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打響!中國該如何與特朗普鬥法?

雲石

沒有任何意外,特朗普簽署了專門的總統備忘錄,將對華貿易戰付諸實施。


這對中國來說無疑不是一件好事。但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所說:「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貿易戰,但如果有人非要逼迫我們打,那麼我們一不會怕,二不會躲。如果美方最終採取損害中方利益的行動,中方必將採取堅決和必要的應對措施來維護好自身的正當權益。」

當然,硬話誰都可以說,但真要跟美國人開幹,還確實得有兩把刷子才行。回到三十年前,當時日本面對美國的貿易戰威脅,也曾一度義憤填膺,但最後的結果,卻仍然是乖乖的簽了《廣場協議》,被美國痛宰一刀,並由此埋下了「失去的30年」之伏筆。

今天,輪到中國面對美國的威脅。那麼,中國能不能扛過這一關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搞清楚的是,在這場貿易大戰中,中國與美國相比,到底有何優勢,又存在哪些不足?

美國強過中國之處,想必所有人都知道:美國是全球霸主,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都遠在中國之上,雖然中國這些年發展迅速,已經坐穩了全球第二大國的交椅;但這個第二與第一之間,依然隔着不小的距離。而具體到貿易,2017年中美貿易順差繼續擴大,達到2758億美元或者3752億美元(前者為中國海關數據,後者為美國商務部數據,因二者統計口徑不同,存在較大差異)

當然,不管是2758還是3752,這個數據都創下了歷史新高。而這組數據表明,在中美貿易中,中國對美國市場的整體性依賴,大於美國對華——這也是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的所謂理由,以及底氣——即貿易戰對華造成的直接損失將遠大於中國對美。
美國的塊頭大過中國,中國對美的依賴也大於反之。從這個角度來看,中美貿易戰,中國可以說是一開始就處於絕對下方。基於這種邏輯,中國更有可能步當年日本之後塵。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當然不是。原因很簡單——中國與當年日本的國情大不相同。

首先,政治軍事層面,日本一直就是高度受制於美。這種受鉗制的狀態,使得日本在於美國博弈時,嚴重缺乏政治操作空間,美國不僅可以用貿易戰這種經濟手段加以威脅,還可以直接在政治上強力施壓。

但中國不同。中國政治上並不受美國鉗制。雖然美國也可以通過打台灣牌來對中國進行掣肘,但這種力度跟美國之於日本不可同日而語,何況中國還能夠通過朝鮮等其他方面問題加以反制。

而拋開政治,僅僅只說經濟,中國跟當年的日本也不可同日而語,日本鑒於國內市場狹小,所以一直採取貿易立國的國家戰略,其經濟高度依賴於海外市場——而以當時的世界經濟格局,這種依賴又多指向美國。這種格局決定了,當美國祭出貿易戰屠刀時,日本哪怕僅僅是在經濟層面,也是缺乏抵抗力的。

但中國不一樣。也許在很多人印象中,中國依然是嚴重依賴外貿,但實際上,這已經是過去式了。

根據2017年的統計公報,中國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32.1%,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為9.1%。

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出,出口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貢獻其實已經比較小了。而在這9.1%中,美國只是其中之一罷了,雖然是其中相對最大的一塊,但絕對比例並不太高,跟歐盟也不過就是相彷彿的狀態,其他日、韓、東南亞等,也都佔據了相當比例。

以這樣的經濟結構,美國想在中國身上重演當年威逼日本之故事,可以說是絕無可能。

當然,畢竟美國的硬條件還是在中國之上的。從這個角度看,只要美國玩下去,雖說玩不死中國,但總歸也能讓中國吃虧更多。這麼算來,最後還是中國倒霉。

但其實並非如此。

固然,在硬條件比拼方面,中國的確處於下風。但在事關貿易戰的軟實力比拼上,中國卻也有着美國所不具備的優勢:

首先,在貿易戰中,中國的國情,比美國更具優勢。
在政治制度上,中國採取的是中央集權制,政治權力在社會權力結構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而且這種中央集權在剛剛過去的十九大和全國兩會中還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這對貿易戰來說,是非常有優勢的。一旦貿易戰開打,雙方都免不了要受內傷。屆時,不管是直接受損的相關企業和個人,還是間接波及的普通民眾,都會因為自身利益的受損,自然而然的產生對現狀的不滿。

這時候,政治定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中央集權制度下,政治權力受資本權力和民權掣肘程度較小,政府也有足夠的資源和力量來緩釋乃至壓制不滿,進而將貿易戰堅持下去。

