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畫好在哪裡?我想大多數人的疑惑都來自那些歪瓜裂棗的肖像畫。為什麼這些畫作會是 20 世紀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品?到底哪裡美了?把畫畫成這個鬼樣的人為什麼可以留下 1,251,673,200 新法郎的世紀遺產?也許真實的數目還會更多。
在我很小的時候,也許我能認識達芬奇的《蒙拉麗莎》,但給我達芬奇其它的畫我就不認識了。但畢加索的畫,叫不出具體某幅畫的名字,大概長成那樣的,就是畢加索了。也許這就是畫風吧。
我從 3 歲開始學畫畫,畫的什麼,已經不記得了。但小學三年級時一次學畫畫,印象卻十分深刻。老師是一位被稱為畫家的人,不是學校里的那種老師,雖然現在看來他也不是什麼有名的畫家,但畫家,的確是對他的一種稱呼。我平時在學校里學兒童畫,美術課畫,興趣班我也畫畫。老師教我們很多方法,有時拿膠水在白紙上畫畫,然後把整張紙用水彩塗黑,再用清水把膠水的紋路洗出來,一幅黑底白線條的畫就誕生了。有時也在泡沫板上畫畫,泡沫板上夾一張一樣大小的畫紙。先用樹枝在泡沫板上勾出凹槽,然後在凹槽間的區域用水彩填色,趁顏料沒幹,印在畫紙上,我們叫它版印畫。總之,學校里有很多有趣的畫法。周末,我就去這位畫家老師家裡畫畫,大概不到 10 個學生,和我差不多年紀的,就我一個,其他都是比我高很多的哥哥姐姐,他們畫得好極了,在很大的畫板上畫畫,我還沒有畫架高。畫家老師親自指點。我則是由畫家老師的妻子楊老師託管。楊老師每周給我幾張樣畫,讓我臨摹。雖然都是些小動物,但一點都不可愛。每次都讓我先用鉛筆描好,給楊老師檢查后,同意了,再用黑色簽字筆把鉛筆的線條描一遍,然後擦去鉛筆的痕迹,再給楊老師檢查一遍,同意了,再用水彩筆上色,然後再給楊老師檢查,同意了,可以畫第二幅畫,又是同樣的步驟。比起學校里的學習,真實太無聊了,不過老師經常表揚我,也倒開心。有時也很羨慕其它小朋友在少年宮畫畫,他們經常參加比賽,經常拿獎,他們的畫被掛在公園裡,各種小朋友會去的地方。這種事從來和我都是無緣的。
畫家老師家裡掛各種裸體人像的油畫,有幅最大最醒目的,只有裸體女人的身體,還沒有頭。第一次看到這幅畫,楊老師問我,這畫的什麼呀?我不好意思回答,支支吾吾。後來也有別的小朋友來學畫畫,我們會一起嘀咕,但都不會當著老師面。也許是因為老師是一個畫家,多少會有敬畏,他那樣畫大概是有道理的。畢竟那些哥哥姐姐都畫得太好了,他們都很尊重畫家老師。
那種無聊的學習畫了大半年吧,進入了更加無聊的模式。之前還讓塗顏色,現在給我的臨摹對象全部變成了黑白線條畫,需要大面積塗色的地方,也只是黑色。一開始還是比較有趣的、符合兒童審美的人物和動物,再後來就告別兒童畫風格的元素了。有次楊老師讓我臨摹了一組圖騰。上面是一個非洲面具,面具兩頭是藤蔓,整體看上去像塊平鋪的手錶。圖形都很象徵性,裝飾感很強。畫了一遍,讓我又畫了一遍。線條的組合不難,我都能背下來了。這次臨摹對我影響很大。幾年後上初中了,當時流行在身上貼各種紋身,我就拿熒光筆在手臂上畫。覺得質感還不夠好,就先在課桌上貼一層透明膠,在透明膠上畫,然後印到手臂上去,特別像真的紋身。當時我畫的,就是那個非洲面具的圖騰。圖騰里的很多裝飾元素,我後來經常用,辦板報、做賀卡,都用,就是覺得好看。
有時 ,畫家老師也給我們講講名畫。過年過節都給我們送名畫冊子,記得我拿過畢加索。其它冊子都好看極了,記得有小朋友拿到點彩畫《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我想跟他換,老師問我咋了,我說畢加索的好醜,老師說「你才是拿到寶了呢。」我不懂,但我隱約覺得「一定是有道理的。」
