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窮大方?馬歇爾計劃如何奠定美國霸業

后沙月光


5月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宣布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
對這一承諾,網上馬上有人擔心「錢會打水漂」,質疑中國這麼做是「窮大方」,是「燒錢買影響力」。

這些人並非只是對「一帶一路」,他們在網上的「使命」就是:噴,噴,噴!從載人飛船上天,到航空母艦下水,甚至奧運奪金,也要帶着各種不爽,總而言之,中國不是充胖子,就是呆傻蠢,節奏帶得非常明顯,順便培養一批比他們更能噴的而且不拿錢的網絡噴子(獨立思考的應聲蟲)。
絲路基金是一個投資基金。我們對「一帶一路」項目進行投資,不是進行單向的資金支持或單方面讓利。我們的投資是有商業回報的,也是可持續的。

簡單說就是投資-產出-回報-投資的良性循環,既能給中國帶來收益,也能給相關國家提供急需的資金。

西方媒體將「一帶一路」與美國的「馬歇爾計劃」進行關聯比較,甚至說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

與公知的「噴」不同,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論調又將「一帶一路」戰略初衷和目的引向了另一個錯誤方向。直接了當的說,有人在擔心中國謀求全球霸權,想取代美國,至少也要在將來與美國抗衡。

「馬歇爾計劃」對今天中國人來說,很少說得上了解,往往只能在百度百科里尋找答案。

馬歇爾計劃實際上對美國而言,是二戰後的產能轉移行動,解決了美國戰後重工業產能嚴重過剩,外匯儲備嚴重過剩的局面。

對世界經濟而言,這是資本主義世界繁榮的推動力,對世界政治而言,劃分了冷戰的格局。

「馬歇爾計劃」的動因和推行

二戰結束,納粹這個人類共同敵人灰飛煙滅之後,美蘇之間的合作關係開始破裂,從互相猜疑到走向交惡,進入了一個互相作用的新階段,現在稱之為冷戰時期。

在歐洲最容易被蘇聯勢力所威脅的是土耳其和希臘,歐洲其它部份也面臨威脅,從長遠看,如果它們都進入社會主義發展軌道,美國一家無法撐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最終必定是江山變色。

歐洲當時局面是:
經濟上,力量脆弱。
政治上,領導無力。
社會組織渙散混亂。
意識形態迷茫觀望。

美國對這種顯而易見的威脅作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杜魯門主義」,首先對土耳其和希臘提供了經濟和軍事援助,並以此樹立樣板,讓更多的國家能接受這種援助模式,即經濟,政治,軍事,意識形態四項捆綁。

同時,美國歷史上最為雄心勃勃的經濟計劃也開始着手推行,這就是「馬歇爾計劃」,它最初動因是防止西歐在經濟和政治上雙重崩潰,更深層目標是建立美國霸權(這個當然不能公開宣傳)。

美國政府正式開始論證「馬歇爾計劃」的時間是在1947年3月,主要是確定計劃的性質和範圍。

白宮高層意見基本一致,同意對歐洲搞一個經濟援助方案,這樣就馬上成立了一個三人小組(國務院,海軍部,陸軍部各派一人),由副國務卿艾奇遜牽頭組織,名稱為部際委員會(SWNCC)。

SWNCC先是協助總統對土耳其和希臘援助計劃的制訂,正式成立後就承擔起這項龐大的,史無前例新任務的研究,起草,研討,辯論,提供備忘錄工作。

同時,負責經濟事務的副國務卿威廉.克萊頓也草擬了另一份備忘錄,他的意見直接明了:
一,歐洲一片混亂,對美國安全會有嚴重影響。
二,除非美國領導帶動歐洲經濟發展,否則,十年內必有大戰爆發。
這種明確的警告,使得白宮加快了重建歐洲方案的擬訂。這時,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正在莫斯科參加會議,4月底回國後,SWNCC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大進展。

1947年5月11日,馬歇爾在國務院會議上完全同意克萊頓對歐洲的看法,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病人(歐洲)都快不行了,可醫生(美國)卻還在慢慢商量,不能等到拖得精疲力盡之後再採取行動。”

另外,美國還有一個研究班子由喬治.凱南(冷戰遏制專家)領導的國務院政策司,SWNCC已經將許多基礎性工作準備完畢,凱南發現後,馬上在5月23日先向白宮最高決策層提交了長達23頁的備忘錄。

