油美元本位制和保持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在戰略上竭力挑動中國、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相互爭鬥和消耗,使美國相對於它們的政治經濟優勢繼續保持甚至有所擴大,也就成為美國必然的國家戰略選擇。

經濟是軍事的基礎。2013年,俄羅斯財政收入的52%來自油氣出口,其油氣出口占出口收入總額的68%(2013年其石油出口收入為1736.68億美元,天然氣出口為672.3億美元)。這就意味著,其社會福利、軍費等各種財政開支,一多半都來自能源出口。2011年,俄羅斯軍費開支為702億美元,2012年增長到800億美元,2013年為878億美元,相比2012年提高了4.8%,穩據世界第3位。為重新裝備俄軍和提高俄軍現代化水平,自2011年開始,俄羅斯實施了大規模的國家武器發展和采購計劃,即《至2020年俄羅斯聯邦國家武器發展綱要》,總預算6370億美元。按計劃,到2015年,俄軍新型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所占比例將達到30%;2020年,這個數字將進一步上升到70%~100%。未來幾年,俄羅斯還將在武器裝備研發和采購上大力投入。對俄羅斯的核武威懾復活和經濟軍事實力恢復性增長,美國更是寢食難安。

隨著歐洲聯合及一體化進程的深入發展,歐洲經濟整體實力已經超過美國,以歐元區的整體經濟實力為依托,歐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已經具備挑戰美元的資格。盡管歐洲和北美國家仍未能從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中走出來。2008年~2010年,這些國家政府將主要財政資源投入到創造就業崗位、維護銀行系統穩定、刺激出口和遏制通貨膨脹等方面,因此國防預算被大幅削減。2013年,歐洲軍費開支總和下降了0.7%,為4100億美元。但是美元臥榻之側,豈容歐元酣睡?

美國策動「烏克蘭衝突」實際上是「一石二鳥」之計。通過資助烏克蘭反對派再版「顏色革命」,推翻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權,借北約新一輪東擴之名推動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拿下烏克蘭直逼俄羅斯西部邊境,同時許以歐洲諸般「利益」,推動歐、俄尖銳對立,破壞俄歐新關系進程,進而延緩和瓦解歐亞大陸一體化進程。

在俄羅斯割裂烏克蘭、迫不得已自救的情況下,糾集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的經濟、金融展開系列制裁;操縱原油美元價格從115美元/桶下降到54美元/桶,原油美元價格直接被腰斬;在造成俄羅斯經濟困境、遏制近年來俄羅斯綜合國力迅速增長態勢的同時;以烏克蘭為節點對俄羅斯加大戰略壓力,促發俄羅斯內部張力放大甚至產生裂變,在肢解蘇聯之後繼續肢解俄羅斯聯邦,從而將蘇聯崩潰後重新站起來的俄羅斯徹底擊倒。

當面和盟友握手言歡,背後對捅刀子的惡事,美國已經干過無數次了。美國對歐盟的企圖也未必如表面上的「盟友關系」那麼單純!烏克蘭衝突的產生,固然給俄羅斯帶來戰略壓力,但是因為在歐盟的臥榻之側,由此帶來的地緣政治與經濟的復雜演變和地區動蕩同樣給歐盟帶來困擾。不僅如此,美國希望通過逼迫俄羅斯給天然氣漲價或者斷氣,來搞亂歐盟這個資本避險天堂,進而逼迫駐留歐洲的國際資本大幅出逃,同時打擊歐洲一體化進程。

2014年以來美元的全球性升值已經給這些游資指明了方向,也就是投資「美元資產」和美國,促進美國金融絞肉機的開動和美國金融市場的重新繁榮。挑動歐俄新的爭鬥,不僅能夠轉移美國人對國內問題的視線,吸引國際資本流入緩解美國國內經濟和政治的窘迫狀況,同時給美國資本的國際金融投機(剪羊毛)帶來難得的機會,在紐約和倫敦石油期貨市場大舉做空石油期貨,在美元兌盧布彙率市場大舉做空盧布。美國資本不僅在短期內獲得暴利,而且配合了美國歐洲戰略的推行,可謂一舉兩利。