同時,作為一個單一民族佔絕對主體的國家,中國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結遠較美國濃郁。這意味中國民眾在為了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而導致自我利益遭受一定損失,忍受程度相對更高。

而這些都是美國的軟肋。作為所謂的「民主燈塔」,美國的政治權力受到資本權力和民權的高度掣肘。一旦貿易戰開打,資本和民眾利益受損,他們的不滿同樣需要發泄。而三權分立的政治結構和全民選舉制度,決定了資本和民眾有能力對政府施加強大的壓力;而政府作為應對的資源和力量則嚴重不足。

而這在特朗普身上尤為明顯。眾所周知,特朗普是美國歷史上最受爭議的總統——國內本身就存在着着非常強大的反對勢力。隨着貿易戰的持續,美國經濟受影響程度增加,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自身處境的惡化,加入到反對他的陣營中來。

特朗普本來只是半個美國的總統——還有半個美國正對他恨得咬牙切齒。只要能經濟惡化能讓他的支持者倒戈一部分,他的政治根基就將坍塌。

同時,美國的人文結構,也不利於特朗普將貿易戰長久堅持下去。美國作為一個多元化國家,本身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結就天然不如中國。何況這次貿易戰又是美國主動挑起,作為主動發起方,民眾在心理層面,對負面效應的承受能力也遠不如作為被動承受方的中國民眾。

政治結構,領袖政治基礎,國家人文特質,這三大國情差異,決定了中國雖然在事關貿易戰的硬實力方面的確遜於美國,但在軟實力方面,卻有着美國不可比擬的優勢。
此外,不同的國家經濟結構,中國的貿易戰承受能力也遠超美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也是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貿易戰開打,除了經濟和產業,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也會受到衝擊。對中國人來說,由於國家工業門類齊全,即便遭受到一些制裁,產業升級受到影響,但由於其該生產的都能自己生產,所以依然能夠滿足民眾的正常需求。

當然,中國的工業整體水平還處於中低端,所以這種滿足,是相對低層次的。但相對低層次,只不是體驗差了點,需要用到的大多還是能用到——沒有IPONE,你還可以用華為;沒有好萊塢大片,國產電影也不全都是爛片(當然,狹義上這個不能算貿易),美系車被限制,國產車也能湊合著開——總之日常生活不會受到根本性影響。而且這種消費降級,也讓中國大眾省了錢,與經濟吃緊的大環境是相匹配的。

但美國就不行了。失去了中國市場,美國的經濟同樣會受一定影響(畢竟這也是全球第二大市場,提供了大量利潤供);更重要的是,限制了中國的工業品,美國製造一時半會兒未必能跟上——就算有些能跟上,價格也會大幅提升。這意味着民眾必須在經濟吃緊的同時,卻要同時忍受通貨膨脹——這種反向匹配,對特朗普而言,意味着其政治承壓能力的進一步攀升。

綜上所述,美國對中國有硬實力優勢,所以貿易戰環境下,中國經濟層面確實受傷害更大;但中國對美國卻有軟實力優勢,所以社會層面美國政府卻要面臨更多的內部壓力。而美國的國情,又決定了特朗普政府的內部抗壓能力並不強。這就讓中國擁有打贏這場戰爭的可能:雖然拼家底的話,中國確實幹不過美國;但如果這個目標僅僅是特朗普這個半吊子美國總統,那中國其實是有相當勝算的。

當然,這場貿易戰的勝負,不光取決於中美之間,還取決於其他國家的態度。如果僅僅是中美打仗,其他國家對華貿易照做不誤,那無疑中國將更有底氣與美國周旋;而若相反,美國成功拉攏全球,一起對華貿易制裁,那中國的戰略轉圜餘地就要縮小很多。

比如歐盟。歐盟是中國外貿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合作對象,且其份額與美國相差並不太多,若能搞定歐盟,中國的外貿環境又將驟然惡化。

正因為如此,美國這段時間也在拉攏歐盟。比如在對進口鋼鋁加稅的方面,特朗普就以豁免為條件,引誘歐盟加入對華貿易制裁。而接下來,美國肯定還有其他條件開出。

那麼,特朗普的這種拉攏,到底能不能起到效果呢?
效果會有,但是絕對不大。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歐盟本身雖然也與中國有貿易爭端,但並沒有嚴重到要打貿易戰的地步——這既是說,在歐盟官方看來,它還是中國的貿易,整體上還是能收穫利益的。
現在,如果追隨美國對華貿易制裁,這本身就意味着歐盟利益會受到損失。甚至進一步說,它還失去了擴大對華貿易的戰略機會。畢竟一旦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的大量對美訂單肯定會取消,中國市場上的美國份額也會因此受到削弱。

這正是歐盟趁虛而入的好機會!中國取消了波音飛機訂單,那意味着空客的銷量就會大漲;美系車因為貿易戰在華份額衰減,那意味着德系車、甚至法系車就會迎來春天。諸如此類,都是能讓歐盟大獲其利的!