小時候也學過油畫,在學校里學的。畫家老師不會教我油畫,我從 7 歲在他那裡學到 18 歲,也沒讓我摸過油畫。現在明白,他這裡才是標準的科班教學法。一開始讓我反反覆復的給楊老師檢查的,考察的是我的線條,線條畫好了,畫無色的,學習黑白對比、布局,然後再是素描、水彩,一步一步都很紮實。這讓我看到藝術里理性的秩序。第一次畫油畫,是小學六年級,臨摹梵高的《阿爾的弔橋》。當時太喜歡梵高了,色彩鮮艷,畫家老師那裡從來都沒有。這種高飽和、小筆觸、大對比的畫法,我一直延續到高三藝考,也是我最熟悉的色彩技法。但如今我卻很少畫了,不知道是不是和年齡有關係,開始喜歡一些中性的、溫和的顏色。再加上對梵高的了解越多,反而越害怕他濃郁的色彩。一朵花極度綻放了,凋零得凄慘。越是鮮艷,越讓我感受到生命的苦澀。怕死,不敢碰。年輕氣盛時,叛逆,愛走極端,高調,不顧後果。現在頗為收斂,終歸還是會更喜歡細水長流。黑白的線條畫,就好。
16 歲時,參加過一次畫展。是和畫家老師一起的師生展。不是在公園,而是嚴肅的美術館。需要買票才能參觀。每幅畫下面有張單獨的卡片介紹,有我的名字,畫的名字,畫的尺寸。畫家老師每次都讓我們把名字寫在正面,還有日期。不像學校,老師每次都提醒好幾次,把名字和幾年級幾班寫在背面然後交給他,目的只是為了批改作業時方便對號入座。畫家老師給我們一人印了 10 份邀請函,可以發給我們的家人和朋友。所有的流程都特別嚴肅,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學畫畫的孩子,是一個藝術工作者。再也不羨慕那些少年宮學畫得獎的孩子了,曾經覺得特別有趣的膠水畫法開始變得平淡無奇。楊老師一次次的檢查,枯燥無聊的訓練卻變得有力。真正能進入藝術大門的不是「有趣」,像所有學科一樣,是吃苦與積累。一個從史前一直伴隨着人類發展的學科,一定有它的道理。拋開喜歡與不喜歡去尊重它,然後逐漸感受到它的力量轉化到自己身上。
在將近 20 年的學畫過程中,畢加索始終都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名字。不像大多畫家,在我生命里來得快,去得也快,喜歡了又膩了。而畢加索,說不上喜歡,但他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目的被提起。上設計課提,看建築紀錄片提,但凡講藝術史的,更是關鍵的一筆,喬布斯提,安迪沃霍爾連穿着上都要模仿他。也曾想過他是不是就是想紅,故意炒作。回頭想想,肯定沒那麼簡單。
如今,再讓我看到那幅無頭的裸體女人像,一定不會支支吾吾,曾經因為羞澀而不敢言,反而開始思考「他畫在這裡,肯定不是為了干一件很污的事。」很多困惑說不上是得到了解答,至少早已拋離了最初的大驚小怪。也不會再愛哪位畫家像愛梵高一樣砰然心動,愛得炙熱,和他一樣瘋狂。丑與美,很難再影響到情緒。沒了狂喜,也沒了瘋狂後面的傷心事。越來越喜歡像數學那樣,理智的秩序,看似冰冷,卻堅固,卻更永恆的事物。
在畢加索的畫里,我看到的是一個個公式,被後人不斷挖掘,以不同的方式組合運用。像我曾經臨摹過的那幅非洲圖騰以及對我之後的影響。不僅僅是看一幅畫,還有如何用一幅畫。畢加索製造了往後所有視覺工作者都來膜拜的圖騰。讓旁觀者說去吧。而專業人士都來研究。除了藝術創造,更像是技術發明,理性、實用,讓後人受益,使之永恆。
偶像崇拜與時代圖騰
20 世紀初期,整個西方社會都在工業革命的帶動下搞大解放,而畢加索是率先解放起來的一批人。他不斷革新,並用藝術把自己的思想可視化。他讓自大的歐洲人從他的畫里開始關注非西方的文化,看到非洲,看到東方,開始重新思考「華人與狗不可入內」的華人,他們的祖輩流傳了多麼英明的智慧。他的畫成為遊行隊伍的旗幟;他畫的鴿子成為象徵和平的 logo。
