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英國突然遭受頻繁的恐襲?

占豪

最近英國有點煩惱,在過去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英國已經遭受了三次恐襲:

第一次:

當地時間2017年3月22日下午14時許,一名男子駕駛汽車在英國議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宮附近的威斯敏斯特橋上衝撞行人。駕車男子下車持刀攻擊在議會大廈外執勤的警察,並企圖闖入議會大廈。這次恐襲共造成5人死亡,40多人受傷。

第二次:

​當地時間2017年5月22日22點35分,英國曼徹斯特體育場發生爆炸,英國警方稱曼徹斯特體育場爆炸系自殺式襲擊,襲擊者身亡。2017年5月23日,極端組織ISIS通過其「通訊社」Amaq對外聲稱,對曼徹斯特體育場爆炸案負責。爆炸造成22人死亡、59人受傷。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於23日宣布,英國將恐襲威脅級別提升為最高級–「危急」,這是十幾年來的首次。

第三次:

當地時間2017年6月3日晚,英國倫敦的倫敦橋附近,一輛汽車衝撞行人。繼倫敦橋汽車撞人事件之後,倫敦橋附近的巴羅市場以及沃克斯豪爾地區也相繼報告傷人事件。倫敦警方表示,倫敦橋和巴羅市場事件為恐襲,但克斯豪爾地區事件與上述兩事件無關。目前恐襲已經造成7人死亡,48人受傷,另有3名襲擊者被擊斃。

英國恐襲事件行凶路線


3個月內,3次恐襲,死亡三十多人,傷一百多人,這樣的恐襲頻次和嚴重程度在中東、北非就是家常便飯,媒體也就是簡單報道一下有這個事就行了。但是,發生在英國這樣的西方發達國家,性質就不一樣了,全球關注。

那麼,為何英國突然遭受如此頻繁的恐襲?英國到底是造了啥孽,又得罪了誰呢?這對英國、歐盟的政治發展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英國為何遭受頻繁恐襲?英國遭受恐襲是早晚的事情,原因有三:

一、ISIS在2011年到2014年逐漸發展壯大後,向外擴張是必然。
ISIS 本來是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一個分支,其發展壯大完全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搞出來的。2007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2008年世界爆發金融危機,2010年爆發歐債危機。為了將危機轉嫁出去,2011年美國發動了阿拉伯之春運動,在西方支持下,和平演變從北非開始向中東擴散,美歐為了加速推翻卡扎菲政權,於是大批自主中東恐怖組織到利比亞打內戰,ISIS就是在這一時期得到快速發展,並在2012年之後在敘利亞內戰和伊拉克內戰中發展壯大。
ISIS發展壯大,向外擴張恐怖主義是必然的,因為只有恐怖主義才能讓ISIS快速發展、成長和壯大。所以,無論用什麼方式,ISIS在西方給喂大後向更廣泛的範圍內擴張是必然的。而且,由於有大量難民作為發展基礎,ISIS的擴張會非常快,這也是為什麼卡扎菲在臨死的時候警告西方說如果西方插手,很快講付出慘重代價。現在再看當時卡扎菲的言論,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西方除了干涉利比亞之外還干涉了敘利亞。

二、俄羅斯強勢介入敘利亞內戰,ISIS遭遇重創,必然向中東以外擴散。
ISIS之所以這麼快擴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15年9月俄羅斯強勢介入敘利亞內戰。在俄羅斯介入之前,ISIS在之前的5年時間裡是在西方的支持下快速發展的,俄羅斯重拳出擊重創IS,於是大量ISIS恐怖分子藉助難民潮向外擴散,其中大量ISIS隨着難民湧入歐盟國家。

