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為香港 政壇元老杜葉錫恩病逝

香港著名社會運動家、前兩局議員杜葉錫恩(Elsie Tu)於12月8日在香港聯合醫院逝世,終年102歲。杜葉錫恩一生致力為弱勢社群發聲、堅持為基層爭取權益,是少數會批評港英政府的英國人,她亦是促成廉政公署成立的重要人物。杜早年被喻為香港民主先驅,雖然後期立場較親中,但她對香港的貢獻無人質疑,泛民及建制派人士對她均有高度評價。

RIP-Elsie-Tu

杜葉錫恩生前好友及醫生麥龍詩迪表示,杜葉錫恩生前無大病,但過去兩個月健康轉差,最終因年邁及肺部感染離世。

曾擔任港英時期市政局及立法局議員長達30多年的杜葉錫恩,在香港回歸後擔任過臨時立法會議員,直到1998年才淡出政壇。

政界一致高度評價

杜葉錫恩早年被公認為民主鬥士,後期則立場保守親中,但無損政界一致對她的高度評價。

行政長官梁振英說:「杜葉錫恩博士畢生熱愛香港,對推動社會在多方面的改革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梁振英續說:「她竭力維護社會公義,在教育、廉政、房屋、運輸和法律等多個施政範疇諍諫,從眾不忘從理,高風亮節,備受尊崇,並於1997年獲頒大紫荊勛章。杜博士退休後仍心系基層,資助教育事業,熱心公益,鍥而不捨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

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亦表示深切哀悼,指自己在大學時期曾參與由杜領導的社會行動,對其仗義敢言的性格,視為楷模;並透露杜在政改討論期間,私底下給予她極大鼓勵。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表示:「我認識杜葉錫恩很久,有幾十年,非常尊敬她。她十分重視教育,亦關注香港民主發展。因為她來自民主國家英國,所以她更加知道甚麼樣的民主制度在香港才行得通,甚麼行不通……最難忘的是她很愛香港。」

前布政司鍾逸傑對杜離世極為難過,形容她是偉大的人。

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肯定杜是本港爭取民主的先驅,不怕得罪港英政府,一生對香港貢獻良多,雖然她日後轉趨保守,但仍相當尊敬她。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則讚揚杜在當年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為港人「出咗一啖氣」。

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李華明透露,自己能夠在首屆立法局直選中當選,有賴杜葉錫恩答應退選,願意栽培後輩。

前立法局成員譚惠珠指,當時很少英國人批評港英政府,但杜卻願意為大眾發聲批評政府。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亦對讚揚杜畢生為弱勢社群奔走。

廉政專員白韞六發聲明指,杜被譽為香港反貪先鋒,成就了廉署的誕生;她一生追求公義及公平,與廉署理念一致。

杜葉錫恩生平

1913年6月2日生於英國紐卡素的杜葉錫恩(Elsie Hume Elliot Tu)原名Elsie Hume,Elliot及杜是兩個婚姻的冠夫姓。

杜葉錫恩畢業於杜倫大學紐卡素分校,1946年與首任丈夫William Elliott結婚後前往中國江西傳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會被驅逐,兩人於1951年來到香港,後因意見不合與首任丈夫離婚。1954年,她遇見教育工作者杜學魁,兩人在香港創立慕光中學(現為慕光英文書院),為基層人士提供受教育機會。1985年杜葉錫恩以71歲之齡再婚,嫁給杜學魁。

杜葉錫恩能講流利普通話和粵語,40年多年來一直服務香港和為基層爭取權益。

杜葉錫恩自上世紀60年代投身政界,1963年到1991年擔任九屆市政局(市政議會)議員, 1988年及1991年出任兩屆立法局議員。香港主權移交前夕,杜葉錫恩獲中國委任為臨時立法會議員。不過,1995年市政局及立法局直選中,杜葉錫恩與已故民主黨黨鞭司徒華對壘,被形容為「世紀大戰」,最終敗給司徒華。

杜葉錫恩被視為捍衛弱勢社群的社運人士,對殖民地時代的貪污深痛惡絕,經常為民請命,與政府對抗。較矚目是於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反對加價的杜葉錫恩與政府斡旋不果,號召市民表達反對意見,獲數以萬計簽名,是當年罕見的民意表達。當時一名青年蘇守忠更穿著「支持葉錫恩」、「絕飲食,反加價潮」的外套,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絕食抗議。不過,其後示威引致騷亂,警方進行鎮壓,事件導致一人死亡,近20人受傷,逾1400人被捕。

一手促成廉政公署成立

杜葉錫恩一直非常關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貪污風氣,經常揭露警察和官員貪污事件,向政府施壓,但得不到重視,最終她直接到英國國會講述香港貪污情況,促成廉政公署成立。

杜葉錫恩亦被標籤為親中派。1990年代,北京委任杜葉錫恩為港事顧問。2003年,杜葉錫恩亦曾支持俗稱「廿三條立法」的國家安全立法,指法例比美國和新加坡寬鬆。

2013年,杜葉錫恩曾投稿《南華早報》,批評「佔領中環」爭取民主運動的發起人戴耀廷,自稱「民主」反對派卻漠視他人立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