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之後台海與南海局勢的研判

清風道長

蔡英文宣誓就任台灣當局新領導人,上任演說不出意外,對「九二共識」採取模糊手段。網絡上關於台灣與南海局勢有些非理性成分,民間一片喊打聲。其實,「打不打」的問題,不由我們「民間人士」決定,取決於國家戰略需要。

Taiwan-and-the-South-China-Sea-situation

下面是我一些關於台灣與南海局勢的看法:

一、關於「九二共識」。大陸堅持「九二共識」是一種手段,也可以說是一種工具。大陸堅持「九二共識」是國家戰略需要,因此「九二共識」也是個抓手,根據局勢發展與「戰略機遇」需要保留隨時隨時解決台灣問題的一種態勢。這個底線必須守,但是否到了戰略機遇期,由國家決策。我們要相信國家的智慧與國家領導人的意志與能力。我個人認為,條件成熟,由不得台灣毒派與外來干涉力量。條件不成熟,就是表面上有些「突破」也可裝「看不見」。何時滿足條件,下文我會作一些探討。

二、台灣跑不了。台灣是中國領土,是任何人都抹煞不了,「離美國太遠,離大陸太近」的態勢永遠不會改變。台灣那些毒派無論如何運作都無法改變這種地緣事實,這正是他們最怕也是最悲哀之處。本應是台灣毒派「提心弔膽」的過日子的事,現在網絡渲染的搞成我們的「心事」是不正常的,被人牽着鼻走,而且是主動的被牽,是不正常的。其實,「毒派」們無論如何操作,目前也不敢宣佈「獨立」,這是由它們主子利益決定的,他們的主子在榨取台灣最後的剩餘價值牽制遏制中國大陸的崛起,是目前的局勢。

三、南海目前比台海更重。南海是中國陸權思維轉變為海陸思維的分水嶺。

(一)中國建國的基礎非常薄弱,建國后前五十年基本上處於本土防禦態勢,是一種大陸思維模式。重視海洋,也僅僅是近幾年的事,大概是從到亞丁灣巡航開始。以前不是重視,是國際局勢、中國力量原因制約只能以保住「本」,即利用有限的軍事資源先保護住本土的發展成果,進一步壯大后發展海防。而海軍的建設比陸軍空軍建設的投入與困難要大得多,所謂「百年海軍」。

歷史上,陸權國家與海權國家的爭鬥中都是處於下風,是失利一方,這個教訓我們不能不總結。比如德國與俄國都是大陸國家,在與英美的角力與博弈中最後敗下陣來不是偶然的,主要是的出擊的時機與對對手的能力沒有一個全面的估算,把握。不管你承不承認,若輕易掀起海軍競賽,以目前的存量,我們在短期內無法達到英美的規模。而且一旦投入后,會發現,這種與對手比「短」的做法永遠也趕不上對手。主要是最後財政無法承受。德國與前蘇聯基本上都走過這個路子,承受了應有的代價,他們失敗的路子我們仍然堅持走,不接受這個教訓,豈不弱智?因此,中國必須獨僻蹊徑,另找他路。以消耗對手為基點的戰略,邊發展邊建設,比如一路一帶戰略的出台,就是這種思維。

(二)南海戰略是中國海權戰略的起點。實現民族復興與國家崛起的標準是什麼?不僅僅是拿下一個台灣這麼簡單。有朋友可能說,台灣問題不解決永遠不要談崛起,我的觀點,當中國的海洋戰略成熟后,台灣問題的解決是「順手」稍事解決的事。

中國的海洋戰略出台後,必然會挑戰傳統的海洋國家,不管你再聲明「和平崛起」,他們是不相信的。歷史上,當年德國挑戰了英國的海洋強國地位,引起了第一次第二次大戰,前蘇聯挑戰了美國,結果西方搞了「冷戰」將前蘇聯搞垮台。這兩個國家失敗的原因在於應對英美的挑釁選擇了大擴張,大擴張之後財力不繼,導致動能減弱最終導致失敗。因此,中國不能再採取擴張的策略,採取穩守反擊的策略。南海就是穩守反擊的一個點。是中國海洋戰略反擊的點,利用這個點,來達到目標。

(三)現代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海戰模式的挑戰已經到來。因南海是我們的「固有領土」且離我們近,地理的優勢是對手無法彌補的。逐步經營南海,慢慢破除美國的兩個島鏈對我們的制約。讓美國沒有好的辦法應對。打不得堵是得的態勢,是我們要達到的第一目標。

回憶一下西班牙帝國的衰落模式我們可看出,當年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敗后導致英國的崛起。是英國利用了當時的技術特點,採取了合理的戰術達到目標的。1558年英國在家門口擊潰了西班牙艦隊,西班牙於是急速的衰落。目前從技術上看,我們具備了這種能力,以反航母為主線的我國海洋反擊武器的競相出台,我國遠程彈道導彈打擊航母艦隊的技術的發展, 使我國具有針對美國航母威懾的有效手段,使美不能輕舉妄動。因此,目前的態勢美國採取的基本上是無奈的無賴策略,以干擾為主。我個人觀點,隨中美南海博弈的繼續,要讓美意識到軍事冒險的結果極可能是當年西班牙到英國家門口挑戰一樣的結果。

