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將台灣做為中美關係籌碼的可能性有多大?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表示,如果中國不在貿易等問題上讓步,美國就不一定要遵循「一個中國」政策。專家學者對BBC中文網分析特朗普的言論與實際運作的可能。

trump-playing-games-on-taiwan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周日(12月11日)播出對特朗普的採訪,特朗普說:「如果我們不跟中國在其他問題上做交易——這包括貿易——我不知道我們得受制於『一個中國』政策。」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周一(12月12日)發表評論,指出如果特朗普公開放棄「一中」,則中國大陸再沒有必要堅持和平統一台灣,而是由武力收復取而代之。社評稱:「『一個中國』政策是不能買賣的,特朗普看來只懂商業,他以為什麼都能估價,」又接著說:「一旦特朗普公開拋棄『一個中國』政策,台海哪裡會有什麼籌碼,這裡將出現真正的風暴。」

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亞洲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張泊匯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美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永遠基於國家利益,特朗普未來施政會受到國務院、國會的牽制,中美關係40年來運作的框架不會輕易改變。

除了《環球時報》社評外,中國官方對特朗普的發言反應相對低調。張泊匯認為,中國目前對行事不按牌理出牌的特朗普仍是採取「後發致人」的觀望態度。

「商人本性」

張泊匯認為,特朗普講話隨意、任性,政策難以預料,但不代表他現在說出口的話一定會兌現。

或可以有另一種解讀,特朗普基於「商人本性」,認為可以藉由台灣議題做為和中國交易的籌碼,迫使中國在貿易上──例如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做出讓步,但如果這是特朗普言論的目的,就更凸顯出他在外交上缺乏

認識,僅以「做生意」的角度看待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對華政策

研究中國政治、中國外交及亞太安全問題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特聘講座教授黃靖向BBC中文網表示,特朗普上任后,對華政策可能走上前總統里根、小布殊「共和黨的老路」 ── 起初對中國很強硬,後來漸漸妥協。

黃靖認為美國「對華強硬」的姿態不會轉化成長期的圍堵政策,而比較像是「討價還價」的策略。過往圍堵政策中,不同意識形態的集團在經濟上互相制裁,在軍事上結成同盟。但現今國家之間經濟往來密切,各國政策制定由意識形態驅使轉變為利益驅動。

張泊匯也認為經濟議題會是未來中美關係的對抗所在,而不是國家安全議題。特朗普在競選時批評中國的經濟策略對美國造成負面影響,他上任後應該會「在匯率、貿易問題上給中國壓力」,安全問題上則預料採取傳統方向。

張泊匯也提出,台灣在中國是屬於高度敏感議題,用台灣問題迫使中國在貿易上讓步,這觸及中國底線,中國也不會同意。因此未來的實際運作上,安全問題和貿易問題應該會是脫節的。

中美台關係

「台灣在中美關係中被當成討價還價的籌碼,而且這個籌碼的份量越來越輕。」黃靖表示這是台灣目前面臨的困境。

對台灣問題,中國有台灣屬於中國一部分的「一中政策」,美國則是「一中原則」。黃靖解釋「一中原則」的核心是「台灣主權未定論」。美國會視中國給出多少好處來決定美國的立場。但由於中國不斷強大,台灣做為籌碼的價值越來越輕,美國願意為台灣付出的程度將會減少。

黃靖又說,從歷史上來看,對台灣有實質幫助的美國總統,例如出售F16戰鬥機給台灣的老布殊,對台軍售價格創下歷來總統任內新高的奧巴馬,在台灣主權問題上都堅守「一中原則」。

敏感議題

台灣問題再度成為輿論焦點,是由於12月2日特朗普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了10多分鐘的電話。是1979年美國與台灣斷交以來,外界所知的第一次有美國在任或候任總統與台灣領導人接觸。台灣、美國、中國均對此做出回應。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網訪問時也再次被問及。

但黃靖認為「通電話」這件事被過度關注。目前看來,美國輿論對此採取嘲諷、批判態度者為多,中國媒體相對「安靜」。而且共和黨內部目前尚未有人正面承認這通與蔡英文的電話是由他(她)促成,「如果這是一件這麼大的好事,為什麼沒有人承認?」

黃靖認為蔡英文冷靜、低調處理通電話之後的熱烈輿論是明智之舉,因為她知道這不是一個炒得起來的話題。

張泊匯則認為,台灣淡化與特朗普通電話一事,是不想激怒中國。通電話一事,在表面上看來蔡英文可能取得了外交上的突破,但實際上可能「弄巧成拙」,使台灣議題在中美關係中便得更加敏感,未來特朗普將會更小心謹慎。

黨內歧見

特朗普在與蔡英文通話之後,關於南海、貿易、一中政策的言論都是「被逼出來的」,是被許多人批評之後拿來「自我防衛」的言論,並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發言。

而從特朗普的人事任命來看,負責外交政策的人選仍懸而未決。在外交政策難產的情況下,組建出的團隊可能會尋求最大公約數──也就是保守路線。

張泊匯認為,特朗普的中國政策存在矛盾,他一方面與台灣總統通電話,一方面提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良好的艾奧瓦州州長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原文轉載自《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