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會因南海問題出軌嗎?

宋鴻兵

南海仲裁案正在將這片歷史上幾乎從未發生過重大海戰的平靜海域,變成國際輿論中的「火藥桶」。

Sino-US-relationship

南海問題是風波還是海嘯?美國大戰略的「三步棋」要怎麼走?美國的假想敵到底是不是中國?中美關係會因南海出軌嗎?

今日為大家分享《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一篇一年前的舊作。作者本人雖然因為著書飽受爭議,但這篇針對中美關係的全面分析,值得一讀。

其實早在2015年6月22日, 第五次中美戰略安全對話在華盛頓召開時, 南海問題就成了討論的焦點。此前有美國官員曾表示, 美國決不會與中國搞軍事對抗, 期待各方能夠以和平的外交途徑解決南海爭端。但是,2015 年6月22日至26日,菲律賓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再次舉行聯合海上演習,目標直指南海。南海問題究竟是小摩擦還是美國大戰略調整的一步棋?中美關係又將走向何方?

南海「風波」會不會升級為「海嘯」?

2015 年,有兩件與中國有關的國際大事值得深入分析,一個是亞投行,另一個就是南海問題。

2015 年3 月12 日,亞投行獲得了突破性進展,英國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悍然」宣布加入亞投行。這是一個關鍵性的轉折,結果英國人一帶頭,歐洲各國和澳大利亞紛紛背叛美國,投入了亞投行的懷抱,最後只剩下美國和日本形單影隻,美國這回面子丟得有點大。這應該是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國際上最孤立的一次。

難怪美國財政部部長聽到英國突然「叛變」的消息又驚又怒,抄起電話對英國財政大臣狂罵了30分鐘:「從2014 秋季起,你們英國在對中國的方案上都改了多少次了?你們的這種背信棄義讓人難以容忍!」我想地球人都能看出亞投行這件事對美國的刺激太大了。

緊接着,我們就看到南海問題急速升溫—圍繞中國修島礁的事情,美國的軍艦和飛機浩浩蕩蕩衝進了南海,日本摩拳擦掌準備修改安保法案,菲律賓連放狠話,越南和美國眉來眼去。

2015 年6 月的南海問題讓人有點困惑,這是美國在報復亞投行嗎?你讓我丟面子,我也讓你不好過。如果美國是這種心態,那麼南海問題不過是個風波。但是我們還要想到另一種情況,即美國決定放棄與普京的對抗,集中力量來收拾中國。要是這樣的話,南海問題就不是風波,而是「海嘯」了。

其實,我們看到的新聞熱點只是一種表象,導致熱點形成的往往是看不見的力量。2015 年3 月,在亞投行和南海問題升溫之前,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就發布了一個重量級報告《反思對中國的大戰略》,我想當時的很多熱點背後可能與這個報告有關。

美國「中央黨校」的大戰略

簡單地說,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是美國統治精英的大本營,相當於美國的「中央黨校」,從這裡出去的人都是制定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人物,或者美國主管外交的高級官員,它的發聲往往是美國政策調整的先兆。我之所以說這份報告是一個重量級報告,是因為該協會主席理查德·哈斯親自為這個報告做了隆重推薦,他在序言中強調:這篇報告必然會在美國內部引發強烈爭議,無論大家反應如何,這份報告都將成為中美外交史上的里程碑。如此之高的評價,說明這個報告還是很有來頭的。

報告開篇就提出了一個對「大戰略」的定義:所謂大戰略,就是一個國家控制和調動所有資源的藝術,其目的在於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來擊敗實際和潛在的敵人。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的大戰略有兩個顯著特點,第一,戰略必須有對手;第二,戰略必須有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戰勝對手。

美國大戰略的「三步棋」

《反思對中國的大戰略》
《反思對中國的大戰略》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主席理查德·哈斯,《反思對中國的大戰略》的主要推薦人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主席理查德·哈斯,《反思對中國的大戰略》的主要推薦人

這份報告強調美國立國以來就一直有清晰的大戰略,簡單地說可分為三步:

第一步是在北美大陸上擊敗關鍵性的競爭對手;第二步是在整個西半球擊敗競爭對手;第三步是在全球擊敗競爭對手。

如果回顧美國的崛起歷史,我們會發現,美國對其戰略對手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設定,而是誰擋着美國成為霸權的道路,誰就是美國的敵人,跟意識形態不同和文明差異都沒有關係。

在崛起之路上,美國首先打敗了英國人,獲得了獨立;接着打敗了墨西哥,控制了北美大陸;然後打敗了西班牙人奪取了中美洲,從此美洲大陸變成了美國的後院;後來在世界大戰中戰勝了德國和日本,統治勢力擴大到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最後摧毀了蘇聯,建立起了全球霸權。

在美國打敗的這五個對手中,有信仰基督教的,有信仰天主教的,還有無神論的;從國家制度上看,有資本主義,有帝國主義,還有社會主義,由此可見,美國對戰略對手的設定跟宗教信仰沒有關係,跟國家制度也沒有關係。所以,美國的大戰略並沒有明確哪個具體的國家是敵人,誰擋着美國的路,誰就是敵人。

在總結冷戰勝利的經驗時,報告明確提出了對蘇聯的經濟封鎖是使蘇聯崩潰的重要因素。由於美國切斷了蘇聯與世界主要經濟中心的聯繫,使得蘇聯長期無法獲得世界市場的物資、資金、技術、信息和人才,從而將蘇聯壓縮在本國和東歐有限的經濟版圖之內,逐步絞殺了蘇聯的經濟活力,並最終使之崩潰。

在回顧了歷史上美國大戰略獲得的成功經驗之後,作者痛心地指出,美國已經失去了大戰略的洞察力。雖然在語言上,歷屆總統都明確表示要防止潛在全球競爭對手的出現,但都目標不清、手段矛盾、效果堪憂。特別是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的大戰略存在着重大失誤,這種既接觸又遏制的手段未能取得應有的成效,接觸並沒有改變中國,遏制也三心二意,結果坐視中國不僅成了對美國在亞洲影響力的現實挑戰,而且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為美國全球霸權的威脅。

美國對中國的六條「冷戰檄文」

報告強烈呼籲,美國應該大幅調整對中國的大戰略,從接觸與遏制平行推進變為以遏製為主、接觸為輔的新思路。其中,具體措施有六點。

第一,重振美國經濟的非對稱優勢,特別是創新能力。

第二, 加快創建新的貿易協定T P P, 鞏固與盟友的經濟聯繫,有意識地將中國排除在外,在經濟上對中國形成圍堵。

第三,美國要重建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就是要跟盟國達成很多技術擴散的新協議。軍民兩用技術是絕對不能對中國出口的,要遏制中國獲得新技術的渠道。

第四,要建立圍繞中國周邊的盟國戰線,阻滯中國的經濟崛起和政治力量的獲得。

第五,強化美國在亞洲地區的軍事投送能力,不要理睬中國的反對。

第六, 美國要保持跟中國的接觸,但是這種接觸有個前提條件,即只有在對美國戰略利益有利的情況下,美國才去跟中國去接觸。

報告中所提出的這六條建議,只有一條提出要與中國保持有限的接觸,其餘的全是遏制。這可不是個小調整,這是一個重大國策的改變。

這個調整一旦形成,中國就自然成了美國的戰略對手了。那麼,這個戰略要執行多久?它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報告最後提到,除非中國經濟出現大崩潰,否則美國不能輕易改變戰略,普通的經濟危機都不行,因為中國仍然會對美國在亞洲和周邊地區造成危害。直白地說,就是整死為止。那麼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它不是一般的調整,而是「冷戰檄文」,說明美國已經明確地把中國「提拔」起來作為最主要的戰略打擊對象了。而恰恰是在這份報告出爐的3個多月以後,開頭說的那兩件大事就陸續爆發了。那麼,根據大戰略的定義來看,戰略對手找到了,下一步是什麼呢?就是要控制和調集所有的資源,對戰略對手實施打擊。這中間有個隱含的前提,那就是美國要想調動全球資源圍堵中國,就必須取得全球共識,沒有共識就調動不了資源。所以如果冷靜下來分析美國的這個大戰略的話,雖然主觀上美國的外交精英是有這個意圖的,但是客觀上卻沒有實現的可能。

美國兩大利益派系的博弈:

誰是幕後的操盤手?

