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中國芯」

塞冬

過去二三十年「中國自主芯片」,就像一個重複了多年的美夢,被人們反覆提起,又一次次失落地忘記。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何時能夠崛起?中國是不是點錯了科技樹,只會「模式創新」?中國何時才能打破「缺芯少魂」的尷尬,不怕他國封鎖?本文作者曾就讀於北大微處理器研發中心,參與過「中國自主CPU」一線研發工作,他在文章里探討了中國自主芯可能存在的解決方案。


我在北大期間就讀的實驗室,曾在十多年前研製出我國第一套支持正向設計的CPU軟硬件協同設計環境,並相繼開發出了具有一定商業應用場景的32位/64位微處理器,這讓北大成為「中國芯」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然而,無論是北大的CPU、還是中科院著名的「龍芯」,如今在普通市場上都已基本銷聲匿跡。包括塞冬自己在內,國內頂級高校和科研院所里曾參與過「中國芯」研發的一代學生,現在也大多沒有再從事這個行業。
就這樣,「中國自主芯片」,就像一個重複了多年的美夢,在過去二三十年裡,被人們反覆提起,又一次次失落地忘記。整整一代曾為之奮鬥的年輕人,如今也大都被現實和生活澆滅了夢想,分散在各行各業。
而隨着我國綜合國力的飛速進步,在諸多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產業結構上的關鍵短板也漸漸被人們所淡忘。直到這幾天,中興遭到制裁的新聞才又一次點燃了人們消失已久的種種疑問:
1: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何時能夠崛起?
2:中國是不是點錯了科技樹,只會「模式創新」?
3:中國何時才能打破「缺芯少魂」的尷尬,不怕他國封鎖?
4:作為一名曾參與過「中國自主CPU」一線研發工作的計算機系畢業生,塞冬覺得有必要講講這個話題。而依照慣例,本文將繼續使用大量數字來回答上述問題,並會提出這樣的觀點
5:「中國芯」、「中國自主電子產業鏈」不僅是個關乎國運的宏大命題,更是我國各地區能否實現產業升級和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6:「中國屏」在經歷十餘年的黑暗後強勢崛起,其經驗值得「中國芯」借鑒。
7:中國芯片的製造問題,可能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中國特色」解決方案。
話不多說,下面用數字說話。

先看大局面:東亞電子產業鏈
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最多、也是順差最大的兩項商品分別是「電話機等通信設備」和「自動數據處理器」,翻譯過來就是電話和電腦。這兩個項目分別佔中國對美出口額的13.8和9.7%(https://comtrade.un.org/,美方口徑),總額約1200億美元。
再來看「中國製造」在世界電腦/電話產量中的比例(《中國統計年鑒》、IDC、工信部《電子信息製造業運行情況》,產量單位:億):


可以看到,中國目前生產了全球六成五的PC/平板電腦,以及幾乎全部的手機(產/銷量、《年鑒》/IDC統計口徑問題,越南和印度也有個位數的份額)。
事實上,自加入WTO以來,電腦和手機產能在持續不斷轉移到我國,不僅發達世界的產能流失殆盡,甚至連人力成本低於中國的東南亞和印度的手機製造業,也被中國血洗。
如今,中國每年消費的PC和手機佔全球的25-30%,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市場。但是「消費佔比」相比起「生產佔比」,實屬小巫見大巫。中國每年巨量進口芯片、顯示面板、基礎電子原器件,加上自產部件,通過「富士康們」組裝為成品,小部分自用、大部分供應全球。
2017年,我國對外順差最大的三個地區(單位:元,來源:海關總署)
美國:1.87萬億人民幣
歐盟:8656億人民幣
印度:3508億人民幣
2017年,我國對外逆差最大的三個地區
台灣地區:7533億
韓國:5047億
澳洲:3623億
不管我們樂意不樂意,都不能不承認如今韓國和台灣地區在世界集成電路市場上的重要地位。中國大陸去年進口的2000多億美元芯片,大多就來自這兩個在地緣上與我們敵對的地區。
2017年第三季度,韓國的三星和海力士佔據全球內存(DRAM)市場的74.5%,兩家公司在DRAM上單季營收143億美元。此外,美國美光佔21%,三家公司瓜分殆盡。


