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杜葉錫恩致敬

在殖民地時期成長的香港人,相信定必聽過一個響噹噹的名字 – 杜葉錫恩。如果她從政的那個年頭也有建制派和反對派之分,那麼,她肯定是不折不扣的反對派。但跟今天的反對派不同,杜葉錫恩從眾不忘從理,不捩橫折曲、不抹黑,議政有節有理,堪稱從政者的楷模。如今,這位政壇先輩以百歲高齡辭世,享盡天年,是先輩本人的福氣,卻是香港的損失。

Pay-tribute-to-Elsie-Tu

從眾也從理 從政者楷模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由英國來港的杜葉錫恩,在殖民地亦從未以英國人身份自恃,更遑論如部份洋人一樣,杖英政府之勢欺凌華人。她在九龍啟德新村設立帳篷校舍,命名慕光中學,為的只是一個個缺乏上學機會的學童,那些人跟她毫不相識,也語言不通。踏入六十年代,杜葉錫恩開始在市政局議員的崗位上發光發亮,為市民寫申訴書、反對小輪加價……

杜葉錫恩做的,看似跟現時議員所做的不相兩樣,但在她身處的那個時空,她當時面對的是肆意歧視和壓榨華人的殖民地政府,難度之高,可想而知。港英政府的施政能在七十年代開始來個大幅改善,特別是廉政公署的成立,杜葉錫恩奮不顧身為民請命,向港英政府施壓實在應記一功。

反對派抑或建制派?重要嗎?

有人會因為她從政時敢於反對政府而把她歸類為反對派,也有人會因為她不反中國而在回歸後把她歸類為建制派。然而,杜葉錫恩服務社會的那一份心意,根本就不能狹隘地以黨派之分和政治利益去計算,否則,就是對她的一種侮辱。

縱觀杜葉錫恩的從政生涯,面對基層時,她秉持的是一份關愛,面對政客時,她則以理性的思辯贏得尊重。放眼今天終日唇槍舌劍、近乎癱瘓的議事堂內,能做到像杜葉錫恩這般真正為民請命的又有幾人?■

原文轉載自《港人講地》2015年12月8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