可要是跟了美國,不光預期中的更大紅利沒有了,既得利益也要遭受損失。那歐盟憑什麼?

當然,如果美國能予以相應補償,那歐盟基於與美國的政治盟友關係,以及與中國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差異,也願意去跟。但問題是,特朗普並沒有給出補償,他的所謂好處,只不過是對歐盟豁免——換句話說就是對歐盟既得利益不加剝奪而已!

這簡直就是仗着強勢耍流氓了!不給好處,單靠威脅,就要人家為你的利益買單!人家憑什麼?

當然,不買單就要受傷害。但問題是,這種傷害跟對華制裁一樣,都是雙方面的,到時候不光歐盟要倒霉,美國同樣也要倒霉。到時候你美國能承受得了嗎?

當然,你美國是全球老大,硬實力最強。但再強也只是相對優勢而已,並沒有絕對優勢。你特朗普現在已經跟中國幹上、跟俄羅斯也算是幹上——這意味着你的戰略轉圜餘地已經大為縮小。如果再加上個歐盟,甚至於日韓,那你美國基本上就是跟全世界開干。你對全世界造成傷害的同時,全世界也會對你造成傷害——而後者的殺傷力,絕對比前者要大的多!

其實美國根本就沒有跟全世界打貿易戰的能力。他所能做的,最多不過是殺一儆百——通過壓服中國這個最大的塊頭,然後拿這個成績來威懾其他經濟體,逼他們妥協,主動割肉給自己——這差不多是他的極限了。

既然只是有相對優勢,那麼在跟中國開乾的時候,特朗普就不可能再有更多的餘力去跟其他主要勢力開干。否則天下被逼的合縱抗秦——很有可能就會反戈一擊,攻破特朗普的函谷關!

基於這種邏輯,特朗普在跟中國打貿易戰期間,其實並沒有太多威逼歐盟乃至日韓的本錢,根本不足以讓他們徹底就範。

雖然憑着江湖老大的地位,以及盟友的關係,歐盟乃至日韓,有可能會給特朗普個面子,象徵性的跟隨一下。但只要中國願意深化對他們的開放,然後把原屬於美國的對華利益與他們分享,歐盟、韓國甚至日本,他們的陽奉陰違幾乎是板上釘釘!特朗普真正能鐵定收穫的反華馬仔,最多也就只有台灣這個沒什麼能量又傻啦吧唧的二貨罷了。

總而言之,貿易戰雖然打響,但勝負尚未可知。美國固然有他的優勢,但中國也有自己的殺招。至於最終勝負,還得看那句老話——狹路相逢勇者勝!

而這場中美貿易戰,也會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未來全球經濟乃至政治格局走向的風向標。如果中國失敗,那麼必然深受重創,縱然不至於像日本一蹶不振,但經濟乃至地緣拓展戰略將受到強力遏制,其影響力很可能會被壓縮回國內。而若中國得勝,那全球形勢必然會發生大變,屆時無論是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前途都會豁然開朗,中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會在全球範圍內收穫廣泛的影響力。

那麼,作為普通中國人,在這場事關國運、乃至全球氣運的博弈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就一個字:忍!貿易戰期間,內傷肯定會有,但如果此時忍不住,社會動蕩加劇,那麼朝廷維持政治定力的底氣勢必會被削弱,屆時就不得不做出大幅妥協,中國的國運會因此大受影響。而如果大家忍得住,讓朝廷保持充分的政治定力,將貿易戰堅持下去,直到特朗普受不了社會動蕩和政治倒戈的壓力,而草草收兵,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之路將大為開闊,到時候所有中國人——不管你是屬於哪個階層,甚至不管你平時對朝廷是支持還是反對,只要你在這個國家,都會因此享受到更多、更長遠的國家發展紅利!

所謂國運之戰,歷史之戰,正在此時!■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