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中國發生了三件大事!

牛彈琴

一葉可障目,一葉可知秋。


這個周末,中國很安靜祥和,還沒到正月十五,人們還在歡度春節的氣氛中,一些在海南的遊客還在努力的歸途中,但這幾天,中國卻發生了三件大事。
這預示着這肯定是一個不平凡的2018年。

第一件事,中央定了: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十九屆三中全會。
三中全會,在所有全會中,往往有着非常特殊的含義。
整整40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更決定了中國的命運和走向。印象中,這麼早的三中全會,前所未有。
歷次三中全會會議時間如下: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18日—22日
十二屆三中全會:1984年10月20日
十三屆三中全會:1988年9月26日—30日
十四屆三中全會:1993年11月11日—14日
十五屆三中全會:1998年10月12日—14日
十六屆三中全會:2003年10月11日—14日
十七屆三中全會:2008年10月9日-12日
十八屆三中全會:2013年11月9日-12日
當然,也有人認為,之所以兩會前就開三中,是因為二中的主要議題是修憲,所以三中必須提前召開。
但短短兩個月內,連續召開兩次中央全會,在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歷史中,絕無僅有。這也說明了2018年的中國工作節奏!
這個春天,來得格外早!

第二件事,一位副國級被處理了,十九大後首個被降級的副國級。
根據新華社播發的通稿:

  1. 楊晶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廉潔紀律。
  2. 長期與不法企業主、不法社會人員不當交往,為對方利用其職務影響實施違法行為、謀取巨額私利提供便利條件。
  3. 其親屬收受對方財物。
  4. 能夠認錯、悔錯。
  5. 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降為正部長級。
  6. 人大隨即撤銷了他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的職務。
  7. 楊晶仍是同志。

署名「鍾紀言」的一篇評論文章說,給予楊晶同志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降為正部長級,充分表明在我們黨內,無論哪一級的幹部都沒有鐵交椅,紀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特權,都要做到違紀必究、能上能下。
「鍾紀言」,沒猜錯的話,「中紀言」(中紀委言論)也!

第三件事,黨和國家機構重大改革,即將開始了。
機構改革,被確定是三中全會的重要議題。這其實早有端倪,從地方監察委的設立看,中央必然會有大動作。
改革是一場革命,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機構改革幾度春秋。有統計,大的改革主要有這六次——
第一次:1982年。國務院各部門從100個減為61個,人員編製從原來的5.1萬人減為3萬人。
第二次:1988年。通過改革,國務院部委由45個減為41個,直屬機構從22個減為19個,非常設機構從75個減到44個。
第三次:1993年。國務院各部門從原有的86個減少到59個,人員減少20%。
第四次:1998年。國務院不再保留的有15個部委,新組建4個部委,更名的有3個部委。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由原有的40個減少到29個。
第五次:2003年。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由28個部門組成。
第六次:2008年。新組建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5個部委,國務院組成部門改革為27個。

5年一換屆,基本上5年一次大改革,這一次,動作肯定不會小。
以前機構改革,一般還被稱為「國務院機構改革」或者「政府機構改革」。但這次,直接說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顯然,涉及更廣,影響更深遠。

一些我們熟悉的部門,有可能就此消失;一些更適應國家治理的機構,將會橫空出世。

在今年達沃斯論壇上,劉鶴就表示,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迹,最好的紀念方法,就是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開放的舉措,一些舉措可能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

春寒方料峭,序曲已喧鬧。

這個春天,來得格外早。

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註定不是一個尋常的一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