凱南提出了清晰的戰略思想:
一,美國不應將抗擊共產主義放在首位,而是應先恢復歐洲經濟活力。
二,使歐洲人民相信這是歐洲人自己的事情,由歐洲來提出請求。
三,美國如果自己公布援歐計劃,不但效果不好,而且不合適。
四,以短期步驟來推動美國的長遠戰略目標實現。
最理想的設想是由歐洲以整體聯合的方式來請求美國援助,而不是單個國家一一申請。

白宮的難點在於,如何在輿論上引導美國民眾能夠接受在大戰之後,經濟政策不是以美國人民的福利提升和就業保障為主,而是忙着援助別國,把大把大把的美元扔向國外。

像「一帶一路」戰略與「馬歇爾計劃」都有輿論引導的問題,中國民眾對「一帶一路」是認同和支持的,有兩個原因:一是對執政黨團隊的信任,二是中國人的理解能力的確比美國人要強很多(公知除外)。

「馬歇爾計劃」輿論引導

白宮執政團隊關於「馬歇爾計劃」在認識上已經沒有問題,接下來就是輿論引導問題。

5月8日,艾奇遜在密西西比州的克利弗蘭發表外交政策演說,這個演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是美國推行的「歐洲經濟復興計劃」的想法首次公諸於世。

媒體當時根本意識不到艾奇遜演講的重要性,這個演講本來應當由杜魯門總統來發表,但杜魯門考慮到可能會引起自己在政治上的被動,於是才要求艾奇遜去發表這篇演說。

一,要讓媒體知道歐洲大陸的危機嚴重性,及對美國的影響。
二,又不能違反由歐洲來提出請求的原則,也就是說美國不能說自己已經制定了政策。

最難的是如何讓媒體保持對這件事的關注度,引起社會上的廣泛討論。
艾奇遜前往克利弗蘭前,邀請了三名記者共進午餐,他們是:英國BBC的倫納德.米阿爾,《每日電訊報》的馬格里奇和《每日快訊》的麥考爾。

這些記者馬上意識到艾奇遜演講的重要性,歐洲媒體收到了兩個明確信號:
一,美國認為它與歐洲的利益是一致的。
二,杜魯門決心要推行這項計劃。

這個認識就是歐洲大媒體所有報道的核心精神,歐洲人民必須明白要保持「自由」「尊嚴」,除了倒向美國外,別無選擇。

現在一般是將6月份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講視為「馬歇爾計劃」的正式帷幕拉開,其實艾奇遜5月8日這場精心策劃的演講才是真正的起點。我們太不了解美國操控輿論的能力了。

從5月8日開始,美國和歐洲輿論場關於這項援助計劃的討論已經廣為流傳,白宮根據輿情效果判斷後,凱南和SWNCC產生了爭議,分歧的集中點在於「如何把幾十億美元轉移給那些既沒有提出申請又不願提出申請的國家?」

杜魯門因此在推行的時機選擇上出現了猶豫。

克萊頓副國務卿從日內瓦會議(關貿協定談判首席代表)回來後,馬上提交了第二份備忘錄,他促請杜魯門總統要立即採取援歐行動,不要再研究了,否則等蘇聯勢力席捲歐洲時,再來推行,美國將付出更加巨大的代價。

最要緊的是行動,美國要讓歐洲人民看到行動,克萊頓建議美國在三年內先將糧食,煤炭,煙草,棉花運送給歐洲,美國面臨的基本問題是組織好財政和消費政策。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是通過增加國民稅收,而不能發行國家債務。也就是說,美國媒體要號召“美國人民作出犧牲,塑造愛國主義精神,使歐洲不挨餓,不陷於混亂,維護自由美國的光榮傳統。”

在輿論上喚醒美國民眾,達成社會最廣泛共識,這才是馬歇爾哈佛大學演講的最重要推動力。

5月28日,克萊頓,艾奇遜與馬歇爾進行了商討,馬歇爾同意立即行動起來,但他的顧慮是該計劃的範圍是多大?僅限西歐還是整個歐洲?蘇聯要提出申請怎麼辦?

