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價值,有些你還真不知道

李傑

緊鄰中國海上周邊1.8萬公里漫長海岸線的四個西太海域邊緣海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其中南海的南北跨度最長、東西橫越最寬、海域面積最大、海水平均深度也最深(分別是:約2000公里、約1000公里、總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為1200米)。

What-you-should-know-about-SCS

多年來,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於南海的大致位置及與祖國大陸相互關係的了解,多半是從中國地圖上那右下方的小方框得到的。直到2014年6月,中國豎版地圖的問世,南海海域、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印刷出版,南海諸島便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此舉不僅使人們清楚無誤地認識到:中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更是一個陸海兼備的大國;作為國家領土,陸地和海洋將不再有主次之分,傳統海疆線(九段線)必須還以其深刻的內涵及無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那麼,南海對於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對於中國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究竟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和作用?它到底具有哪些重要價值和影響?實際上,這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刻不容緩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唯此才有資格也才能旗幟鮮明地去保護她、發展她、捍衛她!

首先,南海是西太邊緣海南北通道上最關鍵的樞紐和咽喉,是關乎我國生存與發展、極其重要的戰略運輸生命線。南海地區北面瀕臨中國大陸南部,西面緊挨中南半島與馬來半島,東面和南面則為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南海北連台灣海峽通東海;東經巴士海峽、巴布延海峽和巴林塘三個海峽通太平洋;西南經馬六甲海峽過往印度洋。南海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海上走廊和中間站,也是西歐-中東-遠東最重要的海上航線之一,還是我國聯繫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的必經之地。

據不完全統計:南海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至少有超過37條世界交通航線通過該海域;南海海域每年有4.1萬艘以上船舶通過,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大中型商船和超級油輪要航經該海域;航經南海西南端馬六甲海峽的油輪比航經蘇伊士運河的油輪多3倍,比航經巴拿馬運河多出5倍;就連美國從亞太地區進口的各種重要原料也9成以上要經過該海域。目前,中國85%以上的石油進口須經南海運輸;日本和韓國90%以上的石油,台灣98%以上的石油進口都必須經過該區域。而且,穿越南海的航線絕大多數都要通過南沙群島附近海域。由此可見,控制了南海甚至南沙附近海域航道,就等於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上述至關重要的運輸通道;不僅對我國也對世界其他大國的生存和發展,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其次,南海擁有極其豐富的多種戰略資源,對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響。權威研究機構認定:至少今後100年內,石油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戰略資源。根據中國國土資源部普查數據證實,南海大陸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餘個,面積約85.24萬平方公里,幾乎佔到南海大陸架總面積的一半。其中,南海石油儲量至少230億-300億噸,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1/4以上;天然氣20萬億立方米,堪稱第二個「波斯灣」。僅在海南近海海域,就分佈着北部灣、鶯歌海和瓊東南盆地等3個新生代沉積盆地,面積達16萬平方公里,是油氣資源勘探遠景區,已勘探出55.2億噸石油、12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不可否認的是,當下中國的能源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石油的對外依存度超過50%;而作為中國石油主要來源地的中東、北非和南北蘇丹等地區,均面臨著地區局勢動亂、恐怖活動猖獗,以及海盜襲擾劫掠等因素,嚴重影響着中國能源供應的安全。所以,儲量巨大、運輸便捷的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自然就成為未來中國能源接替的最可靠、最理想的場所和開發地。

中國南海海底蘊藏有大量的可燃冰,資源量約達194億噸油當量,相當於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氣地質儲量的6倍。可燃冰是「天然氣水合物」的俗稱,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而且燃燒后不產生任何殘渣,因而許多專家認為,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氣,成為21世紀大有希望的新能源。近些年,中國已在南海東沙群島西南部海域發現了潛在的可燃冰發育區,有可能成為中國未來可燃冰開採的首選區。此外,南海的多金屬錳結核礦的儲量也極其豐富。

