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公投否決過後 希臘將何去何從?

希臘債務危機近來跌宕不休,從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堅持反撙節、退讓提出撙節新方案、忽而又決定交付公投、公投又否決撙節方案,希臘的國際債權人彷彿洗了一場三溫暖,國際社會也看得眼花撩亂。《時代》(Time)雜誌7日刊出專文「希臘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Here’s What Could Happen Next in Greece),試圖描繪未來的可能發展:

Where-is-Greece-heading-to

歐洲各國都希望希臘繼續待在歐元區,因為只要希臘還待著,那就歐洲各國就一定有機會,能讓希臘作出妥協。然而,現在歐洲各國都裝作他們希望希臘滾蛋。希臘政府做出一個不可能的承諾,他們將會留在歐元區,卻不會實施撙節政策。歐元區的最後一次的條件,是假設希臘仍在沒有成長的貨幣市場上有著實際的未來。歐洲中央銀行仍假裝希臘的銀行是有辦法償還債務的,但仍舊拒絕借他們任何多餘的金錢,以填補他們現在大量匱乏的存款。所以希臘的未來將會是如何呢?

1. 現在的僵局將會持續多久?

最好的情況是到7月20日,這是希臘答應要償還歐洲央行35億歐元的期限。不過除非發生某些奇蹟,否則希臘是幾乎無法如期償還這筆龐大借款。到時候,歐洲央行將難以繼續對希臘進行短期的緊急借貸。如果歐洲央行無法為希臘政府所積欠的債務做擔保,他們的財政狀況將會崩壞,銀行也將陷入破產危機。

任何一個理性的投資者,都不會在這個狀況下,將新的錢投入希臘的銀行內,所以他們必須透過政府的方式去減少銀行的債務,可能得以資產去掩護,好讓經濟回到足夠的水平。唯一最實際的例子就是將存款轉換成平衡的狀態,或者去削減他們。

2. 債權人是否會在撙節政策下退出?

是的,債權人的紅線是要將希臘欠他們的錢一筆勾消。不過債權人仍能以重新安排債務償還時間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的效果,只不過希臘償還債務的期限將可能長達50年。如此一來,希臘將會有比目前更充裕的融資空間,讓經濟有足夠的空間及時間好轉。如果經濟成長,而債務的等級沒有上升,這樣就會使得大家對此感到十分滿意。

不過這樣仍然有著許多問題。希臘在目前比例上,已經比義大利和比利時償還更少的債務。另一方面,這樣也可能會鼓勵柏林與歐盟委員會所憎恨的,支持增加稅收的左派激進份子。而增加需求比起償還債務更為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上周曾表示,若希臘提出援助,將會立刻幫助他們。

3. 德國會同情希臘嗎?

隨著歐元區瓦解的危機增加,德國媒體的立場開始倒向反對總理梅克爾。但這已經很難阻止反對借給希臘任何一毛錢的民意。梅克爾在7日表示,現在「只剩下幾天」可以避免最糟糕的狀況。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她應該要讓自己的政治名聲下跌以協助希臘,而非拒絕幫助希臘。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她嘗試讓「希臘退出歐元區」(Grexit)獲得轉圜餘地,以作為加強歐元區信用的方式。歐元區的政治菁英將深深地相信這個做法,不過那些掌握全球經濟、邪惡的昂格魯薩克遜投機者將更有說服力。

4. 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希臘退出嗎?

中國與美國都很關心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後的走勢。因為這將會出現很大的市場變動,歐洲之後的發展將出現很大的問號(另外一個阻止歐洲經濟發展的主因,則是目前地中海難民的問題)。現在似乎沒有國家關心希臘目前的處境,以希臘目前經濟失調的情況下,它們都不會想要用自己的錢去拯救希臘。

5. 沒有歐元會讓希臘更好嗎?

我們為什麼不問問希臘人他們自己呢?根據《彭博新聞》上禮拜的民調顯示,共有81%的民眾認為應該希臘應該留在歐元區,有12%的民眾想要回去使用德拉克馬(Drachma,昔日希臘貨幣)。這項民調的結果,主因是由於歐元還是這個世界的強勢貨幣,有著真正的消費力。而且沒有人知道當希臘政府印製貨幣時,這些錢還有著多少價值,希臘人對此還存有相當大的疑問。

6. 那為什麼希臘人要投下反對票?

這是因為政府所發出的訊息:「一切都是跟撙節有關。」這個訊息淹沒了其他歐洲國家的警告。希臘目前還處於在一個民眾認知嚴重不協調的狀況,他們在缺乏對自己國家目前狀況的認知下,仍然相信自己可以保有歐元,所有人都認為保有歐元是必要的。

7. 希臘會在最後垮台嗎?

有可能。希臘政府還是必須要在每個月結束後,支付養老金以及公務人員的薪水,而這將會在7月20號,希臘若是脫離歐元區後變得不再可行。所以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必須要承認,最終是誰握有著歐元供應的控制權,到那個時候,他們將會接受債權人的要求。不過許多齊普拉斯派(Tsipras’party)的人民,將會推行反政府的暴動,聲稱他們需要舉辦新的選舉並選出新的國會,以便實行新的措施。往好的方面看,只要齊普拉斯和激進左翼聯盟(Syriza)不再掌權。歐洲將會傾向同意希臘的紓困方案。■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