閃存(NAND)市場方面,三星和海力士佔47.1%,兩家公司在NAND上單季營收71億美元,剩下的份額由東芝、西數、英特爾、美光瓜分。


韓國如今每個季度要生產價值214億美元的內存/閃存,其中大部分進入中國,成為made in china電子產品的一部分。
台灣地區的實力則體現在芯片代工領域,世界前十芯片代工廠,台灣地區佔了4家,總份額67.6%。其中台積電一家,年營收就達320億美元,市場份額超過一半,是大陸最大代工廠的10倍,處於絕對霸主地位。


美國的幾大芯片巨頭中,英特爾自產,高通、博通和NVIDIA大都在台積電流片。於是,當oppo/vivo/小米進口高通芯片時,其大部分價值體現在台灣地區對大陸的貨物貿易出口,而少部分價值則體現為設計和知識產權上美國對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我國自主設計的大多數商業芯片,如華為海思麒麟系列,也是在台積電流片。
綜上,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貨物貿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實際是美國對韓台的逆差。哪怕中國完全放棄電子產品組裝,將「富士康們」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美國的逆差也不會減少。
那麼,美國發動貿易戰的意圖何在?
其原因就是,中國大陸在過去十餘年裡,一方面把全球消費電子的組裝製造環節基本全吸納過來,而另一方面在零部件和終端品牌建設上不斷突破——從山寨貼牌,到3家公司進入全球top5手機品牌,從每台蘋果手機只賺幾美元加工費,到成為iphone零部件重要提供方。

下圖為全球top5手機廠商:

零部件方面,歐菲光、匯頂科技、舜宇光學等,在各自領域都已是世界前列,vivo首推的屏下指紋採用匯頂方案,舜宇鏡頭模塊應用到三星S9。蘋果手機上來自中國大陸的零部件份額在過去5年中提升了一倍。


雖然,韓國、台灣地區、日本,仍然在手機零部件上優勢明顯。但可以說,只要中國大陸一直佔據消費電子產業鏈的組裝生產環節、佔據下游品牌,就會不斷向上奪取品牌份額,向下拓展零部件空間,早晚變成一個全產業鏈玩家,成為美國及其盟友們無法威脅的對象。
於是,儘早阻止中國做大,通過貿易戰和高關稅逼迫消費電子生產環節移出中國,斬斷中國把控整個產業鏈的「野心」,就成為美國國家戰略的一大選項。

「缺芯少屏」和「缺芯少魂」

近幾天,主流媒體在評論中興事件時,對中國電子產業的評價是「缺芯少魂」。而在5年前談起類似話題時,更常用的一個詞是「缺芯少屏」。因為當時中國不僅缺芯片,還缺顯示面板。5-10年前,從電視到pc到手機,全球液晶面板基本被韓、台、日包攬,中國廠商的份額很小。
而隨着過去幾年中國廠商的極速擴張,以京東方、華星光電為代表的中國面板產業,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席之地,極大緩解了我國「少屏」的問題。
2017年第三季度,京東方在9寸以上大尺寸LCD面板獲得了21.7%的市場份額,超越LG的19.3%,首次成為全球第一。
整個2017年的份額如下所示(BOE:京東方,Innolux:台灣群創,AUO:台灣友達)


《中國開始在大面積LCD市場超越韓國廠商》
http://www.businesskorea.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19469
然而,在以手機為代表的小尺寸面板領域,韓日廠商仍然佔據優勢,京東方只取得了6%的市場份額。


特別是,在高端的OLED屏方面,三星佔據絕對主導,而且短期內難有超越的可能。


雖然和三星還有差距,但我國的顯示面板產業能有如此突飛猛進的增長,已實屬不易,起碼不像芯片這樣極大比例依賴進口。我們來看一組數字:
2010年,京東方營收80億,凈虧損20億。
2017年,京東方前三季度營收694億,凈利潤65億。
2012年,我國進口顯示面板503億美元。
2017年,我國進口顯示面板下降到301億美元。
如前文所說,中國佔據了絕大部分電腦/手機產能,要想實現顯示面板自給自足,就得自產絕大部分顯示面板——也就意味着還要大幅壓縮韓台日廠商的空間。

