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如何看《查理周刊》恐襲

拉扎·汗:加拿大漢密爾頓市穆斯林協會發言人

《查理周刊》雜誌社被襲擊後,媒體在當天巴黎致哀的群眾中、在日前大游行的隊伍中,采訪到不少穆斯林,他們都無一例外地表示反對暴力。加拿大漢密爾頓市穆斯林協會發言人拉扎·汗在《The Hamilton Spectator》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示穆罕默德生前遭受侮辱也不會殺人,而言論自由也應有邊界。從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宗教熱忱和美好願望,但面對在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地緣等多方面作用下造成的尖銳對立,僅僅談談「高姿態」和「言論自由」,前景就能如他所願嗎?

Muslims-views-on-Charlie-Hebdo-terrorist-attack

比起先知穆罕默德(願他安息)生前經歷的侮蔑和羞辱,《查理周刊》漫畫根本算不上什麼。

公元619年,距離穆罕默德(願他安息)成為先知已過去了10年,他與扎伊德·伊本·哈裡沙一起前往麥加東南方向70英裡的塔伊夫城。當地的酋長傲慢無禮,不但對他們冷嘲熱諷,而且命令城裡的奴隸和兒童用急雨般的唾罵、石塊、泥土、穢物招呼先知和他的同伴,將他們逐出城去。

穆罕默德(願他安息)和他的同伴蹣跚地走出城來,已滿身是血。在樹蔭的掩護下,血跡斑斑的穆罕默德既無助又不知所措,他舉起雙手向真主祈禱:「啊,安拉!在您面前我只抱怨自己,是我自己太軟弱,太缺乏資源,在人前太卑微。」

據《聖訓》記載,當時天使加百列出現在先知面前,告訴他一名天使已經在環繞塔伊夫城的群山之頂待命。天使加百列低沉地說道:「只要你下命令,他將使群山相撞崩塌,碾壓這個城市和城裡的所有人。」先知回應道:「不,不要這樣做。我祈禱,如果今天這些人不接受我的信息,如真主所願,他們的後代中會有人接受。」

三名槍手在巴黎《查理周刊》雜誌社槍殺編輯和漫畫家,無可辯駁,這種行徑絕對是錯誤的。先知穆罕默德(願他安息)絕不會指引他們這樣做。在先知的一生中,他從來沒有命令同伴們去謀殺或屠殺任何侮辱過他的人。

馬格裡布研究院(伊斯蘭神學院,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均有分校)的教務主任亞西爾·卡迪博士在Facebook個人頁面上寫道:「伊瑪尼(信仰)的必要條件是愛先知(願他安息);信仰的標志是捍衛先知的榮譽。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須遵循他的教義和實踐,而不是以他的名義殺害他人。」

西方媒體選擇在報紙上轉載冒犯穆斯林的漫畫,進一步對抗、羞辱和異化穆斯林,並以此「紀念」《查理周刊》被殺害的編輯和漫畫家。在「言論自由」、「民主」、「新聞自由」的名義下,全世界18億愛好和平、遵紀守法的穆斯林要為三個蒙面槍手的所作所為接受扭曲的「集體懲罰」。作為一名穆斯林,這種情勢讓我為之擔憂。

作為穆斯林,我們也珍視言論自由、新聞自由。

我們難道不是處於一個文明的社會?斯人已逝,而且死者中還包括一名穆斯林警官,難道這便是我們紀念他們最高尚的方式?加拿大廣播公司(除了魁北克省分部外)、《漢密爾頓旁觀者》和加拿大其他主流媒體紛紛做出高姿態,選擇不轉載《查理周刊》的諷刺漫畫,這值得我們贊賞。

我相信,對於西方媒體無知的攻擊,我們最好的回應就是比他們的姿態更高——我們要謹守行為准則,比攻擊者更嚴於律己。我們要堅持正直的德行,堅守尊重他人意見和信仰的原則,因為無論性別、宗教、種族或教義,他人的信仰都是神聖的。

是的,作為穆斯林,我們也珍視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認同這些全人類共享的普世權利。如果漫畫家調侃納粹大屠殺,難道我們的猶太兄弟們不會感覺受到冒犯嗎?這樣做顯然是對他人的冒犯。難道我們應該將這種做法定義為“言論自由”嗎?這些普世權利固然強大,它們也應有邊界和底線,越過底線的舉動只會帶來傷害、混亂和仇恨。

穆斯林也是有感情的。《查理周刊》毫無意義地貶損我們敬愛的先知穆罕默德(願他安息),並用各種色情的姿勢描繪他,這讓我們感到難過。在法國這樣一個進步的國家,穆斯林婦女仍被禁止佩戴頭巾,這也讓我們感到難過。如今,許多人都站出來維護言論自由。那麼誰站出來維護宗教呢?抑或是只有非穆斯林才能享受這些權利?

穆斯林們很清楚,因為9·11事件,因為奧薩馬·本·拉登,因為博科聖地,因為伊斯蘭國,世界對我們充滿了憤怒。以普世自由為名,進一步觸痛穆斯林敏感的神經,這難道有助於解決任何事情嗎?難道這樣就能使伊斯蘭文明變得更好嗎? ■

* 本文原載於1月9日加拿大《The Hamilton Spectator》,楊晗軼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