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先明白美國國家派系的利益與衝突。當前美國國內存在着兩大派:國家利益派和商業帝國派。只有當國家利益派與商業帝國派利益一致時才能形成共識,且只有兩派有共識時,才能形成穩定的大戰略。這份報告顯而易見是出自國家利益派之手,就是搞外交和軍事的那幫人,還有些國會議員,他們形成了一個利益體系,要把中國作為主要打擊對象。但是不要忘了,美國還有一派,就是商業帝國派,他們主要追求的是什麼?是利潤,他們要在全世界創造一種新的統治機制,或叫全球治理模式,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多利潤。這兩派之間的利益取向並不完全重合。國家利益派要求鎖定中國,但是,商業利益派顯而易見並不贊同這種做法。

兩派合力痛打俄羅斯

以俄羅斯為例,即便是在蘇聯解體之後,國家利益派也從來沒有對俄羅斯放鬆過警惕,堅決要求「痛打落水狗」。因為俄羅斯的資源潛力太大了,有可能重新崛起成為美國主要的競爭對手。

美國的新戰略就是要遏制全球潛在的對手,無論你是哪個國家,只要你塊頭足夠大,只要你有崛起的可能性,我就要打壓你。美國之所以不斷推動北約東擴和導彈防禦系統,就是由於國家利益派永遠不信任有潛力的大國,這是他們的天性。本來,在蘇聯解體的情況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大家都以為北約會解散。結果北約非但沒有解散,反而更加強化,吸納了更多的東歐國家,一步步朝着俄羅斯的邊境推進。為什麼烏克蘭會出亂子?就是因為烏克蘭有可能加入北約,導彈防禦體系有可能部署在莫斯科的城下,這才是烏克蘭出亂子的根本原因。

北約東擴,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壓垮俄羅斯,主宰世界
北約東擴,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壓垮俄羅斯,主宰世界
2013 年11 月22 日,大約3000 人冒雨聚集在基輔市中心獨立廣場,抗議政府放棄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烏克蘭危機爆發
2013 年11 月22 日,大約3000 人冒雨聚集在基輔市中心獨立廣場,抗議政府放棄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烏克蘭危機爆發

在20 世紀90 年代,趁着俄羅斯混亂的局面,商業帝國派廉價拿下了俄羅斯許多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收穫了巨大的冷戰紅利。在這一時期,兩派的利益並不矛盾,各取所需,互不干擾。但自從普京1999年上台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普京上台之後開始重新推行能源產業的國有化政策,不惜動用任何手段,不管合理不合理、正當不正當,一定要把以前廉價拍賣出去的自然資源收回來,普京的行事方法就是如此。

於是,俄羅斯開始系統性地收回被拍賣給外國公司的油田和氣田,排擠商業帝國派在俄羅斯的利益。2003 年石油寡頭霍多爾科夫斯基的被捕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表面上,霍氏是尤科斯公司最大的股東,而實際上他不過是跨國公司的代理人。這件事情的定性,讓跨國公司和商業帝國派看清了普京的真面目—剝奪他們控制俄羅斯經濟命脈的壟斷地位。

從此,國家利益派與商業帝國派的利益開始重合,而美俄關係出現了逐漸惡化的局面。如果看美國歷史就會發現,只有兩派利益完全重合併且達成共識之後,國家戰略才能得以穩定執行,美國才能形成穩定的國策;如果這兩派沒有共識,就不可能形成穩定的國策。

2003年12 月前後,美國對俄羅斯的腔調和西方的輿論導向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那兒之後,普京開始被逐漸地被妖魔化,變成了一個「怪獸」。在此之前,普京可是一個很正面的形象,在西方媒體中也是一個改革派的形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變化,就是因為兩派的利益重合,兩派合流了。

2014 年,烏克蘭危機爆發。這時候,兩派已經達成了堅定的共識,就是一定要將強人普京趕下台,以便重新壓制俄羅斯的潛力,並控制其自然資源。這種共識奠定了美國對俄羅斯的大戰略,那就是以烏克蘭內戰消耗俄羅斯的經濟資源,以石油戰打擊俄羅斯的財政,同時聯合歐盟保持經濟制裁和金融制裁,直至普京垮台。等到俄羅斯經濟垮了以後,商業帝國派再重新進入,重新廉價拿下俄羅斯的自然資源。

中美關係很玄妙,卻奈何都不會出軌?