畢加索《格爾尼卡》,1937 。這是畢加索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當時西班牙內戰,德國納粹對西班牙共和國所轄的格爾尼卡城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地毯式轟炸。當時畢加索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委託為巴黎世博會的西班牙區繪一幅裝飾性的畫,從而催生了這幅作品。作品描繪了經受炸彈蹂躪之後的格爾尼卡城。
《格爾尼卡》已成為「呼喚和平」的標誌,一旦有反戰抗議活動,就會看到這幅畫延展的橫幅或海報。2003 年,鮑威爾在聯合國辦公樓做伊拉克戰爭新聞發布會,會場里本來有一幅《格爾尼卡》仿製品,發布會時卻用藍色的布遮蓋起來了。
畢加索還是當時各類政治活動的專業站台「宣傳委員」,宣傳畫的設計者。他畫了一隻鴿子,被用於 1949 年的世界和平大會。就這樣,畢加索的鴿子變成了世界著名的和平鴿。他像搖滾明星一樣,成為大眾偶像
技術革新與流芳百世
畢加索在繪畫技術方面的突破,為之後的視覺領域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我想,任何一個領域都有大眾理解的一面,以及針對專業從業者的一面。Google 人工智能 AlphaGo 與李世石的圍棋大賽,世人矚目,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關注的只是輸贏結果。深入一些的,看看圍棋,談談人工智能的概念。還有一小部分最專業的人,他們站在這條領域鏈的尖端,探討着我們幾乎不能理解,卻又對這個領域至關重要的事。當時畢加索在藝術領域所做的技術突破,就好比今天的 AlphaGo 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專業人士通過畢加索的畫,看他的構圖、色彩、線條、塊面組合,畫里提供了什麼新元素,有哪些巧妙的構思。像文章里的金句,被一一摘抄下來。
20 世紀最初幾年,西方傳統的觀念與價值觀隨着工業革命的進程一去不返。令人震驚的科學發現與新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1905 年,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是物理學界的重大突破。1913 年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劇《春之祭》上演,演出過程中觀眾席發生了打架事件,一派認為「音樂,還可以是這樣!」一派認為「音樂,怎麼可以是這樣?」這段時期,火車改變了人們的空間概念;弗洛伊德在哲學上重新界定什麼是意識;相機的發明,給傳統寫實畫派沉重的打擊;光學理論引發了色彩本質的爭議……工業革命的機械聲轟轟作響,一個接一個的傳統觀念被打破,多重的矛盾激發了豐富的思潮與藝術形式。
1909 年,畢加索創作《阿維尼翁的少女》,代表着視覺領域,讓傳統的學院派繪畫技法顯得過時而乏味。畢加索和另一位藝術家波拉克,效仿着科學家的做法,自稱是藝術界的萊特兄弟,把畫室當做實驗室。只是他們的實驗材料不是機械齒輪、聲光電、不是化學試劑,而是畫布上的點、線、面。他們在尋求一種全新的視覺感知模式,在 3D、VR 之前,一次視覺觀感的大冒險。其中每一個創造與革新,都成為下一步發展的基石。
