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國父,尊稱聖雄,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家大會黨領袖。
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聞名於世,最終卻死於暗殺。
以印度教哲學思想引領世人,最終卻死於印度教教徒之手。
反對工業化社會,卻被高度工業化的西方國家捧為楷模。
甘地跟曼德拉一樣,是兩位被神化的人物。曼德拉從一名革命戰士成為了一名「寬恕者」,一名妥協者。
甘地則更乾脆,他一開始就主張「非暴力」,無論是反殖民鬥爭,還是領導貧民翻身鬥爭過程中,非暴力精神貫穿始終。
在這種精神照射下,印度人到今天還體現着「反智與奴性」的思維。最大的諷刺在於,印度是在國家分裂,內部暴力衝突不斷的情況下獨立,而且綿綿不絕。
誰捧紅了甘地?
甘地成名於南非,1914年回國之後,遊歷印度各地,通過追隨者的造勢和宣傳,甘地在印度廣大農村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在當時,這個名字還帶有印度教中「神明」的味道。
然而要成為舉世矚目的政治人物,口口相傳的方式顯然做不到這一點,報紙和廣播是包裝神話甘地最重要的利器。
1920年8月開始的不合作運動,是甘地極力倡導的成名之作,當時,印度國大黨高層大佬基本持反對態度。
1920年秋,國大黨在加爾各答召開特別會議,討論農民運動與市民運動問題,大會主席卻是來自美國的拉吉巴特.拉伊。
拉伊幾乎不了解印度,常年住在美國,當甘地提出不合作運動決議時,國大黨高層大佬幾乎全部反對,只有尼赫魯的父親則成為支持甘地的唯一大佬。
加爾各答會議,是政治意義上的真正甘地時代開啟,雖然處於少數派,但《甘露市場報》總編莫鐵拉爾發聲支持甘地,從輿論上來說,甘地贏得了基層,拉伊背後有美國媒體力量。
從加爾各答回來後,甘地又去拜訪了文豪泰戈爾,再次為自己壯大了聲勢。
國大黨高層都是知識精英構成,他們明白「不合作運動」是什麼玩意,但甘地向民眾喊出的口號是:「要自由!不要再做奴隸!」印度人反響熱烈,大佬們乾脆閉嘴讓甘地去領導這場運動。
在運動發起前,甘地要求自己有獨裁權,「非暴力」原則不得被破壞,如果運動失敗,國大黨可以將他踩在腳下,甚至拋棄他,但運動時,都要聽他指揮。
在國際輿論上給甘地造勢的卻是美國媒體,之後,甘地每一次運動,都得到了美國媒體的極力渲染,包括他個人形像。
從英美兩國矛盾來看,英國繼續維持對印度的殖民統治不利於美國商品進入印度市場。同時,在全球輿論場揭露英國殖民醜惡統治的,主要也是美國媒體。
美國熱衷於結束英國對印度統治是毫不掩飾的,包圍在甘地身邊的幾乎全是美國記者。
後來著名的「向食鹽行軍」運動成為與世界新聞界互動的大狂歡,之後進佔達拉薩那鹽廠的行動,美國有1350家媒體進行了刊登和報道。
另外,甘地本人也極其善於利用媒體,他的言論,舉止,衣着,都經過精心策劃。
甘地有極高的表演天賦:赤裸上身,腰上系一塊土布,坐在一架小紡車面前,素食、禁慾、靜修,他用東方元素裝扮一身。他還可以穿着纏腰布去見英王喬治五世,在會議上高唱《薄伽梵歌》。
放到今天,甘地絕對是一個超級網紅,但甘地並不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甚至連尼赫魯對他也時常表示不滿。
奴性思維
甘地從骨子裡是熱愛英國的,包括尼赫魯也一樣。這是印度民族劣根性,到今天很多印度知識分子也對殖民時代抱着感激之心。
甘地身上有許多矛盾,這需要從他的人生哲學和社會地位中去發現答案。
甘地種姓上屬於剎帝利,自幼接受英國殖民地奴化教育,認同英國文化,認為「f大英帝國存在有利於全世界」。
成年後,他在英國研讀法律,並獲得執業律師資格,從這一點上說,甘地並不反對印度當時的政治架構,更不存在改天換日的精神。
意識形態上,甘地不排斥英國資本主義觀念,這一點,深深體現在他後來的政治行為上。
甘地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所以真實還原他的青年時代經歷非常重要。
作為一名官宦世家子弟,執業律師,甘地去南非時就帶着滿滿的優越感,他自認為比其它印度人高一等。
當時他受聘前往為一家南非的印度貿易公司打官司,24歲的甘地第一次受到打擊就是在火車上。
買了一等車廂座位,卻被趕到了三等車廂,跟被他瞧不起的黑人和印度勞工坐在一起。這件事深深的刺激了甘地。
甘地後來成立了「印僑代表黨」,打算用法律知識為印度人爭取平等,給他錢的主要是印度商人,因為他們在南非也受夠了這種歧視。
1906年8月,南非當局對印度移民限制不是放寬了,而是更加嚴厲。《黑人法案》強迫所有印度人要隨身攜帶身份證件,並嚴禁新的印度人入境。
甘地又領着大家反抗,主子們怎麼能把印度人跟黑人一樣對待呢?南非當局承諾同意取消《黑人法案》,但要求印度人去警局打指模。
印度勞工拒絕了這一強迫性的歧視要求,甘地這時卻跑來勸大家跟殖民當局配合,主動去打指模。結果差點被工人用刀刺死。
