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水」須根治 「鉛慌」加快紓解

原姿晴:前傳媒人,現任職顧問

食水含鉛事件發生至今已大半個月,除了啟晴邨外,陸續有其他屋邨被發現食水含鉛量超標。受影響居民也驗出身體含鉛超標,雖然絕大部分只是輕微超標,但一個個這樣的消息,足以令市民陷入憂慮之中,有孕婦、孩童的家庭更是惶惑不安。

lead-water-problem

這個時候,正需要政府、社會領袖及專業人士帶領市民,以專業、冷靜及「以民為本」的態度和行動,去照顧好市民的需要、找出鉛水污染源頭,並徹底根治問題。但這一陣子,眼看多個政黨政團、地區人士,加入「抽水」行列。消息及資訊混亂,欠缺準繩,七嘴八舌,愈鬧愈弄得市民更加慌亂,有些市民連用水洗頭也擔心會「中招」。試問社會如何齊心、冷靜處理今次鉛水危機呢?

從現今掌握的資料可見,食水並非在源頭受污染,但市民始終不能一天不用水,當局以至社會各界及地區領袖,要是想得分,就必須加大力度全方位應對事件。

先為市民紓解不便與憂慮

用水方面,當局當然要用盡一切方法,為受影響居民提供「無鉛」食水,特別要照顧行動不方便的老弱婦孺,保障他們身體健康。地區人士如能在這方面也可幫忙,相信有助加快紓解這次鉛水危機對市民的困擾,成此功德,市民自會記在心上。

除了生活上的需要和健康,我們也要照顧受影響居民的心理需要。連日來的混亂訊息,的確令受影響居民及不少其他市民,感到憂慮甚至恐慌。政府行事固然要保持極高透明度,社會意見領袖及傳媒亦應發揮準確傳達訊息的角色,讓市民掌握好應對鉛水危機的資訊。要放下陰謀論,以免製造更大恐慌。

搞清超標程度與健康關係

日前第二批為數三百餘名的居民驗血結果出爐,顯示有四十人一百毫升血液的含鉛量介乎五至十五微克,略高於正常,當中包括二十七名六歲以下兒童及十三名授乳母親,消息甫一公布,恐慌情緒便馬上升溫。然而,香港中毒諮詢中心總監劉飛龍其實已指出,兒童每一百毫升血含約四十四微克鉛,大人含約五十微克才有危險,如果低過二十微克的話,風險其實是低得很。

事實上,香港把小童的含鉛標準綫設定在五微克,在全球來說已是一個極為保險的界綫,目的只是方便醫生盡早介入跟進,是較「只怕萬一」還要安全的做法。別誤以為一旦多於五微克,身體便會出問題。

做好調查 根治污染源

事件發生頭幾天,政府有關當局的應對與安排,的確略嫌混亂,但現在的跟進工作已見改善,這方面值得肯定,但希望政府繼續努力。今次的「鉛慌」,首要的是從源頭解決,盡快更換有問題的喉管;其次是善後工作,這主要當然在於提供足夠的安全食水,除了當局責無旁貸外,政黨人士如區議員除了抽水驗水外,又是否可以幫忙送水?第三,乃是宣傳教育工作,例如是向居民清楚解釋身體含鉛多少才會有害、日常生活除了食水外還有甚麼機會接觸到鉛等等,這一方面,地區人士也是可以主動一點協助講解的。

應對今次的鉛水事件,政府、政黨,特別是地區人士均有一定的角色,只有彼此衷誠合作,少作「政治抽水」,多做實事,才是真正為市民着想,才能讓市民早日脫離一片恐慌。■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5年7月24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