如果蘇聯提出申請,美國不拒絕,那麼整個計劃會被國會阻擊,散會前,馬歇爾要求要求整個計劃內容對外保密。

5月29日,馬歇爾與杜魯門商議後,告訴艾奇遜,說自己決定在6月5日於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關於歐洲的演講,演講稿由白宮文膽(特別助理)查爾斯.波倫起草。

艾奇遜認為畢業典禮是一種不得不忍受的儀式,怕宣傳效果不好,馬歇爾則要求他故技重演,讓三位英國記者再來一次,直接告訴他們這是一次極其重要的演講,在演講結束後,英國記者必須馬上用電話將全文口述給倫敦,英國外交大臣貝文要在第一時間得到全文,並向歐洲媒體推廣。

艾奇遜認為這個方案可行,能夠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能有效引導輿論。

6月3日,文膽波倫拿出了第一稿,艾奇遜和克萊頓兩名副國務卿逐字逐句的推敲了稿子,再交給馬歇爾。

馬歇爾接到第一稿後,表示不滿意,杜魯門也不滿意第一稿。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波倫沒有吃透領導精神。

6月5日演講日期已經無法改,4日飛往馬薩諸塞州時,馬歇爾自己在飛機修改了文稿。

波倫沒有寫好的部份是:沒有突出要歐洲主動發起請求的原則。

6月5日哈佛演講的要點是:
一,美國是真心真意要援助歐洲。
二,美國願意同任何樂意協助恢復工作的國家合作,可以理解為蘇聯。
三,如果歐洲以後分裂,責任不在美國。
四,警告任何國家阻撓這項計劃,都將受到美國的反對。
五,援助方案由歐洲集體提出,美國只起到支持的作用。

其中風險最大的是二,但馬歇爾相當有把握認為蘇聯不會真正加入這項計劃。

7月,歐洲16國作出了響應,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馬歇爾計劃取得了良好的開端。

當時美國一些企業出於短視,認為美國政府是在「「窮大方」,跟「一帶一路」不同的是,美國當時有相當多的錢是用來贈予,而不是投資。

針對這種情況,馬歇爾在1948年1月的匹茲堡新年商會上,對美國企業一些大佬指明利害關係:要是美國甩手不管,讓歐洲自己照顧自己,那美國就根本不能設想今後歐洲會對美國企業繼續開放。

同時加上對輿論的熟練操控,美國各界這時也統一了認識,紛紛表示要在緊密團結在杜魯門同志身邊,高旗資本主義大旗,共創美國美好明天!

那麼美國國會是什麼態度呢?一開始雜音很大,後來也統一了認識,國會領袖范登堡表示「歐洲復興計劃是對不合時代,不明智的孤立主義政策的否定,要是我們閉上眼睛不看現實,退回美國國內,享受太平盛世,今天的莫大享受,明天就會是極大的錯誤!」

反對意見主要是兩種:
一,馬歇爾計劃奢侈浪費(西部人民還在吃草)有社會主義的動機,不符合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原教旨)規律。
二,擔心德國重新強大起來。
1948年3月13日,參議院辯論結束,69比17票通過了「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

跟國會不同的是美國民間行業組織基本支持該計劃,從5月份的艾奇遜吹風演講,到6月的馬歇爾演講,以及9月份杜魯門公布的幾個委員會調查報告,對輿論都起到了良好的引導效果。

從美國媒體內部來說,編輯記者自覺的把「馬歇爾計劃」當作頭等大事,在選擇和處理新聞信息時,都特意對計劃進行正面渲染。甚至可以說,反對計劃的人連接受新聞界的機會都沒有。

從群眾組織上來說,美國出現了一個“支持馬歇爾計劃公民委員會”,用來動員民眾從愛國主義高度來支持計劃,有印小冊子的,通訊稿的,推選演講人的。還有企業出錢買下報紙整版廣告來支持「馬歇爾計劃」。

當時美國還有一份周刊叫《關於馬歇爾計劃的真相》,其實就是對馬歇爾計劃的正面細節解讀。(要是在中國這種真相文章就呵呵了)。

後來,「馬歇爾計劃」對美國全球經濟霸權建立,對歐洲盟友的政治捆綁,軍事捆綁,文化傾銷的作用連我們這一代人都能明顯體會到。

用「馬歇爾計劃」跟「一帶一路」戰略進行比較是錯誤的,性質上完全不同,中國追尋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這是人類走向和平繁榮的真正光明之路。

寫「馬歇爾計劃」主要是想對網上對它的一片歌頌之聲中,為大家找到不同的解讀角度:
一,愛國主義精神始終貫穿其中。
二,強調了美國經濟實力,激發民眾參於感。
三,對外強調美國的國際責任,使人相信美國是世界正義的保護者。

中國人走自己的路,有冷眼,有嘲笑,有明爭暗鬥,有酸到掉牙言論。
中國需要的是決心,信心和耐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