下面是全球主要廠商LCD+LED總生產面積的對比情況,可以感受下大陸廠商和韓台日廠商的趨勢對比。照此速度發展下去,5-10年後,台灣、日本廠商將被踢出一線梯隊,韓國廠商則將逐漸退守尖端的OLED領域。屆時,除韓系旗艦手機/旗艦電視外,中國面板廠商將可能實現對絕大部分消費電子產品屏幕的大包大攬。


從「缺芯少屏」到「缺芯少魂」,一字之差,表明了我國在電子產業領域補齊短板的努力。既然我們在液晶面板上能成功實現後發追趕,那麼芯片領域呢?我們在5-10年後能不能像液晶面板這樣看到芯片進口量的顯著下降?

「國運」、「省運」、「市運」

看多了數據和表格,我們再來看幾項大工程。
如下文所示,在日益流行的OLED面板領域,三星仍將在長時間內處於壟斷地位。

全球柔性oled市場規模在第三季度達到30.4億美元,目前該領域最大的領頭羊是三星,其佔據了市場高達96.5%的份額,作為對比,排在第二名的是LG,佔據了市場3.3%的份額。

10月26日,京東方宣布位於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這是中國首條全柔性AMOLED生產線,也是全球第二條已量產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面板業界人士的消息報導,蘋果為了降低對三星OLED面板的依賴程度,已經把相關技術分享給京東方、LG顯示器與JDI等3家面板製造商 ,其中京東方預計2019年投產的四川綿陽廠,將供貨給未來蘋果的新iPhone。

下面是京東方綿陽項目的規劃圖:


下面是2016年底的衛星圖,2017年的現狀暫未更新。可看出這是一個尺度2公里的巨型廠區。


2017年底,京東方合肥的全球最高世代LCD生產線投產,這個項目的投資金額是400億人民幣,同時配套的還有一條15億美元的康寧玻璃項目。

《人民日報》 合肥12月23日電 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近日投產。京東方2015年在合肥自主投建的10.5代線是全球最高世代線,設計產能為每月12萬片玻璃基板,智能化和核心工藝技術均達到業界最高水平。

下面是該項目的衛星圖,8個月時間,從無到有拔地而起一座尺度1.1公里的超級工廠。


與此同時,位於武漢的類似項目也在發力:

華星光電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合作協議,投資350億元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智能製造產業園建設6代LTPS-AMOLED柔性顯示面板生產線。

下面是規劃圖。


說了這麼多面板項目,回歸主題到芯片。
2016年,總投資240億美元的「國家存儲基地」項目在武漢啟動,下面是該項目的規劃圖。


下圖是2016年9月這塊地皮的樣子。


一年後,2017年9月,第一座廠房正式封頂:

此次提前封頂的項目(一期)一號生產及動力廠房建築面積達52.4萬平米,預計將於2018年投入使用。項目(一期)達產後,總產能將達到30萬片/月,年產值將超過100億美元。

這座廠房的建築面積,接近兩座北京南站,下面是工廠建設過程中的航拍圖。

 
衛星圖還沒來得急更新,只有一號廠房的地基。量一下地基的尺寸,會發現這是一座近500米長的龐然大物。


而在2020年,當整個「國家存儲基地」建設完工後,將有3座這樣的全球單座潔凈面積最大的3D NAND閃存廠房,主廠區佔地面積1700餘畝,和北京大學燕園差不多大。


不光是武漢的存儲基地,南京和成都的兩個類似的項目也在規劃當中。

大陸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11日出席公開活動時指出,2017年將再啟動兩個半導體基地,分別為成都和南京,合計再砸460億美元蓋廠,加計日前開始動工的武漢新芯旗下的長江存儲,這三個生產基地合計砸700億美元。