按照美國的算盤,假意聯合歐盟,促使歐俄在烏克蘭最好碰撞出「真火」,甚至升級為區域戰爭,對掐得越狠烈越好,在對掐中迅速衰落。從美國的戰略圖謀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古代秦滅六國的連橫術——「外連橫而鬥諸侯」的當代運用。

被美國企圖「架在火上烤」的歐洲

在挑動俄歐爭鬥的過程中,所謂的民主自由的價值觀不過是噱頭和幌子,美國利益算盤能不能打響卻受諸多現實條件的影響和約束。美國假意站在歐盟一邊,是因為迄今為止和歐洲仍然具有大量的貿易往來和相互投資,相對應的是,俄羅斯對美出口僅占美國進口總額的千分之一。制裁俄羅斯,給美國帶來的傷害與給歐洲帶來的傷害相比,兩者是天壤之別。

但是俄歐之間的的地緣政治與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卻遠遠超過俄美之間的經濟聯系!

2007年全年統計,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為42%,法國——24%,英國——16%,意大利——28%,波蘭——50%,捷克——80%,匈牙利——64%,芬蘭、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均為100%。2009年初,俄羅斯經由烏克蘭輸往所有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中斷,至少17個歐洲國家天然氣供應受到影響。歐洲忌憚俄羅斯切斷天然氣管道。

德國的能源供應嚴重依賴俄羅斯,而且與俄經濟關系緊密。據德國聯邦經濟和出口監管局統計,2013年德國35%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而天然氣是德國用來供暖和發電的重要能源。德國商會主席施韋澤指出,德國有超過40萬個工作崗位與俄羅斯相關。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德國日常生活和經濟都將受到很大影響。大量德國企業在俄羅斯投資,如果實施經濟制裁,將對其中的中小企業造成重大損失。據統計,在俄羅斯的德國企業約有6200家,投資額達200億歐元。德國經濟界日前表示,制裁顯然會給德國經濟帶來較大影響。

在與俄羅斯的關系中,能源問題同樣是波蘭的軟肋。長期以來,波蘭政府一直極力推動能源供應多元化,目的就是為了擺脫俄羅斯的能源牽制。俄羅斯作為波蘭農副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之一,制裁措施最終勢必會殃及波蘭自己。

據《歐盟觀察》2014年3月4日報道,一份英國失密文件顯示,英國不打算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羅斯采取過分強硬的制裁措施。英國支持歐盟對俄羅斯官員采取簽證限制等措施,但英國不支持對俄羅斯采取貿易制裁或中止倫敦金融中心的對俄業務。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向決策主力財經提供的數據,目前共有107家獨聯體國家企業在倫敦證交所上市,其中俄羅斯企業65家。在俄羅斯企業中,有52家在主板市場(MM)上市,另有13家在另類投資市場(AIM)上市。

西班牙企業目前在俄羅斯有較多投資項目,俄羅斯還是目前西班牙增長最快的外國游客來源國之一,2013年共有約158萬俄游客來西班牙旅游,增長了31.6%。無論是從創造就業還是外彙收入來說,來自俄羅斯的游客和投資都是當前西班牙政府的重要關切。意大利、法國與西班牙的立場類似。

莫斯科4月30日電:介於奧巴馬同歐洲同伴們因烏克蘭局勢加大對俄制裁力度,但很明顯,歐盟各國領導人就對俄制裁的意見並不統一。原因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堅持進一步加強制裁下,沒有考慮到這些制裁可能會重擊歐洲各國經濟,而歐盟因對俄制裁失去的要比美國本身更多。對俄能源部門企業的制裁對俄或許會有很大的損失,另一方面,制裁也將對進口俄油氣超過三分之二的德國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同時英國還涉及俄羅斯銀行業務制裁感到坐立不安,法國擔心對俄國防部門實施制裁(俄法有武器合同)。地中海國家則擔心對俄制裁或影響其高檔商品的銷售,北歐對林木產品的交易感到恐懼。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俄羅斯約有74%的外債來自於歐洲。其中,法國是最大「債主」,手握470億美元債權;美國排名第二,為270億美元;隨後是意大利260億美元。數據顯示:2013年,歐盟與俄羅斯貿易額達3360億歐元,俄對歐盟貿易順差接近870億歐元。歐盟成員國中,意大利、德國等與俄羅斯保持著強大的經濟聯系。在所有歐盟國家中,德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額最大。路透社在報道中分析,俄羅斯是德國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因此制裁俄羅斯將對德國產生更大影響。德國商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占德國出口的3.3%,約有30萬的工作崗位直接依賴對俄出口。

