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膽敢抓美軍,是作死還是求生?

占豪

在前幾天向美國航母艦隊附近發射火箭後,伊朗又搞出「大事」了。根據美國五角大樓的表示,伊朗扣留了兩艘美國軍艦和10名美國大兵。據稱,這兩艘軍艦是在駛入伊朗領海時被扣。

US-troops-captured-by-Iran

面對伊朗扣留軍船和美國大兵,美國官員當地時間周二(1月12日)表示,兩艘美國海軍小型船只和10名海軍在波斯灣水域被伊朗方面扣留,美國國務卿克里已經和伊朗外長紮里夫通電話,並稱美方船只是誤入伊朗水域。紮里夫已經表示將很快釋放美方人員和船只。同時,CNN引述一名美國高級官員稱,事件不存在伊方有冒犯行為,且美國也已經從伊朗高層處獲得保證,被拘留的9男1女預計將在當地時間今日早上獲得釋放。

伊朗這是要搞什麽?美國這是演得哪一出?這和中東現在格局什麽關係呢?伊朗的這一行為,根本目的有三:

一、借扣留美軍展示「強硬」,化解沙特的「戰爭」壓力

我們知道,伊朗在沙特處死沙特什葉派核心人物後表現非常強硬,包括伊朗宗教領袖哈梅內伊都出來喊話警告沙特,稱要讓沙特付出慘重代價。然而,沙特表現比伊朗更強硬,不但以大使館被衝擊為由直接聯合盟友與伊朗斷交,甚至還空襲了伊朗駐也門大使館並造成人員傷亡以報復伊朗。

面對沙特戰爭冒險的傾向,伊朗並不想與沙特起軍事衝突,因為剛與美國就伊核問題達成妥協,伊朗不想錯過大好的發展機遇。對伊朗來說,還想靠這個機遇期從國際社會多賺些錢,多淘換回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沖天一怒與沙特衝突,伊朗就可能措施這大好發展機遇,而且中東的局勢也會進一步複雜化。

那麽,如何既不和沙特發生衝突,又能挽回顏面?於是,伊朗將目標瞄準了美國,通過在美軍身上「碰瓷」找回面子。可能有人會說,美國侵入了伊朗的海域,被抓也沒什麽。這話可不是那樣,因為正常情況下越界是驅離而不是抓獲。至於是不是伊朗的海域,如果雙方沒有默契,完全可以不承認。甚至,都不能排除這不過是雙方為了彼此建立直接溝通的一次默契行動,因為在事件發生後克里與伊朗外長通了電話進行了直接交流。

也可能會有人狐疑,對美國「碰瓷」不怕「撞死」嗎?伊朗不怕。因為,美國既然與伊朗進行了核問題的妥協,那麽就說明美國不想與伊朗開戰,那麽伊朗適度冒險就是安全的。這一點就像菲律賓在南海不斷挑釁中國一樣,菲律賓彈丸小國,中國不想打菲律賓,反而要借菲律賓叫囂幹一些事情,所以無論菲律賓怎麽蹦跶,中國都不會對其進行軍事打擊。不過,中國會因此會提升在南海菲律賓方向維權的能力,正是菲律賓的叫囂,黃巖島才被下決心拿回來了。對伊朗來說,通過連續「挑戰」美國,既可以展示「強硬」,又可以不與沙特針鋒相對而引發軍事衝突。

二、借扣留美軍給國內民眾安慰

由於沙特的強硬,伊朗國內民意壓力較大,若伊朗沒有什麽反擊動作,恐國內民眾反彈。如何既不與沙特針鋒相對又能安慰民意?「挑戰」一下世界第一強國的威嚴,摸一摸老虎的屁股和胡子,轉移一下國內民眾的註意力,民眾心理上就會一定程度的安慰,伊朗政府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政府壓力也會小一些。