暫且先不管這個700億美元的「宏圖大願」,我們先來捋一捋家底,看看我們到底有多少先進的12寸芯片廠,以及還有哪些12寸芯片廠處於在建狀態(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截止2017年底,我國的12寸芯片廠月產能為62萬片,其中兩大韓資企業佔據了一半產能:
無錫海力士DRAM:17萬片/月,10納米。
西安三星NAND:12萬片/月,10納米。
除韓資外,我們按產能排序:
合肥晶合:8萬片/月,台灣代工廠力晶合資,90納米(一期),65/45納米(二期)。
廈門聯芯:5萬片/月,台灣代工廠聯電合資,28納米。
北京中芯國際:3.5萬+4.5萬片,28納米。
上海中芯國際:2萬片,14納米(艱難研發中)。
大連英特爾NAND:4萬片,10納米閃存。
上海華力微:3.5萬片,28納米。
武漢新芯:2.5萬片,45納米閃存/CMOS。

總結一下:我國目前62萬片/月產能的12寸芯片廠中,有46萬片/月(74%)是外資/合資廠。
目前產能最大的自主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其12寸產能為10萬/月,最高工藝為28納米。2017年第三季度,中芯國際的28納米工藝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為8.8%,而2016年第一季度的該數字是1%,中芯國際正在逐漸提升28納米工藝的良率。
我們對比一下和台積電的差距:台積電在2011年底就推出了28納米工藝,2012年底該工藝的佔比就達到了22%。
結合此前的營收數字:大陸目前最大、最先進的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其年營收只有台積電的1/10,技術差距為5-6年。
我們再看看正在建設中的:截止2017年底,我國在建的12寸芯片廠,共有12個公司、15個項目,總計產能為81萬片/月,其中51.5萬片/月(63.6%)為外資/合資。在建項目分佈如下(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通過上圖可以發現,2-3年後,我國將形成一條「長江流域芯片產業帶」:上海、無錫、南京、合肥、武漢、成都、重慶。加起來佔據我國新增12寸芯片投資的80%。
上文列舉的新興面板產能,同樣集中於長江流域:合肥、武漢、成都、重慶。
也就是說,我國未來電子產業鏈條中最重要的兩個門類:芯片和面板,將極大地集中於長江流域內陸的一系列省會城市,特別是那些在兩個門類中都反覆出現的幾個城市,尤其值得注意。
這與我國PC/手機產能轉移的趨勢是一致的。5-10年前,我國的手機產能主要集中於珠三角和京津,PC產能主要集中於上海和蘇州。而近年來,以富士康為龍頭的pc/手機組裝企業,正在大舉向內陸土地、勞動力、政策成本更低的省會城市轉移。
目前,重慶生產了全球1/3的筆記本電腦,同時是我國手機產量第2名。而鄭州富士康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phone生產基地。


珠三角的手機產能、長三角的電腦產能,同時選中了距離較近、富餘勞動力眾多的的長江流域內陸和中原地區。一方面降低勞動力成本,為發達地區「騰籠換鳥」騰出空間,另一方面也讓巨量農民工在家鄉省會城市就業,極大地拉動了內陸省會的發展。更重要的事,電子產品的特點在於單位重量/體積價值高,空運並不會因為內陸還是沿海而有成本區別。
電子產業鏈的特點在於:價值大、鏈條長,既能提供高端的研發崗位,又能提供中端的商貿、物流就業,也能容納巨量的勞動力人口,是快速提升內陸落後地區經濟實力的利器。
無論境內外,歷史的經驗也都告訴我們,電子產業是日本、韓國、台灣地區、長三角、珠三角從落後走向發達的重要支柱,是後發國家/地區的必備良藥。
過去十餘年,電子產業鏈只助力了長珠三角。那麼未來10年,芯片、面板、富士康、以及與之配套的上下游產業,就是西安、鄭州、合肥、武漢、成渝進行產業升級、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說了半天,似乎漏掉了什麼地方。如上文所說,5-10年前,京津和珠三角一樣,都是我國最主要的手機生產基地,那麼現在呢?
10年前,北京曾有索愛全球最大工廠、諾基亞中國最大工廠,天津曾有摩托羅拉全球最大工廠。配合京東方、中芯國際,再加上北京最為發達的互聯網產業,從組裝加工、到高端零部件、到上層應用的移動時代全產業鏈,原本應該誕生在京津地區。
然而,京津押寶的三家頂尖手機外企全跪了,而原本被視為「山寨」的珠三角本土企業:華為、oppo、vivo,卻崛起成為世界巨頭(小米也不在北京生產)。
於是,長三角的台資/美資PC產業鏈、珠三角的內資手機產業鏈,加上與之配套的面板/芯片/零部件廠商,隨着產業轉移,大規模在以長江流域為主的內陸省會開花結果(最北達到西安、太原、鄭州一線)。

