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名氣這麼大)到底好在哪裡?這個問題背後的邏輯是,《蒙娜麗莎》之所以名氣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畫得好。
實際上,一幅藝術品,某種程度上就像一個演員一樣,它的名氣是多重因素構成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畫得好——名氣大」這麼簡單。
舉個例子:
葛優名氣這麼大,是因為他長得帥嗎?
我們可以說,葛優逗,葛優演戲遊刃有餘,有功夫,做人實在,等等等等。但我們絕不會認為,因為葛優長得帥,或者哪怕說只是因為他演技高,所以他人氣旺。
所以,在我們回答《蒙娜麗莎》「為什麼這麼有名,到底好在哪兒?」的時候,我們也要考慮到很多原因,其繪畫本身,只是構成它的盛名的第一個因素。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考慮下面這幾條,而且一條比一條重要:
歷史:
這件藝術品得有些年頭,沉澱一下。不能是昨天剛畫的。就算昨天畫的再好,在時間的沉澱上是急不來的。
作品本身的信息量:
這一點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太多,觀眾記不住,如果一點沒有,看着沒意思。讓人覺得有那麼點眉目,又琢磨不透就最好了。
創作者的個性:
藝術家最好個性十足,比如像梵高這種常常被說是「精神病」的藝術家。沒個性的藝術家,或者記載少的藝術家,不容易讓大眾印象深刻。比如凡·艾克。
作品本身的傳奇:
藝術品的身世越離奇越好,最好是上過天,入過地,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而毫髮未損。從始至終一直待在博物館里的作品,聽起來總歸是沒意思。
關於繪畫本身這個因素,知友 @寧灣 的回答已經從繪畫本身上解釋得比較清楚了。在文章中,寧灣說:「以上描述只能說明達芬奇是個很好的畫家,好像在說明《蒙娜麗莎》的偉大上邏輯並不是很通順」,並將蒙娜麗莎如此偉大的理由歸結於「神秘的微笑」——這也是我們小時候看到的普及讀物上面通用的說法——以及微笑背後呈現出的人性。
畫中之人彷彿就坐在畫框後面的空間中,正微微帶笑目視着自己,她真實得就好像自己早上剛打過招呼的鄰居夫人。於是他們被這幅作品徹底得感動了,因為這幅畫中展露的前所未有的真實與人性。
但在這個部分,還有幾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挖掘:
難道說只有微笑,才能夠讓人感受到真實嗎?或者說,蒙娜麗莎是僅僅因為畫得有人情味,而成為有史以來,古今中外名氣最大的藝術品嗎?
我們不妨從構成這幅作品名氣的其他幾個因素琢磨看看。
歷史
歷史是個有趣的東西。它既可以重於泰山,也可以輕如鴻毛。
說輕,比如我穿越回到文藝復興,達·芬奇畫這幅畫的時代,跟他家後院撿一塊石頭帶回來,說這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石頭,價值連城。大家一定覺得我有病。事實上,不光文藝復興不好使,哪怕我說這石頭距今多少萬年,恨不得從石器時代一直存在,歷史何其悠久,也不好使。
但如果沒有,也還是不行。比如我們當前這個時代,最當紅的藝術家,達米安·赫斯特。
他在藝術圈內的名氣已經紅得不行了,恨不得活着的人里數他最有名。但你要說給他蓋棺論定,在藝術史上跟達·芬奇排排坐次,還是太嫩。就像網上已經傳了很多個版本的「基辛格問周總理:『你對法國大革命怎麼看?』周總理說:『下結論為時過早』。」
同樣地,藝術的價值,也需要時間的沉澱。
作品本身的信息量
作品本身的內涵這東西,多不得,少不得。多比如像博斯的《塵世樂園》,裡面的明喻暗喻太多,離開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環境,就很難理解。到現在,對於這幅畫的意義,藝術史學者們還表示「看不太懂」。這就給觀眾欣賞帶來了障礙,比較難以和畫產生情感交流。
