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法在敘利亞「假打」 特朗普尋找一個體面撤軍的台階?

海外探客

美國當地時間4月13日夜,特朗普下達「開火令」,美軍向敘利亞目標發射導彈,實施精確打擊。同時,英法兩國也同時動武。根據俄方統計,美英法通過軍艦、戰術飛機和B-1B戰略轟炸機向敘利亞發射了100多枚導彈。大馬士革上空被濃煙籠罩,敘利亞方面聲稱已經攔截20多枚導彈,還感謝俄羅斯發來的警報,因為遭受空襲打擊的位置已經提早完成了疏散。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譴責美軍攻擊本國是一種野蠻行為。


此前,俄羅斯已經警告美國,如果膽敢對敘利亞發動攻擊,俄軍會擊落美軍導彈,甚至會摧毀發射導彈的平台。而特朗普則嘲諷地說:「你們做好準備,又快又好又智能的導彈將攻擊敘利亞。」他還恐嚇俄羅斯和伊朗,必須為阿薩德的所作所為負責。雙方都撂了狠話,一場大戰看似不可避免。

不過蹊蹺的是,美軍此次下手特意強調用4個字:「精確、有限」,沒敢放飛自我。精確,就是要教訓敘利亞;有限,就是避免陷入一場大規模戰爭。簡而言之,就是避免讓戰火殃及人口聚居的稠密區,尤其要保護俄羅斯人員,絕對不能激怒北極熊,最後變成美俄對決。這次戰事充滿了演戲的味道,總體而言就是「假打」,並非一場「滅國戰爭」。特朗普實際上就是想尋找一個體面退出敘利亞的台階。

1、有俄軍在,西方集團並不敢推翻阿薩德

經歷7年的混戰之後,阿薩德在俄羅斯和伊朗的幫助之下已經緩了過來,攻克了反對派大本營東古塔,控制的領土從20%擴大到55%,打通了多個大城市之間的聯繫。實際上,阿薩德已經重新掌控了敘利亞。西方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窘況。如果沒有西方的持續「輸血」,反對派已經難逃覆滅的命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次動武不過是西方撤出的前奏。

美英法壓根就沒想推翻阿薩德,這也是俄羅斯能夠容忍其「假打」的紅線。想當年發動海灣戰爭時,西方集團佔有道義高地,足足調集了6個航母戰鬥群,參戰人員66萬人,至少34個國家參與了軍事行動,但最終的結果還是沒能消滅薩達姆,又讓其頑強地挺了10多年。

這次對付有俄羅斯罩着的敘利亞,美英法雖然調集了航母戰鬥群、戰機和核潛艇,但這點兵力只能說是「鬧着玩」。由於俄羅斯在敘利亞部署了相當的兵力,西方也並不敢針對阿薩德進行「斬首行動」,這恐怕也與美俄在幕後的溝通與談判有關。而在開戰之前,敘利亞早就已經把自己的戰機和重武器都轉移到俄羅斯控制的軍事基地裡,受到S-400反導系統的保護,以免被美英法摧毀。這足以證明美俄之間的「有商有量」、配合默契。

西方襲擊的目標都圍繞「化武」展開,首輪重點打擊的對象有3個目標:一是科學研究中心(SSRC),
二是位於霍姆斯附近的所謂的「化武貯存處」,
三是靠近「洗衣粉貯存處」的一個軍事設施。

夷所思的是,重要的大馬士革機場並未受到襲擊。敘利亞方面表示「毫無壓力」,還嘲笑西方媒體誇大了美英法的打擊力度和規模。當然,對滿目瘡痍的敘利亞來說,這點損失都已經感覺不到痛了。

如果僅僅是敲打敘利亞泄憤,並不會對地區局勢與國際戰略產生什麼影響。除了增加平民傷亡、損壞財產、增加廢墟之外、製造新的災難之外,不會產生任何積極效果。

2、美英法賊喊捉賊,在道義上站不住腳

就在美英法發動襲擊之前,敘利亞方面已經指出「某些外國勢力偽造了化武事件,有外國特工參與表演了這出鬧劇」,正是在美國、法國、土耳其和沙特的縱容與幫助下,敘利亞反對派才獲得了化武。而俄羅斯則聲明已經掌握了「無可辯駁」的證據,足以證明4月7日的化武攻擊事件由西方一手策劃,本質上就是「賊喊捉賊」。俄敘兩國都提出儘快派遣「禁止化武組織」的調查團。

