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全面的「第三條路」才剛開始

去年所謂「中間派」或政治的「第三路線」在港冒起之際,正值政改失敗、社會嚴重分化、陸港互信跌至新低,因此只能實踐局部、純政治性的「第三條路」——成為建制派與泛民主派之間的「中間派」,藉此修補裂痕、另覓出路。然而,眾多證據均顯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實非純政治性,乃具政治經濟一體兩面,兩者緊密相連、難以分割,非得以一整套的政經主張與實踐來解決不可——踐行一條更全面完整的政經「第三條路」勢在必行。適逢立法會及政府快將換屆,各方正在打造其治港藍圖,以促進香港的政治、經濟及社會轉型,一條真正全面的「第三條路」登場亦正值其時。 […]

兩岸

中美競爭 在於誰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對美國的第一印象不錯:有活力,人人有幹勁,效率挺高。服務行業態度和藹可親,熱情滿面,積極主動。我到超市一問他們的工作時間,簡直驚掉了:早八點到晚十點。比勤勞的中國人還勤勞。據美國的朋友說還有24小時營業的超市。這和暮氣沉沉、安逸的歐洲對比實在懸殊。在法國這就叫違反勞工法。要麼工會會組織罷工,要麼司法部門找上門來,大加責罰。也怪不得法國不少學者過去對我講,中國太像美國:發展模式像,生活模式也像。如果說區別,中國人是為了工作,美國人是為了金錢。而且根據美國人自己的說法,中國的效率大約是美國的兩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