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到底打什麼?

中美之間肯定要發生點什麼。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2月27日至3月3日訪美,時間恰恰是在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會議期間、兩會前,在這樣的特殊時間點劉鶴還要外訪,說明情況很特殊、問題很嚴肅。


再者,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楊潔篪2月8日至9日剛剛訪問過美國。如果中美不是要發生什麼十萬火急的事情,中國怎麼可能會在一個月內派出兩名政治局委員先後訪美呢?

要發生什麼呢?幾乎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經貿問題。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1月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拋出「貿易戰每一天都在打」的論調,同時,美國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揮起「301調查」大棒、以安全為由叫停中資北京企業在美的收購、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洗衣機徵收高額關稅、對進口自中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展開安全調查,美國真的在貿易問題上做文章了。

楊潔篪訪美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商量啟動第二輪中美經濟與貿易對話,被稱為中國領導人「經濟智囊」的劉鶴專程訪美也是為貿易而來。媒體更為緊張,不斷渲染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即將打響。

特朗普在2017年11月訪華時與北京簽署千億美元貿易大單,但那貿易戰到底是什麼?中美貿易戰打的是什麼?

搬出維基百科的定義來,貿易戰是世界貿易中不同國家通過施加稅收(關稅)對其他國家地區的經濟政策施加壓力的爭執。按照這個意思,美國對中國揮起「301調查」大棒、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洗衣機徵收高額關稅,中國對進口自美國的高粱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其實已經開始了。

可問題是,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物品種類繁多,為何美國選擇了中國太陽能電池板、洗衣機等開刀,而中國選擇了美國高粱?

從中國太陽能電池板來看,中國的產量佔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中國在過去10年裡將太陽能電池板的全球價格拉低了近90%。相比於中國龐大的市場佔有率,美國的行業卻在萎縮。單就這一產品而言,美國是逆差,中國是順差,特朗普本來就對中美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心存不滿,槍打出頭鳥,這一刀砍在中國有優勢的貿易產品上就不難理解了。

中國拿美國高粱說事也是這個道理。美國穀物協會(U.S. Grains Council)的數據顯示,美國出口高粱的四分之三以上賣給了中國。中國的理由是美國出口數量不斷增加,價格多年來持續下降,中國自然可以對美國高粱進行雙反調查。

簡單來說,貿易戰打的是兩者之間的不公平貿易,一國產品進入他國產品相應地擠壓了他國行業的空間,是搶了別人的蛋糕。照這麼說,誰會心甘情願地任由事情發展呢?貿易戰是為了保護自家產業而戰。

深挖一下,有意思的還在後面。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發展如此之迅速,背後有政府這隻手。美國製造商就抱怨,太陽能電池板得到了中國政府的不公平資助——中國的銀行給中國企業低息貸款。可美國呢,加州的太陽能設備公司Solyndra在獲得美國能源部的5.35億美元擔保貸款後,於2011年破產,從此美國對該行業的政治支持開始萎縮。

再比如美國的高粱,美國種植高粱的農民可以獲得政府補貼,中國不樂意了,認為美國的高粱傾銷是損壞了中國的高粱產農利益。照這麼說,貿易戰又變成了政府之間不同貨物政策上之爭。各國政府都有不同的優惠政策,當大家都走向同一個市場時,矛盾也就凸顯出來了。

各國有不同的經濟體制,西方自認為自己的經濟尊重市場、尊重自由,完全是公開、透明的市場。他們看來,中國可就不一樣了,中國市場依舊不夠開放、改革的步調仍太慢,中企與政府之間若有若無的關係更是讓他們擔憂,中國通過企業來掌控他們的經濟。貿易戰的背後就又是不同經濟模式的戰爭了。

當下的國際社會都已經注意到經濟在整個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體制的較量背後也是兩個國家力量的對比。當兩個數一數二的世界經濟體在高粱、太陽能電池板等上面有風吹草動,外界就迅速聯想到這是貿易戰,也證明了這一點。貿易戰根本來說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