1898 年,16 歲的畢加索為朋友薩姆特在巴塞羅那的小兩居公寓畫了一幅色情壁畫。壁畫表現的是一對赤身裸體的情侶正在激情的做愛,而他們的頭頂上懸着一個被弔死的摩爾人。聽說這幅畫的靈感來自超現實主義的書《馬爾多羅之歌》以及一本色情小說《兩夜放縱》。為什麼會有一個被弔死的摩爾人,現在已經無從考究。但透過這個公寓房間的窗子,就能看到畢加索在巴塞羅那就讀的藝術學院。此前的學習經歷,不論是他教授繪畫的父親,還是馬德里的聖弗爾南多學院,還是巴塞羅那。畢加索都經受了最嚴格的學院派美術訓練,並在繪畫技法上卓越出群,老師沒法再教給這個學生什麼了。絕對正確的透視法,一幅畫里只有一個焦點,人體的比例不斷地沿襲古希臘時期的雕塑……從文藝復興開始,600 年來沒有變過的繪畫方式。越是在這種技法上磨練得極致,越是無聊,甚至迷茫。他用這幅極盡暴利的色情壁畫,最放蕩的素描,衝著窗對面的學院派甩了一個大大的中指。WTF,我該畫什麼?
1900 年 10 月,他首次前往巴黎,住在拉維尼昂街 13 號,一座被稱為洗衣船的建築中。那是一個移民者與非主流文藝分子混雜的共同體,幾十戶人共用一個衛生間,條件髒亂差,但畢加索卻很喜歡,他在那裡遇到了不少和他一樣叛逆的年輕人。輕浮的精神在瀰漫,和那個時代普遍的清教主義格格不入,像被力比多趨勢的少年,和朋友們投身於打破傳統的藝術運動中。但在當時誰都沒想到,這場運動的國際影響竟然如此深遠,預示着許多解放運動的到來。在任何道德批判解放之前的許多年,他們在洗衣船里解放着自己的各種慾望。
和那些出入於美術館的畫家不一樣,畢加索把自己泡在人類學博物館里。比起學院派那種教條式的審美,他更喜歡野性的非洲雕塑,以及還沒踏入過西方主流美術館的東方藝術。
他被非洲面具上粗壯的線條徹底迷住了,如他熱愛的西班牙鬥牛般狂野,兇猛地捅向傳統。愛情的激烈與瘋狂。非洲大草原上獵豹留下的抓痕,長長久久靜謐在原始部落中。似生命最初的萌動,有力而自由。
與此同時,他在人類學博物館里,看到那些被掠奪到歐洲還未被稱為藝術的戰利品。中國繪畫常常採用反常識的、近小遠大的透視法展示桌面。因為這樣,能讓觀賞者更好的把桌面上的物品看清楚。這種透視的表現手法與他接受的訓練方式截然不同,也恰恰是他希望看到的。
最終,他把這些反常的元素運用到《阿維尼翁的少女》上。
畫里是妓院里 5 個赤身裸體的少女。畢加索第一次的性經歷是在 15 歲,在美術學院里結識了比他大 5 歲的曼紐爾。曼紐爾帶着畢加索逛周圍的酒吧和妓院。而一年前畢加索剛告別了他的初戀。女孩的父母反對女兒和一個出身低微的男孩過於親密,把她送到另一個城鎮去了。少年傷心欲絕,他的自尊也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這次妓院經歷,一下子把畢加索從純潔的浪漫情懷拉倒粗俗的感官享受。在此之前的妓院繪畫都保持着茶花女模樣的高尚優雅,妓女與貴婦在形象上總是難以分辨,但在畢加索眼裡,這裡只有殘酷的現實,年輕生命的狂野。在《阿維尼翁的少女》中,畢加索讓這 5 位妓女直勾勾的看着你,你愁啥。扭曲的身姿完全不忌諱任何羞恥,面前放着自古就象徵著放縱的水果(西方文化里的象徵)。來自非洲原始部落的粗壯線條像野獸般撲面而來。整個畫面如同破碎了的鏡面,360 度映射着自己。不符合邏輯的扭曲身姿與陰影,像藉著萬花筒在窺視,沒有固定的焦點,沒有透視,只有滿眼的肉慾橫飛。
這幅畫完成後,他最親密的朋友也很難理解。「雖然你不停地給我們解釋,但看你的畫,還不如讓我去吞油噴火。」他的朋友這樣評價道。但總有一小部分人嗅到了這是歷史性的一顆。
這前後的區別在哪裡呢?以線條為例。有時候學畫畫就好像是一個隱藏線條的過程,小朋友的兒童畫都是粗線條,然後填顏色。越是繪畫技法純熟,越不會在畫面里出現黑線條。古埃及時代,還是線條畫,發展到文藝復興就幾乎看不到了,之後 600 年都遵循了文藝復興時的「經典」。畢加索在這裡提出了一個「why not」的問題。為什麼大黑線條不可以是畫面的一部分?為什麼線條只能在草稿里,藏在厚重的顏料下面?是啊,為什麼不可以?