盡管美國聲明,美國同歐盟國家承擔的比例相同「對俄制裁帶來後果」,但很多歐洲企業對美國政府這一聲明表示「靠不住」。歐洲專家估算,在最初2年,給俄歐雙方造成的損失基本相當,約為1000億歐元。歐洲對美國的用心可謂心知肚明。對於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歐洲諸國來說,他們很清楚世界大戰的恐怖之處,所以在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可以,但如果真要跟俄羅斯面對面的火拼,便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恐怕歐盟內部立刻就會陷入分裂的窘境。盡管德國多次威脅說,如果俄羅斯不回到對話和談判中解決問題,將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但能源問題令歐洲核心的德國投鼠忌器,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排除軍事干預(烏克蘭局勢)的可能。不僅如此,在美國翻版烏克蘭顏色革命的初期,歐洲國家多持觀望態度。

頁岩油氣神話的傳播

美國也清楚歐洲人不是傻子,沒有足夠的利益驅動,想拉歐盟去趟烏克蘭衝突的渾水,幾乎是不可能的。美國給歐洲提供的香餌在烏克蘭衝突初起時主要有兩個,一是瞄著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的軟肋,向歐洲描繪美國頁岩油氣的美好前景,以保障歐洲能源供應的姿態鼓勵歐盟參與對俄制裁。二是宣布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邀請歐洲和日本接替美國干這種有好處的「髒活」。雖然頁岩油氣的神話在2014年5月破滅,但是在神話破滅之前,美國供應頁岩氣在把歐盟拉上制裁俄羅斯的賊船的過程中還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美國石油協會公布的數據,2011年全年,美國共投資各種油氣井4.416萬口,投資額高達1248億美元。當年美國就新建了10173口頁岩油氣井,投資額約655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87.6%,新建頁岩油氣井數比前一年增加43.8%。頁岩油氣井數量現已占美國油氣井總量的23%。2012年,美國最頂尖的50個運營商在2012年總共投資了1860億美元用於頁岩氣開采,比2011年足足高了20%。

2013年5月,國際能源署(IEA)(根據美國提供的資料)曾經發布報告預計,美國(因為掌握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的頁岩油氣開采技術)將在2017年取代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美國石油進口將持續下降,北美將在2030年左右成為石油淨出口地區,而美國將在2035年左右基本實現能源自給自足。這份報告表示,美國到2015年以較大的優勢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到201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隨著國內的廉價供應激發工業和發電行業的需求,美國到2035年對天然氣的依賴將超過石油或煤炭。美國花旗銀行的預測認為,最快2013年底,最遲2020年,美國原油和汽油的生產量就將超過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世界領先的能源生產國。未來美國頁岩油以及附帶的頁岩氣的產量增長將非常迅速,2020年至少將上升至200萬桶/日,帶動美國石油總產量快速上升。另據英國石油公司(BP)發布的《世界能源評估》,受益於頁岩油的大量開采,2012年美國原油產量跳升14%,至每日890萬桶。

美國能源部從2011年開始批准建設出口LNG到非自由貿易國的出口終端,包括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Sabine Pass和Lake Charles,位於德克薩斯州的Freeport,以及馬裡蘭州的Dominion。美國能源部在去年11月中旬又批准了Freeport的第二個出口終端。這些項目都集中在美國東海岸,歐洲是它們最佳的目標市場,不僅需求巨大,長期穩定,而且價格承受能力更強。根據市場銷售預期,美國新增LNG產量的大部分,將在2015年後陸續輸往歐洲。