(四)南海比台海要重。南海涉及到中國未來東南來市場的佔有與我們的勢力範圍。東盟各國目前基本上是傳統的農業國的模式,工業化水平極低。中國的未來經營是立足於幫助東盟各國實現工業化,而東盟要實現工業化,必然要加強對技術的需求,若我們能提供技術與相關的產品,我們可獲得幾十年的持續發展的時間通道。而美國在南海與我們博弈的目標也是遏制我們這個。比如高鐵問題,明顯我們有技術優勢且價格合理,但東盟有關國家因受到美倭的政治壓力多數不敢與我們簽訂高鐵協議。但這種局勢會隨南海角力的持續而逐步改變局面。當東盟各國意識到美國軍事不是萬能之後,會逐步改變騎牆態勢。重視周邊市場是必須的策略,有朋友很輕視東盟的市場,認為幾個農業國無關輕重,這是錯誤的,自己周邊本應是自己的市場,我們姑且不談「勢力範圍」,只談合作,地利之便,要比遠程的非洲與醒來南美風險要小得多,形成互利共贏模式,對我們要更加有利。

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市場與資源,我們同樣要經營,提供他們工業化技術,是我們未來的重要市場。經營好周邊,是我們民族復興與國家崛起的基礎。

(五)隨南海博弈,隨美國軍事挑釁的加劇,中國必然「合理合法」的進行軍事對等的軍事建設。我個人觀點,當南海我們的區域防空達到飽和之後,我們可處於不敗之地。

單純從軍事解決台灣問題而言,南海的軍事建設也必須加快,正好美國送上門來的理由,我們「不得不抓住」。

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不要幻想美國日本不干涉,他們必然要干涉。但如何降低他們干涉的度以減少我們的損失,是必然要研究的。

(六)美國與日本干涉我解決台海問題,從軍事上說,美干涉的方向一個是台灣的東北方向,利用日本折軍事基地,極可能會利用南朝鮮的軍事基地。因此我們在東海一線的軍事建設估計已經差不多——我個人觀察及根據公開新聞判斷,及我們在釣魚島採取的動作看,東海方向我們軍事上的準備是充分的,不怕美國鼓動日本進行軍事挑釁的態勢已經達到。但南海方向目前是短板。美干涉的另一個方向是台灣的東南方向,也就是馬六峽方向。目前美重新回到菲律賓,就是保持這種持續的壓力。目前美利用的是在新加坡的樟宜基地與遠在太平洋的關島基地。美目前在樟宜與關島保存大量「傑拉姆聯合炸藥」,也就是「智能」集束炸彈,這大概一千到兩千枚之間。這種炸彈具有相當的威力,戰時一個轟炸機群的轟炸可癱瘓兩個師的登陸部隊,而我們要解決台灣問題,必然要減少損失,對美可能的干涉,對美這個軍事手段必須要考慮在內。那麼南海建設的軍事意義就突顯了。

(1)預警前移。我們在南海未來必須要部署遠程警戒雷達,以增加預警時間,若解決台灣問題,在南海可增加一千多公里的有效警戒縱深,提前一到兩時間應對美可能的軍事行動,並根據美國行動採取必須必要的防空動作,以減少我們可能的損失。

(2)防空前移。戰時預警前移后,防空前移則是必須的。若發現美軍對我們的干涉行動后,我們的防空則可隨時啟動,我海基與陸基軍事力量採取行動后,可有效的壓制對我軍事干涉。

(3)對等威懾。我們必須考慮到美可能的「封鎖」。在解決台灣問題時美軍事上必然要採取行動。對我們的商路進行封鎖,而我們則必須做到對等,你美封鎖我們出不去,我則封鎖你進不來,不能只讓你佔便宜而我們吃虧。那麼在南海台海「有事」時,我們則可利用西線展開商業活動,而美則極可能會中斷在南海周邊的商業活動,這個代價他能否承受,則另說。

(4)讓台灣毒派們絕望。目前台灣的毒派雖跳得很高,但一旦在南海博弈中,他們看到其主子束手無策之時會陷入絕望,陣腳大亂。「何必當初」的惡夢則會伴隨着他們。當然,以上只是在假設美干涉的情況下。

(5)其實在展開一點說,南海建設的重要意義還在外「代價交換」若對手對我建設島礁行動,則在南海周邊及我們周邊對手的軍事基地要多得多,現代武器的打擊精度與打擊距離,打碎這些瓶瓶罐罐並不難,因為它們不能移動。這種相互威懾形成的時間越早,對我們越有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