反觀中國,從中美建交以來的這30 多年來看,美國兩個派別的博弈也決定了中美關係的發展。

20 世紀80 年代,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商業帝國派渴望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獲得國際競爭的優勢。同時,因為有蘇聯在,國家利益派需要中國來制衡蘇聯。兩派利益一致,所以美國的大戰略必然是與中國進行外交聯合,同時發展經貿關係。

但是到了20 世紀90 年代,隨着蘇聯的解體,兩派便開始分化了。1993 年,克林頓在總統競選期間曾對中國的態度非常嚴厲。因為國家利益派認為蘇聯垮台了,中國的利用價值便大幅縮水,因此調整戰略,要求變合作為遏制。但商業帝國派不同意,因為他們已經嘗到之前在中國大量布局的甜頭了,這個時候你讓他們放棄這些商業利益,他們不願意。

所以20 世紀90 年代中美關係起伏跌宕,大家在美國每年決定是否繼續給中國最惠國待遇的投票前都揪着心,結果每到最後的關鍵時刻,商業帝國派的利益一定會壓倒一切,因為他們有錢,可以影響選舉和議員的態度,最後最惠國待遇表決總能順利過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中國進入WTO。中美關係雖然磕磕碰碰,但是不會「出軌」。

但是這期間中美關係也出現過幾次重大摩擦,如1996 年台海軍事演習、1999 年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2001 年的南海撞機事件,這些突發事件都有可能間歇性衝擊中美關係,但不至於導致兩國關係嚴重脫軌。因為商業帝國派在美國國策制定時的話語權很大,具有一票否決的能力。國家利益派本來要利用這三次事件把整個國策顛倒過來,但是最後總是被壓制。這就說明,在這樣的力量對比之中,商業帝國派佔據着優勢地位。

2001 年,「9·11」事件爆發。國家利益派的精力被迫轉向中東,一時半會兒顧不上中國,同時美國也需要中國在反恐問題上的合作,所以2001 年以後,國家利益派跟商業帝國派的利益又重合了,就是保持跟中國的友好關係和繼續發展經貿合作,中美雙方基本上以合作為主。國家利益派拉着中國一塊反恐,商業帝國派在中國則賺得盆滿缽滿,而中國經濟也跨越了一個巨大的台階。直到2008 年金融海嘯之前,中美關係一直處於一種穩定的合作狀態。

641
2008 年金融危機,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出現巨額虧損,申請破產保護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美國經濟遭受了重創,中國經濟則挺了過來。國家利益派再次陷入了焦慮,眼看着中國實力做大,而美國卻被俄羅斯和中東問題困住了手腳,無法集中精力應對中國。在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國內市場繼續擴張,商業帝國派在全球一片蕭條之中找到了一塊巨大的「綠洲」,自然捨不得放棄,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現在。

從20 世紀90年代開始,國家利益派就不斷發出中國崛起必將危及美國霸權的警告,但在商業帝國派的眼裡,這些警告純屬子虛烏有,而中國市場的現實利益卻真真切切。經過這幾輪顛來倒去的反覆,兩派在對中國的大戰略上始終無法達成共識,只要商業帝國派在中國市場上仍然擁有巨大的利益,國家利益派就很難佔據上風,這就決定了全面遏制中國的觀點無法成為穩定的大戰略。

基於上述分析,美國對南海問題的突然發難,屬於國家利益派長期壓抑之後的間歇性發作,但兩派的力量對比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商業帝國派仍然佔優勢,主導着大局,即便是國家利益派想翻盤也翻不動。

美國的商業帝國派和國家利益派這兩派對中國並沒有形成共識。而美國大戰略的前提是只有在兩派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才可能去調動國內資源和國際資源打擊對手;反之,如果雙方達不成共識,他們就無法去調動這些資源。

國際社會對美國圍堵中國的提議「光說不練」

在美國兩派都沒有形成國內共識的情況下,要想實現國際共識就更不現實了。

歐盟經濟困難重重,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已經是怨聲載道,再對中國實施經濟圍堵,歐盟經濟恐怕是真的吃不消了。