南海還有着富饒的漁業資源,域內多處漁場原本就是我國漁民傳統生產的作業區域。南海海區海洋魚類品種多樣化,北部大陸架已有記錄的魚類1064種,蝦類135種,頭足類73種;本海區海洋捕撈漁獲量80%來自南海北部沿岸近海水域。近年來,隨着南海周邊「六國七方」對島礁海域的要求,涉及南海的糾紛和衝突不斷升級,漁業資源也成為南海周邊國家爭奪的焦點。

再次,南海是大型作戰平台等各種兵力兵器最有效、最重要的試驗、訓練和運用的場所,尤其是戰略武器得天獨厚的施展舞台。如前所述,南海海域無論是其面積之寬廣,海域深度等條件之優越,都是周邊其他三個海所無法比擬的。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海上力量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航空母艦、核潛艇,各種大中型艦艇,大型綜合補給艦、半潛船等新型艦船,以及特種飛機加速入役;而在其相繼邁向中遠海使用、發力之前,南海海域即是一個大型作戰平台及各種武器裝備進行可靠試驗、基礎訓練等最安全、最主要、最佳的試驗場所;也是我各種戰略武器,包括航空母艦、戰略核潛艇等,實施戰略威懾、戰略掩護等戰略行動的一個理想的運用舞台。南海不僅在於它的海域面積足夠大,海水深度足夠深,還在於有眾多的島礁及有利的地形地質條件,可實施戰略隱蔽、偽裝掩護;尤其是戰略核潛艇能安全、安靜地游弋於廣袤的海域深海之中,機動隱蔽實施戰略威懾乃至第二次核打擊。

2014年之前,美國採取貌似公允的立場,對這一地區介入程度不深,派駐的海空軍力有限。但那之後,美國完全撕下了「中立」的面具,公開打着「戰略再平衡」的旗號,竭力挑唆其南海周邊盟友和夥伴,加大雙邊和多邊演習的頻率和次數,甚至在南海地區親自部署自己最先進的海空武器裝備,例如「自由」級瀕海戰鬥艦、P-8A反潛巡邏機、排水量近1.5萬噸DDG-1000大型隱身驅逐艦等「積極」參與南海地區巡邏游弋,公然對我島礁海域實施偵察監視。美國的戰略目的,決非僅是「航行自由」等偽命題,其戰略目的已昭然若揭,並已對外公開:即決心要扳回「這一地區」,使其為美國所掌控;從而最終達成阻遏我海上戰略通道的航行與暢通,全面圍堵中國的海空兵力穿越「第一島鏈」,遲滯我經濟建設高速發展的步伐。對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美在南海地區的矛盾是結構性的,是不可調和的;雙方的鬥爭將是長期的、棘手的,有時甚至是相當激烈的!

第四,南海是貫徹實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橋頭堡,是積極推進海洋強國戰略的關鍵平台。「一帶一路」戰略是新時期、新階段我國統籌海陸、兼顧東西的最重大戰略舉措之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是其最核心的一個組成部分。儘管海上絲路主要航線有多條,但無論是西主航線,還是南主航線,南海無疑首當其衝,自然是海上絲綢之路征程中第一個橋頭堡和戰略樞紐。近年來,圍繞南海的中國各省,分別提出了各自的「一帶一路」定位:廣東省提出,打造「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經貿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廣西則提出,成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西南中南開發輔助性的戰略支點;作為管轄南海海域面積最大、戰略位置最為靠前的海南省,對於南海具有至關重要、不可替代的戰略影響和意義,因此它明確提出,要將海南打造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和重要戰略支點。隨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加緊推進,南海作為核心「橋頭堡」和重要「出海口」的地位和作用還將會有所提升。

從現實和發展來看,一旦南海被美國及其盟友與夥伴所掌控,原本和平、安寧的南海海域就將變成動蕩、危機之海;傳統、正常的「航行自由」、「飛越自由」,就將成為美國艦機的「橫行自由」、「霸道飛越」。屆時,中國不僅南海周邊各省,而且沿海各省在大力推進和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時,將有可能遇到一些域內外國家艦機的挑釁與威脅,甚至使我海上交通運輸受阻,貿易往來中斷,從而導致我國國家經濟尤其是海洋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和影響。■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