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贏了,但美國新聞業沒有輸

羅世宏

當前這個圍繞臉書為中心而構築起來的新聞生態系統是大有問題的。這世界雖然並不完美,但只有臉書等社交媒體一枝獨秀,肯定無法讓世界變得更好。

trump-wins-but-the-media-wins-too

這次美國大選,特朗普用在對抗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為首的美國主流媒體的力氣,幾乎不少於他用在對付希拉里的。雖然美國主流新聞業近年來的影響力下降,公信力和聲望也不若從前,但過去幾十年來對主流新聞業如此聲色俱厲,甚至視主流新聞業如寇讎的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大概是第一個。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揚言控告記者,非但曾拒絕在報道上對他有所批評的記者採訪,也曾辱罵記者是一群「廢渣」,甚至在群眾造勢會場上公開點名他不喜歡的記者。大約自今年六月起,特朗普和新聞界的關係進一步惡化,他不僅把越來越多新聞媒體列入採訪黑名單,也公開辱罵記者是「低三下四的東西」「三流貨色」。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極力讚揚土耳其和埃及的威權領袖,而這些領袖的共同點是把不少記者關進大牢。他們之間的惺惺相惜,亦可見於埃及獨裁領袖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al Sisi)對特朗普當選的反應,據悉他是全球第一個致電向特朗普道賀的外國元首。

雖然在美國的憲政體制下,特朗普不可能把塞西對付新聞記者的手段照搬到美國,例如以「散播假新聞」和「涉嫌參加恐怖組織」等罪名起訴半島電視台英語新聞頻道的記者,但展望他未來四年的總統任期,特朗普和美國新聞業之間的關係大概不會太好。選後,特朗普對主流媒體的余恨未消,他在接受《六十分鐘》專訪時表示,他將會繼續使用推特賬號,以便在新聞媒體負面報道他的時候,他手上還握有隨時反擊的武器。

近日更傳出,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拒絕配合由各媒體新聞記者輪值的隨行採訪,並且隨即引來「白宮特派員協會」(WHCA)在11月16日發表「不能接受」的抗議聲明。《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媒體記者輪值隨行採訪美國總統是一項悠久的傳統,一方面使新聞界可以隨時監督總統,另一方面是掌握總統行蹤,因為總統身邊可能發生任何大事,必須有媒體在場見證。

更有甚者,選後志得意滿的總統當選人特朗普隨即在推特上嘲笑《紐約時報》是一份失敗的報紙,說因為它的報道「很差勁而且不正確」,已經流失數以千計的訂戶。但實情恰恰相反,包括《紐約時報》在內多家報紙在選後湧進更多訂戶,以及更多來自讀者的捐款贊助。《紐約時報》發言人日昨表示,選後它的付費訂戶大幅增加,增幅相當於平日的四倍。《華爾街日報》也一樣,選後的周三當天,訂戶增加幅度是平常周三增加訂戶數的三倍,而且選舉日和選後隔天該報網站的流量雙雙創下2014年2月以來的新高峰。《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的訂戶數字雖然在選後沒有出現這麼戲劇性的增幅,但也表示在選舉期間該報的訂戶數量一直呈現穩定增加的趨勢。

除了報紙之外,雜誌也出現類似情形。持自由派立場的優質媒體如《大西洋月刊》(Atlantic)、《母親瓊斯》(Mother Jones)、《紐約客》(New Yorker)的訂戶皆有所增加。《大西洋月刊》的訂戶在選後五天之內增加1.6倍;《紐約客》選後三天內增加了一萬名新訂戶;《母親瓊斯》在特朗普當選後的一天內湧進的新訂戶更是平日新訂戶的十倍!對非營利新聞雜誌《母親瓊斯》而言,選後得到來自讀者強烈支持的溫暖:選後當周雜誌銷售量是平日的11倍,一次性的捐款是平時的23倍,願意按月定額捐款15美元的人數也相當於平時的20倍!

同樣地,專事調查報道的非營利網絡媒體ProPublica在選後也得到美國公眾的熱烈捐款:選舉結束當晚收到的在線小額捐款總數即多達10萬美元,而去年(2015)全年的小額捐款總數為30萬美元。選後美國公眾支持非營利新聞媒體的熱情,可見一斑。

毫無疑問地,美國主流媒體在這次大選中的表現是不稱職的,他們過度依賴民意調查數據,並且過度呈現偏向支持希拉里的觀點,一面倒地報道特朗普的負面新聞,而未能呈現完整的美國選民意向,未能善盡「磨破鞋底的報道」(shoe-leather reporting),也沒有能夠掌握白種藍領勞工社區選民的真實處境。然而,它們也有不少正確和深入的報道,例如針對特朗普逃稅的調查報道,以及針對兩黨候選人運營慈善機構的調查報道。

退一萬步來說,主流媒體這次大選中的失實報道,比例不到百分之一,但臉書等社交媒體大量轉發的內容里,卻有高達四成是憑空捏造的假新聞!相較之下,專業新聞媒體仍承擔著生產正確新聞信息的重任,並非臉書等社交媒體或黨同伐異的造假新聞網站可以替代。更何況,在我們指責專業新聞媒體或記者時,也不能忽略當前新聞業的艱難處境:比起十年前,美國主流媒體的記者人力已減少四成。在記者人力匱乏、媒體營收流失的處境下,當前美國新聞業的表現已經是差強人意。

美國新聞媒體是應該做得更好,但優質新聞並非免費午餐。反特朗普的作家佛侖(David Frum) 早在11月4日在HBO的節目里即公開呼籲美國民眾不要跳上特朗普嘲笑主流媒體的樂隊花車,鼓勵大家去訂報紙,別再那麼依賴臉書獲取「免費」,但不靠譜的選舉和公共議題的信息。而包括Jill Abramson、Dan Zak和 Lydia Polgreen在內的許多記者,選後也通過推特號召民眾訂閱報紙,以便讓優質新聞業可以繼續扮演守護公共利益的「看門狗」角色。

一場「撐新聞業」的運動在美國展開:在推特的#SupportJournalism的主題標籤下,迄今已臚列了38家各界推薦值得支持的傳統報刊或網媒;許多人在推特等社群媒體上曬出自己付費訂閱或捐款給《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的截圖。

的確,民眾有責任為世界各地僅存不多的優質主流媒體加油,別讓它們被特朗普輕易打趴!特朗普的勝選,並不意味着這是優質主流媒體失效的年代,反而是更需要它們的時代。

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出現令人難以預料的結果後,已經開始有更多人意識到,當前這個圍繞臉書為中心而構築起來的新聞生態系統是大有問題的。人們也猛然醒覺,這世界雖然並不完美,但只有臉書等社交媒體一枝獨秀,肯定無法讓世界變得更好,還需要有專業新聞媒體的存在。正如《紐約時報》在選後發布的聲明指出,它除了深切反思自身在這次大選的報道缺失之外,也向讀者承諾將繼續善盡它的莊嚴使命:

我們會誠實地報道美國和世界新聞,不畏懼、不偏倚,在所有為讀者呈現的報道中,始終力求理解和反映所有的政治視角和生活體驗。這也意味着對權力開展問責,公正持平,堅定無畏。讀者可以信賴《紐約時報》會用一貫的公平、一貫的地深入調查和一貫的獨立,去報道新總統與他的團隊。

特朗普勝選是事實,但《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並非如特朗普所說的,已被證明只是個失敗的魯蛇。近期這股來自美國公眾的「撐新聞業」熱情相挺,若能持續下去,將會讓《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更快地浴火重生,而它們也將更有能力讓美國和世界面對未來四年種種不確定的挑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