而伴隨着京津外資手機廠的倒閉,京津冀缺乏能容納大量勞動力的PC/手機製造工廠,面板/芯片廠的新產能也不再落戶京津冀。
於是,除了北京發達的互聯網和金融產業外,津冀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就消失了,再加上對高耗能高污染重工業的打壓,津冀就愈發尷尬。
塞冬此前許多文章都有說過:未來5-10年,伴隨着人口老齡化,內陸省會和區域中心城市的產業、人口競爭將日趨激烈。吸引更多的產業人口、研發人才,爭奪到電子和汽車產業鏈條的更多環節。特別的,如果能像珠三角一樣培育出自己的消費電子品牌,那麼其邁向人均3萬美元中等發達世界的道路就打通了。
而中國芯、中國屏、中國車的例子都告訴我們,不要過於仰仗外資企業,外資企業的目的和市場化內資企業是不同的。外資的目的在於繞過中國的關稅壁壘(在中國建芯片/面板/汽車廠)、在於降低成本。

而一個有志氣的市場化內資企業,其目的則是向上向下打通產業鏈、打出自己的品牌、下力氣研發(或者收購)容易被卡脖子的關鍵環節、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需求無形中捆綁在了一起:
1:大連英特爾、無錫海力士、西安三星,典型的外資。來華目的只是為了便宜的土地、優惠的稅費、以及繞過中國的關稅,對當地經濟有短期促進作用,但不可能依靠他們來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產業鏈。
2:中興是內資,但不是有志氣的內資,更像一個安逸的集成外包商。
3:華為、騰訊、阿里、吉利、長城、京東方等等,屬於「有志氣的內資」,雖然各自達到的水準不同,離世界一流水平也還有差距,但他們的總體方向,是在市場中尋求突破和拓展,是他們在帶領中國在各領域前行。
於是,問題就很清晰了。「中國芯」和一流水平的差距有多大?我們要依靠誰來實現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突破?
接着看下一節。

誰來引領「中國芯」

繼續來看韓國和台灣的例子,首先看韓國。

10年前,我在上《中國經濟專題》課程時,林毅夫老師曾說:「韓國這種規模和檔次的國家,其比較優勢就是生產中高級零部件、做高級代工,就像台灣那樣,千萬不要去搞全產業鏈的生意,比如整車,比如日本美國那樣大而全的消費電子產業。」

然而,韓國的策略卻是:集中力量尋求突破,舉國之力扶持少數幾個領域的國際巨頭,容忍其長達一二十年的虧損和不盈利,從而培養出能和國際一線巨頭pk、甚至保持該領域全球領先的優勢的企業 —— 三星、現代、SK,芯片,造船、汽車等都是如此。

美國、中國、歐洲、日本,雖然經濟體量遠大於韓國,但韓國就只在個別領域和大家同台競爭,這讓超級大國也很難做到在該領域比韓國公司投入更大。

舉個例子,三星電子去年資本開支440億美元,位居全球上市公司之最,遠超全球第二名。排前10的其他公司:4家石油公司、4家通訊/電視運營商。除三星電子外,只有一家是製造業——大眾汽車,其資本開支不到三星的一半。:


440億美元的開銷中,2/3用於半導體,1/3用於顯示面板。這讓三星電子在芯片上的投入超過英特爾+台積電的總和,達到全球半導體資本投入的29%。

對比一下:中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第一期的規模是1400億人民幣,正在規劃中的第二期是1500-2000億人民幣。