如今,我們再看到只有線條和顏色的畫,已沒什麼稀奇。但在當時,卻是一個扭轉性的發問。就像活字印刷書,why not 讓它動起來?一念之間,就改變了印刷術的命運。
《阿維尼翁的少女》是畢加索首次完整的大型實驗,立體派藝術的開端。站在傳統美術的對立面表達着自己的繪畫觀:美術不僅僅是歐洲的,繪畫的方式不止是學院派這一種。我所畫的和你們教的不同,我所看到的世界與你們歌頌的也不同。它代表了一種解放,把美術創造引向更多元的空間。線條、平面、色彩、形體和空白都從模仿再現角色的過程中釋放出來,具有了屬於點線面自身的生命,影響了之後的繪畫藝術。
1911 年蒙德里安見識了畢加索的立體派作品,感受極大震撼。隨後前往巴黎研究立體派的繪畫風格。1919 至 1938 年時期,蒙德里安使用基本的線條、三原色元素組成抽象畫面,線條與色彩從具體事物的描繪中解放出來,成為畫面的主角。
《阿維尼翁的少女》之後,畢加索和波拉克開始深入研究立體主義,進入分析立體主義時期。他相信,藝術可以表現得更多。他企圖通過繪畫表現任何可觀可感的事物,而不僅僅是對某一瞬間一個角度的描寫。
立體主義 Cubism 的法語詞根,原意是多稜角的晶體。評論家點評這個時期畢加索的創作像晶體在映射,Cubism 由此得名(但為什麼被翻譯成立體主義而不是晶體主義,還未考證)。在這幅畫中,繪畫的透視法消失了,畫面像破碎的玻璃平攤開。看上去好像是少女的右側面,又好像能看到另一面的臉。身體的各個部位被翻折了,像用萬花筒在看,在同一時間映射出少女的不同角度。平面上的 3D 創作開始了。
之後,畢加索進一步隱去具象的部分,畫中隱約能看到吉他的弦和彈吉他的手。這段時間的畢加索很愛聽音樂。音樂是抽象的,能給人感受,卻不能詳細描述出那是什麼,繪畫又未嘗不可呢?