傷未痊癒,甘地就跑到警察局第一個打指模,以作表率,引發了南非印度人的極大反感。
結果,南非當局只是玩了甘地一把,《黑人法案》不取消,照樣保留。
這才有了甘地領導眾人燒毀身份證這永載史冊的光輝一幕。所謂南非抗爭僅此而已,他不過是在尋求印度人比黑人強一點的地位,並不是針對種族歧視政策的根本—白人統治一切。
在這種壓迫和反壓迫的抗爭中,作為領導者,甘地事實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說白了就是在主子的皮鞭下,一個奴才想過得比另一個奴才更好一點,而進行一點隔靴搔癢的小動作罷了,這跟轟轟烈烈領導人民翻身,當家作主的革命家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另外,在1899年,南非布爾人起義時,甘地站在了英國殖民者一邊,組織1100名印度救傷隊,到前線主動為英軍服務。
1906年,祖魯人起義,甘地再次故計重施。他以為英國主子會感激他,賞識他,重用他,至少高看印度人一眼,結果,半年不到,等祖魯人起義一被撲滅,就爆發了身份證事件。
網上流傳的甘地光輝歷史,都是經過過濾,剪接的,否則的話,甘地形像會垮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甘地利用自己的名望,以「募兵中士」身份為英國招募印度壯丁參戰,為這場不義之戰增加炮灰,「非暴力」與其說是他的思想,不如說是政治手段。
直到三十年代,甘地才正式提出了英國人必須離開印度的口號,這跟美國國力的快速增強有直接關係。
甘地與印度民眾的關係,需要辯證的分析。
一,他在組織群眾運動方面有重大貢獻。
二,對印度人的團結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地主和資本家做出了一些讓步(甘地絕食)
四,甘地將群眾運動控制在自己設定的範圍之中。
五,群眾要有打了左臉送上右臉的精神。
六,死道友不死貧道。
1920年下半年甘地在印度發動不合作運動–非暴力。
1919年,中國爆發「五四」運動–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火燒趙家樓。
兩個國家走上了兩條完全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印度民眾在甘地帶領下,一次次進行着不合作運動,迎來的是旁庶普邦大屠殺,旁庶普邦當時被全境封鎖,不準出不準進,消息徹底封鎖,到今天也不知殺了多少人。
另外,國大黨領袖,包括尼赫魯一批一批被抓捕,參加不合作運動被關入監獄的人數有三萬左右(還不包括沒登記名單的)。
只有甘地還在外面自由活動,國大黨被捕大佬盼着甘地能給當局更大壓力,讓大家早日獲釋。結果,1922年2月,不合作運動被甘地叫停,不玩了。
起因是1922年曹里曹拉村的農民在被警察開槍打死十幾人之後,為了反抗,放火燒了警察局,燒死六名警察。
甘地就以此為由,指責民眾違反了非暴力原則,直接結束這一階段不合作運動。
尼赫魯出來後,就質問過此事:幾千萬人的運動,發生一起暴力事件就要停止前進?就算是這樣,面對軍警的殘酷鎮壓時,誰能做到斯斯文文?如果有內奸或暗探故意製造暴力事件,怎麼辦?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註定失敗。它是個騙局。
1941 年12 月7 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佔領印度支那、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直逼印度。甘地仍然拒絕暴力,被免除國大黨領袖職務,國大黨分裂。
1942年,甘地在接受美國記者訪問時說,印度抗擊日本的方式將與眾不同,它的唯一武器乃是非暴力。
甘地想象,「將有一排排印度人,紀律嚴明,手無寸鐵,面無懼色地向日本人的刺刀沖,他們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直到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從而使敵人心慈手軟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英國只好又把他逮捕了。
網上喜歡用甘地跟毛澤東進行比較,這還真沒法比。
西方輿論美化誰,醜化誰,但是值得玩味,它有它的標準:符合西方利益。
最後在文字中感受一下中印兩國思想上的不同:
甘地名言:
在暴力中發現非暴力法則的聖人,是比牛頓更偉大的天才,是比威靈頓更偉大的戰士。他們懂得使用武力,他們也認識到武力無用,因而宣傳救世的方法不在於暴力,而在於非暴力。
—1920《武力政策》
毛澤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七律·到韶山》1963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