該基金2014年成立,到2017年底,實際投入了794億元,也就是三年投入了120億美元——就算考慮所謂的1:3拉動社會資金,也只是三年拉動360億美元(是否落實存疑)。

上文中介紹的武漢「國家存儲基地」,三期工程總投資240億美元,預計2020年完工。今年將開始小規模量產32層64G閃存。

然而我們會看到,三星也沒有停着:

  • 2017年,三星花費140億美元在平澤建立的64層512G閃存工廠竣工;
  • 2018年,三星花費130億美元的平澤二期即將投產,用於生產DRAM。

三星的計劃是,2021年前,在平澤繼續投入280億美元。
也就是說,三星在平澤工廠的投資,是我們在武漢的「國家存儲基地」的2倍多,且技術領先3-5年。

2017年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半導體事業屢屢刷新業績,高達65兆韓元(約612億美元)的營收更助三星一舉超越英特爾(Intel),榮登全球半導體業界龍頭寶座,相關部門員工獎金高達月薪的400%。目前有1.3萬名碩博士研發人員與2000名輔助人力,共1.5萬人在DRS辦公室內工作。

2017年7月三星在平澤工廠一樓生產先進的64層3D NAND,計劃在二樓增設DRAM產線,最快2018年5月就能量產DRAM。業界認為三星電子積極擴大存儲器產能,為的是提防2018年下半年大陸業者進入市場。

前面塞冬用了很多規劃圖、衛星圖和航拍圖來介紹我國在芯片大廠投入上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但是,韓國人也不慢。
這是三星平澤工廠2015年的照片,還是一片不毛之地。


一年後,工廠基本竣工,2017年投產。


整個項目一期的規劃如下圖所示,三座廠房,左邊是預留的後續開發用地。


三星在芯片上的巨額資本投入,讓所有競爭對手都感到膽寒,可以說,韓國人基本控制了全球閃存/內存市場的周期和節奏。未來幾年,當我國落後三星1-2代的閃存/內存工廠大規模投產後,三星就可以憑藉自己巨額的壟斷利潤來搞降價傾銷。
憑藉其成本、良率上的優勢,將芯片價格持續打壓到中國芯片廠的成本以下、而在三星的成本以上。從而讓中國芯片廠離不開國家補貼,不能做到自身的正向循環。

再來看台積電。在上文中我們提到,目前我國在建的12寸芯片廠月產能合計81萬片,其中大部分是外資/合資,邏輯芯片上最多也就做到28納米,14納米還在艱難突破當中。
而台積電正在向5納米邁進,正在投資240億美元,興建一座月產能100萬片的的全球最領先代工廠。第一期將在2020年初量產,第二期2020年底,第三期2021年。
也就是說,2-3年後,當我們的81萬片產能落地了(大部分是外資,大部分是存儲而不是邏輯芯片),對岸領先3代的100萬片5納米邏輯芯片工廠也滿產了。
如果說韓國人的存儲芯片我們還可以靠比拼砸錢來追趕,那麼最擅於砸錢的三星,在邏輯芯片代工領域追了台積電十來年,工藝上總是落後一個節拍、良率上總是差一截,給蘋果處理器做代工,讓消費者光憑手感溫度都能知道處理器是三星還是台積電產的。

財大氣粗的三星都如此狼狽,那麼我們如何追趕台積電?
期待台積電的產能轉移到大陸?——台積電高調投資的南京工廠月產能就2萬片,只是台積電總產能的一個小指甲蓋。

難道我們只能靠和平統一?
對於這個問題,我請教了一位同門師兄,這位師兄是國內少有的親自設計過處理器的博士,目前仍然活躍在最前沿的芯片設計領域。
他的答案是:
1:對於正在發生「10倍數變革的領域」,可以彎道超車。
2:而對於只能「硬碰硬」的領域,就只能靠更大的融資、更長的等待、以及更合理的頂層設計。
所謂芯片領域的「10倍數變革」,就是不能想着自己做個X86去挑戰英特爾,能挑戰英特爾的只有應用場景不一樣的ARM。而同樣的,也不能想着自己做個獨立的指令系統/生態系統來挑戰ARM,而只能等待芯片應用場景的大變革。