不過,西方刻意忽略、掩蓋與湮沒了敘利亞與敘利亞的聲音。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真相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攻打敘利亞就是目的。這一點全世界都看在眼裡。甚至一些歐盟國家的民眾已經公開反對美英法的濫用武力,希臘人民上街焚燒了美國國旗,表達對特朗普的憤怒。在道義上,美英法早已破產。

美英法無視俄羅斯之間的警告,悍然動手,令俄方極為不滿。俄方撂下狠話:作為一個核大國,不會對此坐視不理,對敘利亞的打擊是美國的挑釁,也是對俄羅斯的「侵略」,可能導致不可預測的後果。俄外長拉夫羅夫也提醒西方:如果介入敘利亞戰事,將導致新一波難民潮湧向歐洲發達國家。受害的是歐盟,而非得到海洋保護的美國。

俄羅斯義正辭嚴地指責美英法違反了國際法,踐踏了敘利亞主權。俄駐美大使安東諾夫向美國發出警告:威脅到俄羅斯的行動不會沒有後果,美英法要負所有責任。美國作為最大的化武持有國,在道德上沒有權利指責別國。俄方還嘲諷特朗普:國際關係不能取決於一個總統早上醒來時的心情。

但俄方同時也表示,美英法3個國家的導彈沒有進入俄羅斯的防空區域。這個表態的有這麼幾重意思,首先是美英法並不敢招惹俄軍,其次是美俄目前並沒有直接爆發衝突的可能,三是美英法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剋制,沒把事情做絕,還有的談。

3、美國賺了面子,俄羅斯得到了裡子

騎虎難下的是特朗普,他早就下了「48小時最後通牒」,結果48小時過去了,卻遲遲沒有預想中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這已經引起了質疑與嘲笑。他在4月12日在社交媒體上辯解「從來都沒有說過何時對敘利亞發動襲擊,可能很快也可能沒那麼迅速。」白宮也表示總統尚未作出最後決定。

在是否動武的問題上,美國內部也有矛盾。特朗普的新任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是一個「好戰者」,主張動武,而美國防長馬蒂斯雖然綽號是「瘋狗」,這次卻極力避免激化矛盾。馬蒂斯4月12日甚至向國會報告「沒有確鑿證據表明在敘利亞杜馬鎮有人使用化武,需要派人過去調查」。

靠着軍工、能源、金融三大財團上台的特朗普,現在越來越傾向於用鐵拳解決問題。前國務卿蒂勒森代表的石油財團與俄羅斯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解僱了蒂勒森之後,特朗普在中東問題上少了束縛,已經開始轉向激進。事情如果拖下去,最尷尬的很可能是特朗普。而此次恐襲敘利亞,很可能也是為了「毀證滅跡」,只有什麼都找不到,才能為這次動武勉強找到一個理由。

特朗普下令收拾敘利亞,恐怕盯着的還是國內,為的只是自己的私利。只要能擺脫「通俄門」的壓力,只要能對內證明自己的強硬,他不會考慮別國的困難。普京剛剛勝選,就毆打俄羅斯保護的小夥伴,這無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稀釋美國民眾對特朗普「通俄門」的不信任感。而特朗普下令開火之後,最不滿的是國會,議員們認為特朗普沒有得到授權。

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特朗普得了面子,普京得了裡子,最終得到敘利亞的還是俄羅斯。眾所周知,敘利亞的主要反對派已經拋棄了沙特和卡塔爾,轉而與土耳其合作。而在4月4日,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在安卡拉舉行「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峰會」,已經宣告美英法的出局。特朗普早就想從敘利亞撤軍,還自我表揚「是我消滅了敘利亞的ISIS組織」。不過,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美國可以用一場勝利終結在敘利亞的行動,而俄羅斯則取得了戰略上的主動權,捍衛了在中東的勢力範圍。用一次強硬的空襲向普京認輸,特朗普終於可以甩掉敘利亞這個包袱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