但內涵太少也不行。比如寧灣拿來和《蒙娜麗莎》做對比的波提切利作品《青年男子肖像》。直到今天,我們也不清楚這個畫的是誰,只能說從服飾上看這個男子應該不是窮人。這麼一來,這幅畫所傳達的信息就太少了,彷彿一句話就能看完,這樣的作品,也難免讓觀眾覺得興緻不高。
而《蒙娜麗莎》,則可以說是傳達出的信息量剛剛好。一方面,整幅畫只有這一個女子,不會看起來太多太累。但另一方面,我們大約知道她是誰,但不知道她這似笑非笑是什麼意思。猜來猜去,猜出很多故事。如此一來,這些想象的空間就作為了作品本身元素相對單一的補充。無論是誰,看到的時候也可以猜上一猜。
創作者的個性
在我的理解中,藝術家分兩種,一種叫「名人字畫」,另一種叫「字畫名人」。所謂「名人字畫」,是說儘管這個藝術家或許在藝術修為上一點不差,但是由於他確實個性十足,所以藝術圈之外的普羅大眾即使說不出他畫得怎麼好,但對這個人的名字也是非常熟悉的。而「字畫名人」則是說,這個藝術家本身話題性一般,但是作品確實過硬。後人由於他的作品,而記得了這個人。這類人在藝術圈裡常常享有盛譽,但離開圈子,真了解的他的人就會少很多。
舉個例子,上世紀咱們國家的兩位藝術家,齊白石和黃賓虹。齊白石比黃賓虹大一歲,又比黃賓虹晚兩年去世,總體來說二人生活的時代是極其接近的。同時,二人分別在自己的領域,也就是山水畫和花鳥畫上,做出了極大的突破,各成一派大師。說起齊白石,人生可以算是非常傳奇。不管是早年當木匠,晚年風格大變,推陳出新,還是他在抗日時期閉門不為日軍作畫,均被傳為美談。但說到黃賓虹,大家最多是說好像有這麼個人,至於他怎麼好,印象還是不深。
這兩位畫家,無論是從網絡搜索條目,還是拍賣成交價格,黃賓虹都遠不如齊白石。但如果問一個畫國畫的人,黃賓虹真不如齊白石嗎?他可能會從黃賓虹的筆墨中講出無窮變化,說黃賓虹能夠在已經被歷代大師苦心耕耘的山水畫領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何其難得啊,齊白石成名時候,花鳥畫還大有可為,黃賓虹怎麼就不如齊白石呢。
這就是「名人字畫」和「字畫名人」的區別。而達·芬奇,可以算是前者中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了。他本人十項全能,在各個領域都頗有建樹,且為我們留下無數懸案,比如他是不是同性戀啊,他是不是神秘組織共濟會成員啊什麼的。除了繪畫,達芬奇又是研究天文地理,又是設計飛機坦克,他身上的話題性太多,多到其在繪畫本身上的修為,反而不那麼引人注目了。如果達·芬奇不是如此傳奇,我們缺少對他的記載,那麼達·芬奇便很可能像波提切利一樣,我們依然記得他的《蒙娜麗莎》,就像我們或多或少也記得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但對於藝術家其人,總歸是印象不深,而他所創作的作品的光環,也就隨之黯淡了一些。
傳奇
應該說,要讓一件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進入到通俗文化領域,一個曲折的傳奇故事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縱然我們在前面已經說了這麼多條《蒙娜麗莎》為何可以是名作的原因,但都不足以成就其「全球第一名畫」的地位。今天的我們已經熟悉了報紙、廣播、電視乃至於無處不在的互聯網,信息的傳播又快又廣。但實際上,早在一百年多年前,大眾獲取信息最主要的來源還是報紙。那會兒的《蒙娜麗莎》,其名氣依舊只停留在象牙塔里的美術史學者之間。