看一幅畫到底在畫什麼重要嗎?至少蒙德里安不在乎是否有人在彈吉他。他從中只提煉出線條和色彩的部分,構成自己的藝術形式。之後才是進一步的直線、直角、三原色。
再之後,畢加索開始拿一些招貼畫貼在畫面上,成為畫的一部分。畫里居然可以有不是畫家用畫筆畫的部分。但畢加索畢還想甩開膀子玩兒得更 high。什麼材料都拿來用,他用紙板、叉子等生活用品做雕塑,進入綜合立體主義時期。
在此之前的雕塑藝術,多是針對某一材質的精雕細琢。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雕大衛像,所用的石頭產自意大利的卡拉拉山,那裡盛產適合雕刻的大理石。1475 年米開朗基羅出生,而在他出生前的幾十年,人們在卡拉拉山上發現了一塊堪稱完美的大理石,一直留在那裡,靜靜地等待着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到來,直到教會委託米開朗基羅雕大衛像。而畢加索,隨手抄起家裡的某個廚具就變成了雕塑。也不奇怪之後會出現個杜尚,在小便器上籤個名,就變成了藝術品。
當然,這些創舉在今天看來都很平常,但在當時第一個這麼乾的人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非常有力的。藝術的發展,始終伴隨着思想的解放。從服務於宗教、帝王,到 follow my heart,一切社會因素最終體現成藝術的形象,鋪開一個通往自由的世界。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多豐富,藝術的形式就有多豐富。
而畢加索最厲害的是,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做了好幾輪這樣的事。他的作品成為 20 世紀以來最大的視覺設計摘抄庫。可可香奈兒從他的藝術中吸收了解放的能量,讓女性的身體從能把肋骨擠變形的塑身衣中釋放出來,開始設計寬鬆的樣式。又運用畢加索的立體主義設計 No.5 的香水瓶。之後的藝術家從他的畫里不斷提煉出幾何、線條等元素,以此延伸出的 Art Deco 風格,成為 20 世紀建築、室內設計領域的典範,其中包含了我們最為熟悉的紐約克萊斯勒大廈。
畢加索在點燃了立體抽象風后,又跑回古典主義去了。
1917 年,杜尚搞出了《泉》,而同年,畢加索卻開始重新關注古典風格了,為他的第一任妻子奧爾加畫了這幅古典主義的肖像畫。畢加索的一生風格變幻莫測,他打破了傳統,又不停的突破自己,驅趕着自己前進,讓他人都成為追隨者。他不僅僅是一個聽從內心呼喚的純藝術家,他是引領視覺領域發展的風向標。像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一樣,明晰自己下一步應該畫什麼。
香奈兒的設計從來都離不開畢加索。2016 香奈兒春夏高級定製發布后,雅虎 BEAUTY STYLE 發布「Carbs and Picasso: Chanel’s Couture Inspiration yahoo.com 的頁面」評論道:
Lisa Armstrong, the fashion director at the Daily Telegraph, shared an image on her Instagram account of Pablo Picasso’s 1932 sculpture, Head of a Woman, explaining that it was seen on Karl Lagerfeld’s phone and served as a reference for both the hair and the makeup at the show. Makeup artist Tom Pecheux created a dramatic line around eyes that mimicked the outline of the eye on the sculpture. While we love our carbohydrates, but we can get behind a little Picasso too.
小到我們的床單、窗帘花紋、大到 Alexander McQueen 的時裝秀、古根海姆美術館的設計,無一不能順藤摸瓜爬到畢加索的畫里。總有一批設計鏈頂端的人,在研究畢加索的畫。不知不覺,我們的生活已經躲不開畢加索。
我們聽說過各種各樣的藝術時期,有的藝術時期可以跨越整個世紀,但畢加索,卻在自己的世紀里擁有若干個藝術時期,立體主義只是其中的一個,並且每個時期都留下舉世聞名的代表作,為之後的藝術家提供了海量的靈感源泉。
各時段代表作如下:
1881—1900 年:童年時期
1881 年 10 月 25 日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
1889 年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鬥牛士》;
1895 年進入巴塞羅那的隆哈美術學校;
1897 年進入馬德里的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油畫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里全國美展榮譽獎,後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1900—1903 年:藍色時期