不過,即使是在「頁岩油氣革命」的神話破滅前,美國也僅僅給歐盟「畫了一張餅」。在當時「世界能源供應格局因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發生巨變」的情況下,一條在2015年才能從美國東海岸伸進歐洲的能源供給線,實在難以為這場發生在2014年的歐俄危機提供實際幫助。給歐盟「畫了一張餅」可能還不止這些;東海岸建設的油氣管線真是為歐洲建設的嗎?2013年6月,美國能源部放出消息,「考慮」松動近四十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以便更好地運用頁岩油氣這種經濟資源。換言之,歐洲進口美國頁岩氣面臨美國國內法律限制和以美國政府向歐洲出口的意願為前提。雖然俄羅斯與歐洲能源供應「中斷」,是「頁岩氣革命」後的美國希望看到的,美國有很大的可能性由此得益。

歐元版的「量化寬松」

我們知道,美國的三輪「量化寬松」政策,除了給美國金融市場龐大的金融資產規模「去杠杆化」消毒之外,就是給美國金融資本到國際金融市場的大肆投機活動提供彈藥,也就是為美國資本的「全球巡回剪羊毛」提供美元。

自歐洲債務危機以來,歐洲央行持續采取了非常規的寬松貨幣政策,以緩解債務危機,這些非常規貨幣政策操作構成「歐版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歐洲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主要實施工具包括四項:第一,啟動延長到期日的長期再融資操作計劃(LTRO);第二,啟動SMP(證券市場計劃),直接購買歐元區國債;第三,重新將政策基准利率調至歷史最低水平的1%;第四,降低法定准備金率。換言之,歐元版的量化寬松早就開始實行了,同樣在給歐洲的金融資產「消毒」。日本方面,2014年10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進一步擴大貨幣政策寬松規模,從原來60萬億日元至70萬億日元擴大至80萬億日元,對於日本政府債券的購買規模則從每年50萬億日元擴大至每年80萬億日元。

2012年3月初,25個歐盟成員國達成《穩定、協調和治理條約》,對各國的財政紀律及違反的懲罰做出了更為具體明確的規定。與此同時,為了防止外圍國家擴大財政支出的道德風險,歐洲央行在采取量化寬松政策的過程中,反復強調要加強財政紀律。由於受到多國財政約束以及法律對歐洲央行「最後貸款人」角色的限制,歐元體系的資產負債表的膨脹程度仍低於美國央行和英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換言之,歐元區並未出現美國的產業空心化,經濟相對於美國要健康得多;目前歐洲物價上漲率為0.5%,是四年來最低水平,比歐洲央行近2%的物價目標低了四分之三。不過最新預測表明,歐洲物價上漲率將逐步向歐洲央行目標靠近,預計到2016年將達到1.7%。

隨著烏克蘭事件的發展,歐洲效仿美國「量化寬松」的呼聲開始傳出。2014年4月5日,歐洲央行(ECB)已發出強烈信號其准備推行規模達萬億歐元的量化寬松政策,以防止歐元區經濟陷入物價持續下降或長時間的低物價打擊資本活動。據2014年9月25日的媒體報道,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近日表示,如果物價上漲率持續偏低,歐洲央行將擴大其資產購買規模,以保護歐元區脆弱的經濟。德拉吉對歐洲經濟的前景並不看好。不過自6月以來,歐洲央行已采取了刺激措施,例如降低銀行存款利率,向銀行增加廉價的4年期的貸款等,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增加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

2014年10月29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結束其債券購買計劃,還承諾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把短期利率維持在零附近。由此,曾被冠以「無限期」之名的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在啟動兩年多後宣告結束。

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停止也就減少了對世界市場的美元貨幣資本供應,為歐元貨幣資本流向新興經濟體「剪羊毛」、向外轉嫁危機損失騰出了地方。如果歐元貨幣資本發生外流,新興市場將被另一種貨幣水淹;換言之美國是否願意讓歐元貨幣資本在海外剪羊毛和讓歐元貨幣資本剪多少羊毛,不過是慷他人之慨。但是歐元貨幣資本能否在海外「剪到羊毛」,卻嚴重依賴於美國資本的配合,因為在石油美元本位制下,美國金融資本才是世界金融市場的主導者和控制者。隨著美元將強勁回歸,如果歐洲央行將基本利率從1%調降到0-0.25%,美聯儲選擇未來某個時點加息到歐元區利率水平之上,就有可能變成「歐元資本螳螂捕蟬,美元資本黃雀在後」了。■

文章來源:漢唐歸來的博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