三、以小搏大刺探美國底線

很顯然,在處死什葉派核心人物前,沙特就已經做好了最壞打算,其中就包括戰爭的準備。伊朗雖然開始表現強硬,但不想與沙特進行軍事沖突卻是顯而易見的。然而,伊朗對於沙特心里是沒底的。到底沙特是不是會發動戰爭,以及會發動什麽樣級別的戰爭,這一點美國的態度是極其重要的。伊朗通過這樣的連續測試,可以刺探到美國的底線。

如果美國對伊朗表現強硬,那意味著沙特繼續冒險概率會增加,而且一旦戰爭打起來很可能會迅速擴大,因為背後有美國的明確支持;相反,如果美國表現柔軟,則說明美國在中東方向與沙特態度不完全一致,那麽沙特就不敢輕易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一旦爆發衝突相應也會更容易控制。伊朗沒辦法從沙特身上刺探出深淺,找美國則容易達到目的。

那麽,美國這是在幹什麽呢?面對伊朗的一再「挑釁」卻又為何忍氣吞聲?根本原因在於,美國在中東問題上依然是想坐山觀虎鬥而不是直接參與,是想用時間換空間。之所以如此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美國實力衰退導致,畢竟影響力已不如前,不想隨便冒險;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奧巴馬任期只有一年,共和黨就是在等奧巴馬政府犯錯,然而取而代之;民主黨則相反,否則按美國以前的做法,麥凱恩所說的1萬美軍加9萬沙特等國的聯軍就已經開入伊拉克了。然而,白宮做出的選擇是,小規模部隊的介入,點到為止。不過,這種格局恐怕也只能保持一年多了,美國新總統一上台,戰略調整是必然的,包括中東、亞太政策都可能做出調整。

事實上,為了報復沙特,如果「挑戰」美軍不能完全達到效果,那麽伊朗還可能出另外一招,以實現既報複沙特又不會導致戰爭。據媒體報道,沙特準備處死60個在押的遜尼派人士,這就是伊朗的後手。至於沙特恐襲伊朗駐也門大使館這一過節,估計伊朗會通過其它手段反擊,譬如通過給胡塞武裝武器的方式以實現報複。總之,伊朗不想與沙特動武才是關鍵。

所以,伊朗的這一系列動作,實際上都不是「作死」動作,而是「求生」動作。因為伊朗深知,現在適度挑釁美國,美國不會輕易與伊朗翻臉,看似危險實則無險;相反,現在如果直接反擊沙特,反而可能帶來戰爭,因為沙特正準備與伊朗一較高下。作為剛剛被解除制裁的國家,伊朗更希望借機發展自己的經濟,出售更多的原油,購入更好的軍備以及技術等等。

同時,伊朗向外的勢力擴展更希望通過資助其它組織的方式實現,而不是直接發動戰爭。譬如,伊朗通過支持也門胡塞武裝,現在竟然已佔領了半個也門,這就是極小的代價付出卻收效甚大的案例。但是,面對沙特的「戰爭」挑釁,若不回應會傷及伊朗的威信和戰略,直接回應就可能使得事件失去控制,在這種背景下伊朗選擇了一些間接的方式,這也是波斯人的智慧。

作為旁觀者,伊朗的選擇當然是「理性」的,這說明伊朗是政治上成熟的國家,這一點上比沙特更加老練。然而,伊朗的這種選擇也僅能暫時避免雙方直接尖銳對立,但這並不能真正改善沙特和伊朗雙方的關系,也不會對中東格局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所以,伊朗算盤雖然打得好,但中東緊繃局勢依舊。

未來,中東依然隨時可能爆出火花,而火花則可能燎原。特別是原油價格被打到30美元以下後,包括俄羅斯、沙特、伊朗等國都會躁動不安。普京剛剛說過,傷他最深的不是西方的聯合制裁,而是低油價。所以,隨著油價的進一步下跌,某個時刻因某件事觸發重大事件完全可能。■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