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方和媒體剛剛炒作完中國軍艦進入釣魚島可能引發衝突,暗示日本未來可能對進入釣魚島海域的中國軍艦「開火」,這邊中國的軍事偵察船就從日本領海通過。結果,日本有苦說不出,本來想讓美國來幫忙給中國施加些壓力,結果五角大樓和美國國務院對這件事都是一副與美國毫無關係的態度。
據日本共同社6月17日報道,有關中國軍艦進入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附近「日本領海」一事,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庫克1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在日中兩國政府間謀求解決問題最為合適」。庫克同時表示「正與日本政府密切溝通」,並就日本對中國的關切強調「我們也共享相同的關切」。至於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則在6月16日的記者會上避談此事,並且稱「還是讓日本政府來處理此事吧」。關於由日本政府處理此事的表態,柯比做了多次強調。
很顯然,相比日本的着急上火,美國選擇了「打太極」,總體就是「哦,我知道了,不關我事」的感覺,一點沒有替日本出頭指責中國的意思。更為重要的是,日媒還特意捅出說中國軍艦是偵察美國航母的,日本人的意思是這樣美國總有台階可以指責一下中國了吧?但是,美國方面顯然不太解日本風情,對此暗示竟然無感忽略掉了。那麼,面對小弟被中國「打臉」,美國為何就替日本不出頭呢?
美國這種表態深層次的原因有五:
一、美國不想授人以柄,自相矛盾。
美國一直在倡導所謂的「航行自由」,在美國看來這個世界所有的海域美軍都應該可以暢通無阻,只要誰阻擋了美國都是阻礙航行自由。而中國軍艦通過日本的吐噶喇海峽是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航行自由的。根據公約,他國軍艦通過海峽若進入他國領海時,擁有無害通過權。
一方面符合國際海洋法公約,另一方面又是美國倡導的航行自由,美國若為此事去指責中國,那豈不是自相矛盾了嗎?雖然美國干自相矛盾的事情多了,但那也必須有相應足夠大的利益才能促使美國那麼做,在對自己沒有利益的情況下,這種自相矛盾的事美國肯定不會幹。
二、美國想扮演的角色是「裁判」而不是「球員」。
美國在世界上扮演世界警察,試圖擁有國際上一切事物的裁決權,他想做世界的「裁判」和「法官」,試圖裁決一切,在沒有直接巨大利益的情況下,美國絕不希望自己是下場的球員,而是一個擁有更大權力的裁判。所以,中日發生摩擦時,美國一般都會先觀望,然後再以裁判的角色定位出現,這是美國的處事習慣,其它地方的事宜往往也是如此。甚至,有時候美國還會有假動作,假意默許然後突然翻臉,譬如薩達姆1990年入侵科威特就是美國先默許,然後再藉機出兵討伐的。
三、中日相爭,美國才能得利;日本壓力越大,對美國越有利。
美國的世界戰略就是分化各強,對美國來說,他國相爭才符合自己的國家利益,所以美國希望中日相爭,中日相爭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事實上,只要中日相爭不越過美國可承受的範圍,對美國來說都是有利的。而且,站在美國重返亞太遏制中國戰略的視角,中國對日本的壓力越大,日本作為美國遏制中國的先鋒,必然會向美國做更大的讓步換取對中國的博弈平衡。
四、美國的國家利益和運行機制決定了美國必須進退自如。
美國的國家利益,政治運行機制都決定了美國在做重大決策時,美國必須能夠進退自如。對美國來說,如果到了實在不能進退自如的時候,換個總統也得重回進退自如。
基於這種原因,一般情況下美國在事件還未顯示出美國該如何介入之前,最初都會盡量選擇旁觀者的態度,不管那個被旁觀者是誰。舉個簡單的例子,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最初都是旁觀者,最初甚至雙方都支持,但到了最後看準就一定參戰並一舉奠定自己的勝勢。
所以,當中日之間出現一些爭執和摩擦時,美國一般選擇的態度都是既照顧盟友情緒,也不實質性介入,甚至兩邊都支持,到最後再收拾殘局。特別是在對付與自己實力接近的大國時,美國會更加謹慎,到那個時候美國國會阻止政府的機制就發揮作用了。
也正是基於這種邏輯,如果中國被迫與日本開戰,那麼中國要對日本戰而勝之必須具備兩手能力:
一是對美國的拒止戰略,即有能力迫使美國不敢隨便近身,中國發展東風21D和東風26都是這個思路,現在初見成效。
二是必須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幹掉日本,讓日本短時間內喪失還擊的能力和勇氣,也讓美國失去介入的機會。
只要中國能做到上述兩點,那麼還沒等美國反應過來,美國就失去了介入的機會,那麼這事就做成了。當然,這事是冒着和美國全面對抗風險的,中國會因此不得不放棄和平發展戰略,因此若非迫不得已,中國是不會主動尋求戰爭。但是,對中國來說,如果對方真的侵犯了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就不得不被迫出手,那對方就必然是雷霆萬鈞。
然而,對美國來說,他不會管這些,他一定首保自己安全,一定要讓自己進退自如。
五、等待日本向美國提條件。
美日安保條約也好,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也罷,在占豪(微信號:占豪)看來,其根本解釋權其實還是在美而不是在日,這種事件本身也根本不到美國出售幫助日本的時候,所以美國的態度是很自由的。
那麼,當日本因此覺得自己安全感下降,就會向美國提提條件,美國就會對日本提要求,兩國就可以圍繞美國遏制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進行交涉了。現在,日本在南海對美國配合的力度依然不讓美國滿意,美國在這方面也就不會讓日本滿意,所以這也是雙方的心理博弈。
當然,一旦日本在南海挑釁升級,中國必然在東海對日本施壓,日本對美國的所求就更多。這其實是一個悖論,日本這個時候就顯現出夾心菜的地位了。
未來東海局勢會如何發展,我們需要觀察日本在南海的態度,日本在南海挑釁,中國必在東海施壓。日本在南海的態度如何,一定要看美日的政治交易。而這一交易,將會和日本修憲聯繫密切,因為日本的終極目標一定是修憲。
所以,當修憲時機還沒到的時候,日本與美國的交易日方相對會收斂很多;相反,一旦到了修憲實現的臨門一腳,日本一定會不惜與中國關係再次跌入冰點而實施美國的計劃。對此,中國一定要心知肚明,一定要了解日本心中的那些算盤珠子是怎麼噼里啪啦地打得。
就日本修憲,美國新總統上台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將是非常敏感的年份。考慮到安倍最長可以連任到2018年,那麼在美國新總統上任后,特別是如果是希拉里當選,美日交易得將會更快。如此,2018年日本就可能推出修憲動作,安倍為了趕時間甚至可能提前試水;相反,如果是特朗普當選,相對來說不確定性會大一些,共和黨做事方式會和民主黨不同,特朗普和希拉里也會差異巨大。但是,哪怕如此,2018年到2020年日本在這一時期隨時可能完成修憲,為此日本不排除會在某些方面對中國冒險,對此我們要保持高度警惕!■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