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表哥」住得那麼遠,找到它有什麼意義?

美國宇航局(NASA)7月23日宣布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重大發現,天文學家們已發現了「另一個地球」,它就是位於太陽系外的行星開普勒—452b,與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98。NASA在新聞發布會上將其稱之為「地球2.0」、「地球的表哥」。

kepler-452b

開普勒-452b的體積比地球大60%,「年齡」60億歲,甚至比太陽還長15億年。開普勒-452b距離地球1400光年,圍繞一顆恆星旋轉,距離剛好處於「宜居帶」中,即表面溫度允許液態水存在。它的公轉周期為385天,接近地球的公轉周期。科學家們還發現,開普勒-452b圍繞的那顆恆星也與太陽相似。

84
開普勒望遠鏡

這項發現由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完成,最近幾年來,開普勒望遠鏡的任務是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開普勒452b是開普勒望遠鏡在旋轉中通過觀測恆星亮度尋找到的,由於光線的變化十分微小,發現和確定行星絕非易事。2009年發射的開普勒空間望遠鏡, 到目前為止已經檢測到4661顆太陽系外行星,只確認了其中1030顆行星的存在。在這1030顆中,只確定了12顆圍繞恆星運行、位於宜居帶,且可能是岩石行星的小型星球,直徑都介於地球的1-2倍之間。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開普勒452b與地球十分相似,但其實質與地球可能天差地別。科學家們在會議中指出,如果它是一顆岩石星球,就可能會經歷「失控溫室效應」(runaway greenhouse effect),即行星表面溫度和大氣不透明度之間存在的正回饋導致溫室效應增強,直到行星上的海洋完全蒸發。因此開普勒452b可能預示了地球的未來, 在太陽達到一定壽命后,地球也將經歷這一過程。

在斷言開普勒452b和地球的相似度之前,科學家們需要繼續研究其質量和大氣環境。基於目前已有的科學分析,開普勒452b上的重力可能比地球大得多。科學家認為,開普勒452b是不是岩石星球還有待商榷,仍有40%的可能性是海洋星球或覆蓋冰層的「迷你海王星」。事實上,現在的疑問比答案更多。

803
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12顆太陽系外類地行星。

然而,困難之處在於,開普勒452b是距離地球實在是太遠了。這段旅程,光要走1400年,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人類要走5億多年。

「開普勒-452b就像是地球的大表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環境演變。」 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開普勒數據分析主管瓊•詹金斯(Jon Jenkins)說,「這顆星球已經圍繞恆星運行了60億年,讓人心生敬畏。如果那裡存在生命所需的所有成分和生存條件,將很有可能孕育出生命。」

在目前發現的類地行星中,最近的一顆位於13光年之外,像452b這樣遠至1400光年外的星球不在少數,終其一生也難以到達。人類向外太空生命發出的信號,即使被接收也至少在3000年後才能收到回應。

人類迄今發現的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星球都距離地球數十、數百乃至上千光年。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是不可能前去探訪的。

但如果真有高等智慧外星生命存在,不妨請他們來地球坐坐。

如何才能在渺渺宇宙中讓地球被外星人「相中」呢?除了派出攜帶來自地球問候的探測器,還有其他方法。

200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曾利用「深度衝擊」太空探測器,以地外生命視角從遙遠距離觀測地球。

研究人員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利用鏡面反射原理,其他行星的「天文學家」可以藉助地球洋面對光的反射,發現我們這顆藍色「水球」。

88
外星人可以藉助地球洋面對光的反射,發現我們這顆藍色「水球」。

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研究員泰勒·魯賓遜說,研究人員重新分析月球火山觀測感應衛星5年前收集的數據,發現從月球表面觀測「月牙」狀態下的地球時,可以觀測到地球海洋上面反射的光線。研究人員把這種現象命名為「地球閃爍」。

得益於洋面反射,處在「月牙」狀態下的地球亮度是平時的兩倍。如果其他星球的「天文學家」這一時期在太陽系外觀測,明顯的「地球閃爍」就是我們這顆星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標誌。

其實,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能否觀測到其他行星的「閃爍」。而這項新研究啟示我們,要觀測「閃爍」,關鍵在於選擇適當波長的光。這也為今後研製天文觀測望遠鏡提供新思路。

魯賓遜說,除了利用鏡面反射確定水的存在,臭氧也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標誌之一。由於臭氧在紫外線中容易被觀測,所以可以作為一種「生物指示器」。

「臭氧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潛在指示,在觀測地球的紫外線時極易發現。所以,今後研製的望遠鏡可以(着重)觀測紫外線,這是最容易探測到這一生物指示氣體的地方,」他說。

地球的臭氧層能夠吸收太陽輻射中的大部分有害紫外線,使地球生物免遭傷害,如同地球保護傘。來自其他星球的「天文學家」探測到大氣層臭氧,就能找到我們這顆宜居行星。

自2009年5月起,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就開始在太陽系之外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迄今為止,它已在「適居帶」——適合人類居住的既不熱也不冷的區域里發現超過4000顆行星。

為何叫開普勒望遠鏡

開普勒望遠鏡的名字以德國著名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的名字命名,是世界首個專門用於探測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航天器。它繞太陽飛行,運行軌道和地球軌道基本重合,一個周期約為372天。

g256254_u97795_6a00e5521c92058833011168531ff3970c-800wi
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

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1571年12月25日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附近維伊爾鎮的一個不算富裕的家庭,曾在1600年擔任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的助手。他曾改進了伽利略發明的望遠鏡,於1613年發明了兩個凸透鏡組成的折射望遠鏡,即開普勒式望遠鏡。

開普勒不僅在天文學上有突出的貢獻,在光學領域裡也成就非凡。他曾先後發表了《天文學中的光學》和《光學》兩本著作。

2012年7月和2013年5月,開普勒望遠鏡兩度出現故障,美國航天局一度宣布放棄修理。不過,去年5月,地面人員重新控制瞭望遠鏡,這名「老兵」獲得新生,繼續作出給人類以驚喜的發現。

天文學家每前進的一步彷彿都在提醒人類:在廣袤的宇宙中,我們或許並不孤單。■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