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有一則很重要的消息幾乎被媒體忽略了,但實際上這則消息非常重大。據新華社電,外交部發言人耿爽5月2日在回答有關東盟峰會的提問時說。按工作計劃,今年上半年中國和東盟國家將完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草案的磋商。
這則消息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暗藏殺機,同時也預示着南海的重大變化。這則消息意味着什麼呢?對未來南海局勢又有怎樣的影響呢?對現實來說又有何重大意義呢?我們接下來就分析這一系列問題。
我們知道,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制定了「亞太再平衡戰略」,從進入2010年開始美國就開始利用這一戰略遏制中國。與此同時,美國也開始在南海挑事,南海問題升溫就是從2010年美國重返亞太開始的。
在過去7年多時間裡,美國以航行自由為借口不斷在南海挑釁中國,而2016年杜特爾特政府上任前的6年阿基諾任期內,菲律賓都扮演者美國在南海挑釁中國急先鋒的角色。2016年,美國慫恿菲律賓到海牙非法仲裁庭仲裁南海的事情發酵,以中國最終不接受仲裁而告終。
正所謂時來運轉,美國從2010年重返亞太,2010年6月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上台,之後的6年時間裡菲律賓和美國一唱一和地對中國進行挑釁。在此過程中,中國藉機在南海我國島礁進行了陸域吹填,結果中國兩三年吹填的島嶼比南海所有國家過去幾十年吹填的面積還大得多得多。當這一切都幹得差不多的時候,菲律賓總統任期到了,新總統杜特爾特上台。新總統杜特爾特比阿基諾三世腦子要清楚得多,所以上任后很快調整南海和外交政策,加強與中國、俄羅斯雙邊關係,淡化了美國的同盟關係。
杜特爾特上任后不斷推進中菲關係發展,2017年又是菲律賓是東盟主席國,最終在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主持推動下,中國外交部才說2017年上半年中國和東盟國家將完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草案的磋商。
《南海行為準則》是個什麼東西?
我們知道,2002年我國和南海國家簽署了一份《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之後就一直試圖推動《南海行為準則》,但因為各方分歧一直未果。2010年後,由於南海問題不斷升溫,《南海行為準則》就更加遙遙無期了。由於沒有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行為準則,大家自然在南海就沒有一個互相制約的標準,於是分歧就越來越大,衝突預期壓力也就越來越大,再加上攪混水的美國和日本,這個《南海行為準則》當然也就無法面世。
然而,現在情況不同了,5方面條件的滿足決定了南海各方行為準則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
一、美國在南海的完敗讓試圖靠美國遏制中國的國家開始轉向保守。
南海非法仲裁灰溜溜地結束,結果沒黑到中國南海不說,還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國家開始調整自己的國策。譬如新加坡、越南等國都有調整。
二 、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也進入了尾聲,中國有了控制南海的能力和底氣。
過去,南海行為規則之所以沒有制定,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並未在那有大規模駐軍,我們當時也不想折騰。現在不同了,中國在南沙、西沙都有很強的軍事部署,此時再做什麼事,會得到很快的應付。有了這種底氣,
三、在南海軍事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該地區的確需要一個行為規則。
隨着各國在南海增加軍費,南海的軍事化程度實際上在不斷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出手行為準則,磨擦會不斷增加。
四、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對各國帶來的良好預期。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蘊含著巨大的利益預期,如果南海沒有行為準則,這些國家誰與中國在南海有不悅誰就將可能成為犧牲品。大家誰也不想成為犧牲品。
五、終於有一個和中國有較多爭端的南海國家牽頭主持。
過去,南海與中國有海洋爭端的國家一般都會與中國有摩擦,這決定了當時也不具備談好準則的條件。現在不同了,與中國有較多爭議國家菲律賓要推動簽署行為準則,這事就顯得可行了。
一旦協議最終簽署,確立框架和具體條款,美國再在南海打着航行自由的旗號亂闖亂撞就沒了道德制高點了,因為南海已經有了規則,美國不但不能亂闖亂撞,也無法再介入南海爭端,如不遵守規則就是破壞國際規則,南海各國就會抵制美國。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特朗普才急忙力邀杜特爾特訪問白宮。同樣是這個原因,杜特爾特才明確拒絕特朗普。從現在情況看,中國外交部敢公開稱雙方將達成框架協議,就說明這個框架協議已經獲得各國的一致認可,就差簽字了。
接下來,一旦這事中國最終干成了,美國在南海也就真傻眼了。對於這一重大時刻,我們拭目以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