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即將舉行前夕,12日美國終於明確表態要派代表團來北京參會,由美國總統特別助理、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波廷傑帶隊。
很多媒體稱之為神逆轉,因為美國之前一直對「一帶一路」不屑一顧,還組團搞TPP來遏制中國的戰略計劃。
另外,與世隔絕多年的朝鮮在9日也確定要派團來北京參會,雖然美國駐華大使館向中國外交部發了照會,提醒中國應當拒絕朝鮮,但我的地盤我作主,中國不會用拒絕朝鮮去換取美國參會。
日本也羞答答的派了自民黨二把手來北京探路。
除了日本故作矜持的老戲碼外,美國和朝鮮參會確令人有點吃驚,可以說,世界上現在還沒有一個國家組織的會議,能同時容下美國和朝鮮。
但有一位該來的大仙卻沒來,它就是印度。
印度不參加「一帶一路」峰會已成定局,傲嬌了,擺譜了,冷艷高貴了,扎心了。
從經濟合作和兩國關係上看,印度都沒有理由拒絕峰會,哪怕是給中國面子也不能不來,但印度依舊那麼奇葩,獨自一人在風中凌亂。
印度是金磚國家成員國,G20成員國,上合組織觀察員,跟中國又同屬第三世界國家,還是近鄰,連印度自己都想不出合適的理由來拒絕參會。
於是印度想呀想呀,想出一個理由,說我們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細節不透明,擺出一副世人皆醉的樣子。
印度為什麼會如此消極?歸納起來這取決於印度的世界觀,外交思維,國際地位認知,以及對中國的戒心。
印度對「一帶一路」 的心態
美國超級大國地位建立在霸權基礎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而中國崛起卻是立足於與全世界合作共贏,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不是政治聯盟,更不是軍事條約,印度完全可以放心。然而印度卻認為,一旦中國在全球經濟取得主導地位,將遠遠甩開印度,印度國際地位將被壓低,在世界秩序構建中找不到應有位置。
印度一直將南亞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印度洋海域是自留地,中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穩步建設,將極大損害印度在南亞的戰略利益。
印度機智的看出,中國並不是僅僅想搞貿易,而是暗藏着戰略因素,在亞洲地區要擠壓印度利益空間,不是真的要深入與南亞地區各國發展貿易往來,印度決不會在「金錢」面前屈服。
印度國內則處於精神分裂狀態,一方面,積极參加「亞投行」,也參與了中孟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實際上已經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另一方面,卻對「一帶一路」深感恐懼。
美國搞TPP時,印度覺得自己會在經濟上被邊緣化,所以本能的想在亞投行找到突破口,通過「一帶一路」融入世界經濟圈。
TPP散夥後,印度決策層里的中國威脅論又佔據了上風,反對積极參与「一帶一路」建設者主要有兩種人:
一,印度軍方。在邊境衝突可能性存在的情況下,中國要先對印度做出和平承諾,解決邊境爭議,在此之前,印度不應配合中國的「一帶一路」。
二,外方人士,「一帶一路」是由中國一家獨斷的合作模式,在2016年香格里拉對話上,印度外長就主張大家要聯合起來向中國施壓,逼使中國真正與各國合作設計「一帶一路」。
印度的思維和心態的確令人匪夷所思,現在中國跟印度的情形就像,中國開着一輛豪華大巴車,印度佇立在路邊,晚風吹拂曉着他飄逸的長發。
「印度,上車吧,外面冷,天也快黑了。」中國說。
「哼,我不喜歡紅顏色的車。」
「不紅呀,你色盲了吧?上來再吧。」
「哼,不行,你讓小巴這孫子下來,我不喜歡他。」
「印度,小巴可是買票上車的。」
「那你把方向盤交給我爽兩天。」
「老美都不敢提這要求,你這有點過了吧?」
「你們就是看不起我。」
「你到底想怎樣?」
「我走路。」說完印度就開始步行。
印度的大國情結
印度一直有大國夢,也渴望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位置,成為亞洲第二個擁有否決權的國家,結果被一票否決。
為了應對「一帶一路」,印度推出了「季節計劃」「香料之路」「向北看」等肥皂泡的構想,雖然沒有實施的可能,印度就一直在那裡自嗨。