而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國家看得很清楚,圍堵中國沒有收益,只有虧損,特別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他們的主要貿易夥伴就是中國,其自然資源都是向中國出口的,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考慮。如果美國不能提供足夠的補償,大家也只好說一套做一套,面子上幫老大說話,但同中國的生意照常進行。

至於東盟和印度,它們都期待着「一帶一路」的春風雨露,還想借美國之力增加要價的籌碼,但真要在兩國之間選邊站,不讓大家和中國做生意,這等於是斷了大伙兒的財路,沒人會願意真心配合。在亞太區域,唯一的例外就是日本,因為日本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擺脫二戰之後《和平憲法》的枷鎖。日本之所以要修改安保法案,就是因為它想重新成為一個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只有日本才可能在行動上配合美國。但是即便是加上日本的力量,美國想要與中國進行一次長期的經濟消耗戰,可調動的國際資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國家利益派的這種戰略調整不可能落到實處。

「一帶一路」發展新藍圖
「一帶一路」發展新藍圖

《反思對中國的大戰略》雖然也是個重量級的報告,而且在美國的核心圈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但只是在國家利益派最集中的外交圈、國防部和部分強硬的議員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商業帝國派並不買賬,所以他們控制之下的美國主流媒體基本沒有報道這篇報告,也沒有出現公開的政策大論戰。要知道,美國在進行國策轉變的過程中,一定會先通過內部充分的討論,並通過媒體的廣泛報道和深入討論而展現出來,甚至是激烈的辯論,這個過程必不可少。但是在對中國戰略調整的問題上,媒體卻鴉雀無聲,這麼重量級的一個報告出來了,竟然很少被報道。這說明反思中國大戰略這件事,商業帝國派是完全不認同的。

美國媒體對南海問題的報道,基本屬於熱點新聞式的集中爆炒,而不是國策調整之前那種分階段、有重點、呈波次的深度報道,也沒有系統性地妖魔化對手。從2014 年美國媒體對俄羅斯的報道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來,那是一種節奏感很強,帶有系統性妖魔化的報道。但在中國問題上,至少目前我們沒有看到這個趨勢。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關於中國,兩派還沒有達成輿論上的共識,這說明商業帝國派基本控制了美國外交政策的主導權,國家利益派尚無力翻盤。

在看南海問題的時候,不要被這種短期的突發事件或者一個熱點新聞所干擾。一個國家要想調整國策,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一定需要達成戰略共識。如果兩派之間達不成共識,這個戰略就落不了地、成不了型。所以對中國南海問題的喧囂,充其量只是一個風波,而不可能發展成「海嘯」。國際總是有熱點的,只要中國能夠繃住了,確保不爆發重大突發事件,國際熱點是一定會發生轉移的。國際熱點轉移之後,輿論的興奮點也會跟着移情別戀,國家利益派的激情將很難保持。冷靜下來之後,兩派會發現雙方真正有共識的還是幹掉普京。所以我的結論就是南海會熱鬧一陣子,而後熱點將逐漸轉向俄羅斯。

國家利益派中國大戰略先天不足

中國對美國的認識,以前僅僅局限在國家與國家的關係上。其實我們需要深入分析美國內部權力派系的利益取向和力量消長。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國家利益派所設計的中國大戰略,先天就有毛病。

就短期而言,面對南海挑戰,中國最重要的就是防止突發事件,讓其他國際熱點問題轉移國家利益派的注意力。從長遠看,國家利益派的中國大戰略有一個天生的「七寸」,那就是只要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中國市場對商業帝國派的吸引力就足以抗拒國家利益派的敵意,只要兩派無法合流,這個大戰略就無法落地。

中國在設計未來國家戰略的時候,如「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到美國這兩大派之間的關係,要讓商業帝國派看到合作發展的利潤空間是巨大的,要引導他們積极參与進來,使他們發揮正能量,這樣可以達到三個目的:第一,有效地分化這兩派的利益,讓他們的利益無法合流。第二,中國可以有效地利用商業帝國派的正能量,來完成從經濟上整合歐亞大陸的長期戰略目標。第三,讓全世界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對抗。■

摘自《鴻觀》 作者:宋鴻兵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