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等了十五年,等到了美歐的食言

雷思海

歐洲議會於5月12日通過一項決議,不支持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一石激起千層浪。說好了的15年過渡期,第16年的年頭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16個年頭快到了,你卻要變卦!

EU-broke-the-deal

1、中國實際上可以不Care

金庸的小說裡,等了16年沒有等到小龍女的楊過,徑直從思過崖上跳了下去。今天的大國博弈現實中,等了15年的中國,可能倒不用如此激動了。

因為,市場經濟地位這個龍女,歐美給或不給,中國實際上都可以不Care。反而是歐美,若真是食言,未來恐怕面臨前所未有的法律難題。

話說15年前,朱鎔基力主中國入世。

當時的中國,國企佔到了至少GDP的50%以上,貿易額在全球不足4%,所以,美歐等國家提出,你看,你不是市場經濟國家,所以呢,我們沒辦法確定你的產品市場成本,不知道你是否搞補貼了。這樣吧,到時候,我們就直接找一個國家來和你的產品,比比價就可以了,比如印度什麼的。

這是美歐的要價。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考慮到入世的好處,要遠遠大於待在外面,所以咱們就答應了。但中方也提出,這得有個期限啊。

於是,就有了《中國入世協議書》的第15條。

這一條規定:在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時,中國在15年內可以不被視為「市場經濟地位」國家。

中國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以,這第15條將於2016年12月11日到期終止。

相當於小龍女在思過崖上寫下的8個字:十六年後,在此重會。

時移世易。美國也好,歐盟也好,恐怕都沒有想到,15年過去,中國竟然成了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佔全球貿易份額接近14%。

更沒有想到的卻是,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發達國家,則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停滯時期,全球貿易在2015年開始萎縮。

蛋糕不能增大,就剩下了存量的競爭。

所以,美歐想毀約的心,一天比一天強烈。

2、毀約不是你想毀,想毀就能毀!

WTO協議,相當於國家之間解決爭端的法律條文。

以前,要給中國產品出點難題,太容易了,比如歐盟可以直接從印度那裡EMAIL一份粗鋼成本數據,就可以上訴到WTO,讓中國企業忙於自證清白。跑印度,跑中國,千辛萬苦要證明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產品成本竟然比印度低?

當然,人家要算計你,你再跑也沒有用。何況人家印度把你看做鋼鐵行業競爭對手, 所以,中國企業往往吃啞巴虧。

要麼交罰款(懲罰性關稅),要麼放棄這個市場。

這就是中國入世第15條,給中國企業的緊箍咒。

但是,根據法律,這條將於2016年12月11日後失效。

失效之後,怎麼辦?

這就要考慮另外一個因素了,那就是,對方的法律環境!

歐盟國家,基本屬於大陸法系國家,比如核心的德國、法國, 英國等少數幾個國家除外。

大陸法系國家的一個特點,就是以前的判例是無效的,要扣法律條文去走。

那麼,中國加入WTO第15條失效之後,歐盟大陸法系的國家,未來就沒有了起訴中國企業的法律依據。

而以前15年間起訴中國的相關判例,是不能成為法律依據的。

既然規定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的法律,都沒有了。

法不禁止即為是,歐盟自然就不能像以前那樣,對中國企業揮舞非市場經濟大棒了!

這就是,為什麼中方認為,中國會在2016年底自動取得市場經濟地位的原因所在。

這也是為什麼歐盟這麼捉急的原因。

很明顯,一旦條文到期,這個市場經濟地位,不給也是給啊,因為你說不給也沒意義啊,你沒有法律依據了!

3、歐盟想多要點東西,沒那麼容易

隨着16年之約越來越近,歐盟急於在這個問題上,獲得中方的讓步!

這才是,這次歐洲議會,搞了這樣一個投票的目的所在。

這個投票是不具備推翻中國入世文件第15條的法律效力的,所以,我們說,它是一個沒有約束力的決議。

政經縱橫談認為,歐盟希望用這個投票,來壓迫中方,迫使中方與自己續簽一個協議,來替代那個第15條。

也就是歐洲輿論認為的:歐盟會有條件授予中方市場經濟地位!

這個條件嘛,就看未來怎麼談了,相信中方不會那麼傻。

現在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市場也非昔日吳下阿蒙,而是一個任誰都無法拒絕的財富場。

更何況中方握有道德優勢與法律優勢,所以反倒不着急了。

在歐洲議會擺出賴皮姿態之後,中國商務部出了一個高大上的聲明: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世貿組織成員應於2016年12月11日終止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這是世貿組織各成員應遵守的國際條約義務,並不取決於任何成員的國內標準。

是不是有一種,我不在意、我好鄙視你的強烈即視感呢?

4、美國也不淡定,但也沒多大轍

那麼美國呢?

美國是海洋法系國家,在未來舉證中國傾銷問題上,還可以援引以前的案例。

所以,美國比歐盟要淡定一些。

但是,也只是淡定一些而已!

因為,未來這15條終止之後,美國雖然可以起訴中國企業,但是,卻沒有了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法律依據。

以前這個依據,是法律條文,所以成本非常之低,直接援引法律條文就可以。而中國被訴企業,得千辛萬苦去自證沒有補貼,沒有傾銷。現在,這個條文失效之後,美國起訴方,得首先舉證,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

也就是說, 2016年以後,中國是否是市場經濟國家,不再是法律規定,誰要說中國不是的話,這個舉證責任,將從中國轉移至發起調查的國家。中國企業將由此極大減輕負擔,受歧視的概率也會極大降低。而歧視中國的法律與財務成本,將極大提升!

所以,美國非常希望歐盟先打頭炮,與中國談判出個有利條件出來,這樣美國將來也可以如法炮製,甚至在這個基礎上要價更多。

美國此前也多次呼籲,歐盟不要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其實,美國的這一策略,無法扭轉大勢。

這個WTO的條文規定,已經寫在那裡了。除非把世界貿易組織廢掉,否則,這個條文就必然要生效。

此情此境,是不是有一點:

我就是喜歡你看不慣我,卻不得不和我一起建設市場經濟的感覺呢?

5、大國博弈正常,憤怒沒有必要

其實,美歐的這份要價與談判,一點也不出人預料,但總體而言,它阻擋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的得到世界認可的大勢。

16年後,楊過跳下懸崖。可謂是殊死一搏,得見小龍女。

16年後,中國也許只要坐着不動,市場經濟地位的龍女,恐怕來也是來,不來也是來,名義上或沒有承認,但實際待遇卻極其靠近。

所以,那些因此而擔心做空中國的恐慌,以及對美歐食言的憤怒,是沒有多大必要的。

而在世界經濟前景極其不確定的當前,圍繞中國的此類大國政經博弈,也必然將不斷上演!■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