莫迪上任頭一年就出訪18次,全世界跑了一圈,外長蘇傑森還公開宣稱,「印度要做領導性大國,而不是平衡性大國。」
但問題是中國的「一帶一路」「亞投行」並不是對印度為針對目標,印度卻非得認為自己有本錢當這個角色。還想在國際舞台上出現中美印三足鼎立的格局,俄羅斯聽了會流淚,歐盟聽了會沉默。
在美國眼中印度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搖擺國家」,戴幾頂「民主,自由」的高帽,給它政治上的安全感,把單純軍售變成聯合研製,奧巴馬還做了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就是承諾幫助印度分階段成為核軍控機構成員國。這跟美國在朝鮮半島的無核倡議完全是南轅北轍。
印度現在相信,在對付遏制中國問題上,美國會一直為它撐腰,所以印度認為對「一帶一路」的消極態度,會贏得美國支持,現在美國派代表團來了,以印度的神經反射弧長度,還處於發矇狀態。
弱國心態
1962年中印戰爭,一直是印度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
一,戰敗的事實,使印度一直相信自己是「受害者」(裝的),時不時炒作中國威脅論,博人同情。
二,中國現在是比印度強許多,但這不等於印度就是弱國。只是中國速度有些快而已,顯得印度停滯了。印度真的不弱,能天天當凱子買全國牌軍火的國家,怎麼會是弱國。
中印之間有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就是中巴經濟走廊,這是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涉及巴基斯坦的港口、鐵路、電站、高速公路建設,總投資額達到600多億美元。
印度認為中巴經濟走廊經過了克什米爾地區(巴控)侵犯了印度主權,一直喋喋不休,一臉死人樣。
印巴為了克什麼米爾打了幾十年,中國是中立立場,客觀,公正,再則說,已經避開印控地區,印度有什麼理由要求中國停止與巴基斯坦的經濟合作呢?
說白了,印度不就是怕巴基斯坦強大了,就為了這件事,印度還在國內掀起抵制中國貨的運動,說得好像一帶一路害了他一樣。抵觸之心和拒絕參會,也可謂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舉動。
一帶一路和印度
對中國來說,印度是一帶一路非常重要的國家之一,無論是陸上還是海洋,印度都居於亞歐非大通道的中間位置。沒有印度的響應,一帶一路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波折,本是雙贏的好事,但印度這個榆木腦袋很難溝通。
兩國有什麼大仇嗎?也談不上,但隔閡就是化解不了。在印度眼中,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背後是中國海軍對印度洋的野心,他們的依據是:
中國在南亞拿下瓜達爾,吉達,漢班托搭等港口,表面上是為了貿易,實際上是為了將來海軍進入。
然後,中國在非洲的蒙巴薩,達累斯薩拉姆,巴莫加約等地建設港口,還計劃將肯尼亞-南蘇丹-埃塞俄比亞打造成經濟走廊,那麼印度以後在印度洋還算老幾?
其實印度是多慮了,而且把事情總是往壞的方面想,要是各國都像他這樣,一帶一路也就不要搞了,難道別人家都是傻的?就印度精明?
這麼宏偉的戰略,對沿線國家來說肯定有利有弊,但利是長期的,占絕大部份,弊是暫時的,是小障礙。
拒絕一帶一路,不說印度跟中國硬碰硬帶來的自身傷害,單單錯失這樣的歷史機遇,莫迪政府也有愧於印度人民,因為他在違背歷史的朝流。連朝鮮都知道來佔個座,民主印度的思想就這麼禁錮。
印度會看不到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利益嗎?當然會,實際上印度在玩手段,一種很LOW的自以為聰明的花招。
它要在中國,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之間跳舞,在無力阻擋中國戰略推進的情況下,要通過這種扭捏姿態,利用它的龐大身軀和地理位置,來訛取中國給它更多利益。
一,印度不會明確否定一帶一路,不堵死中印關係大門,避免中印關係惡化。
二,也不明確支持一帶一路,讓中國心裡沒底,令中國對手積極拉攏印度。
三,待價而沽。
這些套路都是一千年前中國諸侯國玩剩下的,跟中國來這套,簡直是幼兒園水平。
印度三嫂你就慢慢步行吧!
愛來不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