自從達·芬奇去世后,這幅作品繼承給了他的學徒沙萊,而沙萊將畫賣給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自那之後三百年,這幅畫便一直收藏於法國皇室的楓丹白露宮之中,尋常百姓並不能見到。是到了盧浮宮建成之後,這幅畫才移步盧浮宮的。而即使在這幅作品懸挂於盧浮宮之中的時候,也並不是被當做鎮館之寶來宣傳的。現在我們口中的盧浮宮「鎮館三寶」是《勝利女神像》、《斷臂維納斯》和《蒙娜麗莎》,而在當時,《蒙娜麗莎》遠沒有前兩者有名。在 1878 年的時候,旅行作家卡爾·貝德克爾寫了一本巴黎旅行手冊,裡面甚至對蒙娜麗莎只是兩句話就帶過去了。
但一切都在 1911 年 8 月 21 日,來了個神轉折。
這是一個尋常的周一。盧浮宮周一是不開門的,但是卻有三個男子從盧浮宮的一個側門匆匆走了出來。為首的一個人穿着一件頗為肥大的風衣。但實際上,即使是再敏銳的路人,也很難把這幾個癟三一樣的傢伙和千里不留行的神偷聯繫在一起。
直到周二的下午,巴黎的人們才在晚報上讀到盧浮宮宣布的新聞:《蒙娜麗莎》丟了。
當時偷畫的人名叫溫琴佐·佩魯賈,另外兩名從犯則是蘭瑟羅蒂兄弟。他們名義上的工作是建築工人,但實際上就是街頭混混。佩魯賈在 1911 年之前,曾經兩度入獄,罪名分別是曾經試圖打劫妓女,以及在街頭鬥毆中攜帶槍枝。他們三人在行竊前一天進入盧浮宮參觀,並在博物館關門時躲在偌大的盧浮宮的一個儲藏室內。等第二天一早,趁着博物館周一關門,便在博物館中將《蒙娜麗莎》從玻璃櫃中取出,藏在風衣底下,再趁保安抽煙的時候溜走。
而他偷《蒙娜麗莎》的理由,則是因為「這畫很小」以及「畫被玻璃罩着,應該比較值錢」。
換句話說,事後看來,整個事情一點都不酷。這幾個小偷的行為完全是一時缺錢的衝動之舉,他們別說周密的計劃,就連偷走畫之後的逃跑路線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甚至把畫偷走以後,應該如何脫手,如何分贓也沒有提前想過。在把畫偷走之後,他們便直接回到了租的公寓,並且把畫藏在自己公寓的衣櫃里了。(稍微看過點電影的您就知道,這種行為有多麼作死了)
但正是因為這個小偷的行為完全是突發奇想,這也使得警方最初在偵破案件的時候毫無頭緒。他們甚至短暫地逮捕了當時正混跡於巴黎的西班牙有志青年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原因是畢加索曾經和巴黎當地的一位小賊打過交道——但就是沒有立刻想到佩魯賈。
這可讓全球媒體看了稀罕了:世界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竟然連畫是怎麼丟的都不知道。這小偷簡直神啦!去哪兒還能找這麼勁爆的新聞呢?於是《蒙娜麗莎》遭竊的消息迅速傳遍全球,而在這短短數天之間,佩魯賈發現,自己偷的畫並不只是「比較值錢」而已,此時的《蒙娜麗莎》,已經乘着世紀之交報紙業的蓬勃發展,成了當時全球曝光度最高的藝術品。
就這樣,佩魯賈和他的同夥堅持了兩年多,終於熬不住了。他們決定帶着畫離開巴黎,前往佛羅倫薩碰碰運氣。他們找到當地的一個藝術經紀人,想要悄悄把畫賣掉。沒想到藝術經紀人立刻叫來了警察,佩魯賈直接被當場抓獲。整個過程非常簡單,根本沒有什麼亡命天涯的橋段。
最終,佩魯賈被判八個月有期徒刑。當《蒙娜麗莎》被掛回盧浮宮之後,在僅僅兩天之內吸引了十萬人前來參觀這幅失而復得的「世界名畫」。
盧浮宮也意識到了《蒙娜麗莎》的價值,自那以後便對這幅畫多多關照,加大對它的學術研究,力求一直維持《蒙娜麗莎》的熱度。而其周邊衍生產品也為盧浮宮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至此,《蒙娜麗莎》終於完成了其作為「世界第一名畫」的最後一塊拼圖。
所以說,讓今天人畫成達·芬奇那樣雖然有難度,但不算做不到。但要讓這幅畫既有年頭,又有內容,還要藝術家本人個性十足,最後還不能缺少傳奇故事,就不那麼容易了。甚至可以說,全世界真的只有這幅畫,集齊天時地利人和,並且本身並未遭到大的損毀。《蒙娜麗莎》這「世界第一名畫」的頭銜可謂當之無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