1902 年完成「藍色自畫像」;
1903 年完成《人生》,以濃郁的藍色調錶示貧老與孤獨的苦難。
1904—1906 年:玫瑰(粉紅)時期
1904 年開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時期開始。邂逅費爾南德 · 奧利維葉,並同居;
1905 年創作《拿煙斗的男孩》並被慈善家約翰·海惠特尼女士以 3 萬美元重金購得;
1906 年結識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為美國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畫像,《斯坦因畫像》是畢加索從玫瑰時期躍入立體主義的跳板;
1907—1916 年:立體主義時期
1907 年結識波拉克,開始立體派風格創作,創作《阿維尼翁的少女》;
1909 年解析立體派開始,創作《費爾南德頭像》;
1912 年綜合立體主義開始,創作《吉他、樂譜和酒杯》;
1917—1924 年:古典時期
1917 年在意大利邂逅芭蕾舞演員奧爾加,成為他的第一任妻子,創作《奧爾加肖像》;
1918 年 與馬蒂斯舉行聯展;
1920 年手工彩繪珂羅版《三角帽》;
1922 年創作《海邊奔跑的兩個女人》。畢加索當時在一個俄羅斯芭蕾舞團「打工」當舞美設計,一起打工的還有服裝設計師可可香奈兒,音樂家薩蒂(Erik Satie,他的鋼琴曲 Gymnopedies 1 相信大家在咖啡館都聽過)
1925—1932 年:超現實主義時期
1927 年邂逅年僅 17 歲的瑪麗,成為畢加索的模特。並生下女兒馬姬;
1929 年與雕塑家貢薩列斯一起創作雕塑和鐵線結構成。作系列以女人頭像為題的攻擊性畫作,顯現婚姻危機,結識達利;
1932—1945 年:蛻變時期
1932 年創作《紅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 年以雕塑家工作室為題,創作蝕版畫
1934 年創作以鬥牛為題的作品;
1936 年西班牙內戰暴發。認識多拉·瑪爾,並創作《多拉·瑪爾的肖像》;
1937 年創作完成《格爾尼卡》;
1942 年創作版畫《大自然的故事》
1943 年邂逅 22 歲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 年加入法國共產黨;
1945 年開始嘗試石版畫創作;
1946—1973 年:田園時期
1947 年兒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藝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 1948 年共作了 2000 件陶藝術品;
1948 年為世界和平會議作“和平之鴿“海報和《貢戈拉的二十首詩》;
1949 年創作《卡門》系列;
1950 年獲列寧和平獎章;
1953 年在瑪都拉陶藝工作坊邂逅傑奎琳·洛克;
1954 年開始創作德拉克羅瓦的“阿爾及利亞女人”變奏系列;
1956 年與克羅魯佐共同拍攝電影《神秘的畢加索》公映;
1957 年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畢加索 75 歲紀念展”,創作版畫《鬥牛系列》;
1958 年畢加索為設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大廈創作了壁畫《伊卡洛斯的墜落》;
1959 年創作仿馬奈《草地上的午餐》變奏系列;
1961 年與 35 歲的傑奎琳·洛克結婚,並慶祝畢加索 80 大壽;
1963 年繪製《畫家與模特兒》;
1966 年巴黎大皇宮及小皇宮舉辦大型《畢加索回顧展》。創作《流沙系列》;
1968 年創作《塞萊斯蒂納》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畫;
1970 年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 2000 件早期作品捐贈結巴塞羅納畢加索美術館:
1971 年巴黎國立現代藝術館舉辦了《畢加索誕生 90 同年回顧展》;
1973 年 92 歲,4 月 8 日逝世於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 月 10 日葬於佛文納菊別墅花園裡。
延伸閱讀:
紀錄片 畢加索的秘密:拍攝了畢加索的繪畫過程。個人覺得最有趣的部分不是畢加索如何畫了一幅畫,而是當畢加索意識到這個過程會被留下來的時候,他在拍攝中開始為我們演示過程中的創作。比如一幅畫的完稿是一隻雞,但其實是從一條魚變成其它動物,再變化,最後變成雞的。
BBC 《現代藝術大師》,一共四集,都值得看,分別講了:馬蒂斯、安迪沃霍爾、畢加索、達利。
參考文獻:
《詹森藝術史》H. W 詹森 著
《藝術的故事》貢布里希 (Sir E. H. Gombrich)著
《真實的畢加索》奧利維爾 . 畢加索 著
《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蔣勛 著
《藝術中的精神》康定斯基 著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