三、歐盟接受大量難民必然摻雜大量極端主義者和ISIS,大量英國恐怖分子從中東迴流。
從2015年開始,歐盟開始張開懷抱接納難民,不接收難民成了政治不正確,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湧入歐盟國家,當然也包括英國。那麼多ISIS和極端主義者隱藏在這些國家,恐襲不是早晚的事嗎?更為重要的是,英國到中東參加所謂聖戰的極端主義者數以千計,這些人在戰場上歷練完回到英國,他們不製造恐襲又怎麼可能?
四、互聯網的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快速傳播加速ISIS向外擴散。
互聯網時代是信息爆炸時代,極端主義者通過互聯網社交媒體傳播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思想,而歐盟國家根本沒有自己的社交媒體,美國公司又怎麼可能聽歐盟國家的管理?何況美國自己也管不好。所以,這些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信息在歐盟國家快速傳播,這也是爆發襲擊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麼,為何英國最近才遭受頻頻恐襲呢?根本原因有三:
一、時間因素。
恐怖主義擴散有個過程,相對於德、法等西歐國來說,英國要保守得多,他們接收難民的數量和力度都要小得多,所以相對來說在英國的恐怖主義力量增長比德、法要慢,這是為何恐襲先在法國發生,後再德國發生,現在又在英國發生的根本原因。時間順序和政府的政策、國家的安保力量直接相關。
二、英國脫歐。
英國脫歐使得自己與歐盟國家離心離德,這必然會影響到英國與歐盟的情報共享。法國、德國之前連遭恐襲,他們的安保系統必然對恐怖主義威脅加強了防範措施,但這些防範措施很大概率並未與正在脫歐的英國共享,英國自然也就無法從中得到有益的情報和信息。更何況,可能在歐盟政客心中,英國亂一亂對延緩脫歐有好處,他們也不願意共享信息。所以,英國脫歐對英國對恐襲的防範能力有較大影響。
三、英國提前選舉。
英國為何提前選舉?特蕾莎·梅是希望乘着保守黨支持率遙遙領先工黨的情況下趕緊進入到自己的首相任期(文翠珊是半路解體卡梅倫擔任的首相,任期短給其政治生命帶來不確定性),這樣她就可以繼續推動英國脫歐,於是決定提前大選。但是,就在文翠珊4月18日宣布提前大選後,5月22日和6月3日不到兩周的時間裡遭受兩次恐襲。在英國加速推進脫歐的大背景下提前大選,必然加劇內部政治博弈,也會影響到英國各個部門支持不同黨派工作人員處理相關問題的態度。那麼,這就不能排除,英國的情報機構或安保部門在處理恐襲情報和相關事務時怠慢。一旦在這種事上思想有怠慢,那不出大簍子才怪。

事實上,英國可能的確存在怠慢反恐情報的事情。在5月22日恐襲發生後,《每日郵報》曾援引安全領域的消息人士報道,曼徹斯特恐襲前,美國聯邦調查局曾警告英國情報機構軍情五處稱,薩勒曼阿貝迪隸屬「伊斯蘭國」的北非分支,且正策劃在英國發動恐襲。這事還直接惹惱了英國,於是英國方面以影響案件調查為由暫停了與美方分享相關情報,甚至連首相文翠珊都打算找美國總統特朗普「說道說道」。

文翠珊為啥要找特朗普「說道說道」?還不是因為這種信息會影響到英國大選的選情嗎?事情也的確如此,在5月22日恐襲發生后,特蕾莎·梅所在的保守黨支持率44%,而工黨當時只有31%,相差13個百分點。5月22日恐襲發生后,兩黨支持率的差距很快被縮小到只有8個百分點,在6月3日恐襲前工黨與保守黨的支持率差距只有3個點了。如今,倫敦再遭恐襲,倫敦大選臨近選情出現了逆轉傾向。在這種情況下,文翠珊當然會對白宮惱怒,要找特朗普「說道說道」。

當然,英國今天的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國政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2001年,美國入侵阿富汗,當時英國是作為盟友與美軍共同行動的,所以英國是阿富汗的入侵國之一。2003年伊拉克戰爭,英國雖然沒參與,但伊拉克戰爭是美國中東政策的延續,英國依然是美國的支持者。中東恐怖主義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最初基地組織就是美國和沙特在1980年代為了反前蘇聯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扶持起來的,後來成為恐怖分子核心成員的幾個人還曾作為貴賓訪問過白宮。蘇聯解體后,拉登開始反美,所以本身中東的恐怖主義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製造出來的。2001年和2003年發動兩場戰爭使得中東成了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2011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推動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及利比亞戰爭,使得ISIS快速發展壯大。

在2012年至2015年,為了推翻反敘利亞政府,美國、英國、法國、土耳其等北約國家和沙特等海灣國家沒少支持ISIS,伊拉克政府官員還曝光過英國直升機給ISIS投送軍事裝備和物資,而美國媒體也曝光過ISIS的軍械和戰地用品不少都有美國軍用的字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英國現在的結果其實是過去一二十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裡逐漸埋下的苦果,現在只是剛剛爆發而已。

不過,這事對歐盟來說倒不一定是壞事,因為英國接連爆發恐襲使得之前支持率很高的保守黨可能下台。如果保守黨真的下台,執政的工黨很可能會把脫歐進程給拖下來,這對歐盟來說當然是好事。

不過,對英國來說,接下來的安保壓力會更大,因為接連的恐襲會刺激更多極端主義者走這條路。英國,正在為過去些年自己的錯誤埋單!當然,倒霉的還是英國老百姓。■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