什麼叫「芯片應用場景的大變革?」

舉個例子:隨着雲計算、深度學習應用的快速擴展,各大互聯網巨頭的運算能力佔據了全球相當大的比重。於是,巨頭們都想擺脫傳統的、通用化的CPU/GPU體系,自己親自操刀,構建一套針對自己應用、自己算法的定製化AI芯片和雲計算芯片,從而實現更低的能耗、數十倍的運算效率,甚至構建一套自己的雲計算生態。

不光是巨頭們的雲計算和深度學習,每個人身上的智能手機也有強烈的降能增效需求——讓面部識別、聲音識別、手勢表情跟蹤、圖像/視頻處理等常用功能,能有一顆針對這幾種AI算法定製的低功耗移動芯片,也是目前的潮流。

同樣的,超過160個國家用電量的數字貨幣挖礦,更是一種高度定製化、對性能/功耗比極其敏感的應用,也早已大規模擁抱定製芯片。

伴隨着「定製化算法」佔全球算力比重的提升,許久未見的芯片領域「10倍數變革」在這兩三年裡密集誕生了:
1:國際上,谷歌推出TPU,NVIDIA擁抱自動駕駛/AI芯片。
2:國內,脫胎於「龍芯」團隊的「寒武紀」AI芯片已搭載在華為高端手機的麒麟處理器上,該公司獲得了阿里投資,目前市值已超20億美元,短短几年成為芯片領域罕見的創業獨角獸。而對於普通人而言更加陌生的「比特大陸」,則早已成為全球挖礦芯片最大的供應商,壟斷了超過7成的市場份額,去年營收25億美元,成為全國僅次於華為海思的芯片設計公司。
3:互聯網公司里,百度推出XPU、阿里剛發布Ali-NPU。近幾天,阿里還密集收購了中天微、控股樂鑫,一副大舉進軍芯片領域的架勢。
阿里的邏輯也很簡單——阿里雲目前年營收20億美元+,在國內佔據毋庸置疑的霸主地位,且年增速高達100%。根據亞馬遜雲的規模,阿里雲在未來三四年內營收超百億美元是大概率事件。因此,阿里雲將成為阿里未來幾年營收增長的重中之重。

那麼,作為國內雲計算霸主、正在邁向全球的阿里,作為時常將「DT時代」掛在嘴邊的馬雲。如果阿里不能掌握自己雲計算平台的核心技術,要是有一天也遇到中興的困境,那麼,阿里的數字帝國夢就破滅了。
同樣的,作為全球雲計算的領頭羊,亞馬遜也在悄然組建團隊研發AI芯片。

在如今這個時代,數據和計算是互聯網公司的核心資產,對於市值幾千億美元,等於英特爾+台積電+NVIDIA之和的互聯網巨頭,沒有道理不想讓自己的核心資產運行在自主的、定製的、可控的計算平台上。
所以——「中國芯」破局靠阿里騰訊,並不是個笑話。
對自主芯片有需求的不只是阿里騰訊,還有華為/小米,甚至oppo/vivo。
華為海思大家很熟,已經是全球第7大純芯片設計公司,隨着華為手機全球市佔率的提升,海思未來的排名繼續往上升是可以預期的。小米收購的松果處理器還比較低端,oppo/vivo的自主處理器也正在研發中——憑藉他們的出貨量,只在低端機里普及自主處理器,也是個不小的數字。


如今,對於互聯網和手機大廠而言,組建團隊、收購公司,根據自身需求設計出處理器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通過巨大的終端出貨量或龐大的數據中心計算需求,將這些芯片推廣應用起來,也非常容易。
但是,無論是誰設計的,想要工藝好、能耗低、良率高、產能穩定,都得到台積電去流片。

而台積電,就屬於前面所說的「硬碰硬」領域。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一個「有志向的市場化內資企業」,給足夠的時間和資金、按市場規律辦事,給核心研發人員足夠的物質激勵。
那麼,中國大陸的芯片代工產業有沒有可能複製國產液晶面板的成功經驗?
塞冬的回答是:有一定希望。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先看一段黃奇帆關於京東方的講話:

「去年,我們有一件事做得很成功,就是京東方定向增發。京東方作為中國最優秀的液晶面板類公司之一,在世界生產能力排名第五,生產的產品供不應求。中國一年要進口液晶面板1800億美元,看準這個方向,就要有勇氣投資,效益一定會好的,所以我們請他來投資。

京東方想投資,願意佔據這個市場,也有這個技術,但是缺錢,拿不出330億。我們當然不能說你拿不出,我幫你拿,但可以買你的股票,你定向增發100億股,按市場價2.1塊一股賣給我,你得到210億,再向銀行融資120億,就有330億,投在重慶,一年多時間把這個廠造好,今年三四月份就能投產,投產以後一年可以形成五六百億的產值。

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融資項目,解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巨大投資資金來源,真正起到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的作用。這單業務是西南證券做的,是一個好項目。

本來我們起初是想把這個融資需求交給重慶的民營企業,他們如果有錢沒有地方用,投到這個項目,肯定比放100億小貸好,不容易壞賬,但後來民營企業沒有實質跟進。倒是重慶的一些國有企業,還有上海、北京的一些外地企業很睿智,都爭着來投資。

所以一個月210億的股權融資,120億的銀行融資到位。現在,京東方的股價是3塊多一股,每股賺1塊錢,210億投資現在價值300多億。我講這段話的意思,直接融資裡邊有許多工具、很多方式,在座的銀行、企業,都該深度了解,了解以後,把這一塊努力拓寬,我們的金融體系就活了。」


這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扶持京東方的思路:

  • 京東方想擴大產能,但沒錢。
  • 重慶有做全電子產業鏈的渴望,希望京東方入駐。
  • 京東方對重慶定向增發100億股,獲得210億資金,再通過重慶的銀行貸款120億,總計獲得330億,解決了項目資金難題。
  • 重慶獲得京東方面板廠一座,還因京東方股票上漲賺了100億。

4年過去了,重慶有了全球舉足輕重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產能,有了液晶面板廠,正在建設芯片廠,電子產業鏈正在成形。
而京東方也因為一座座類似的大廠(重慶、合肥、成都、綿陽等),自己出技術、地方政府出錢,在LCD產能上,從2014年的全球第五,攀升到2017年底的全球第一。
京東方的股價如今是4塊多,比重慶入股時翻番(2017年底曾達到6.77塊)。
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多贏的結果,但是,我們回到事情發生的2014年。當時大家對京東方是這樣評價的:

截止2014年,京東方上市13年以來,在A股融資金額已經達到700億之巨,而同期所有分紅金額合計只有區區1.18億元。
由於在股市融資數額巨大,京東方被稱作「圈錢王」。由於業績常年虧損、股價長期在兩三元徘徊、投資者很難分得紅利,京東方被稱作「鐵公雞」、「行徑卑劣」;由於屢次靠政府補貼扭虧,京東方被稱作「燒錢機器」,由於生產線龐大,京東方被諸多的產業界人士認為是「落後的過剩產能」。

這不是2005年,也不是2010年,而是京東方已經初現曙光的2014年。在2014年時,仍有大量對京東方不信任的聲音,在這樣的情況下,黃奇帆下了這個330億的豪賭,如果失敗了,會是怎樣的下場?

那麼,如今的中芯國際和曾經的京東方都有哪些相似之處?為什麼塞冬認為中芯國際可以走類似京東方的道路?我們來一起捋一捋。

如今的中芯國際已經基本搞定了28納米工藝,去年底挖來梁孟松當co-CEO,在他的帶領下攻堅14納米,而梁孟松曾協助三星,搶在台積電前完成14納米工藝。所以個人估計,2-3年後,當台積電的5納米量產時,中芯國際徹底搞定14納米將是大概率事件。

問題來了——搞定了14納米還是差台積電2代呀?
而實際上,邁入28納米,就已經能解決大部分問題。雖然台積電的10納米技術已經在去年走向商用,但在2017年第三季度,台積電的28納米及以下工藝仍然佔全部訂單的65%。10納米工藝只用於對功耗、能耗、體積要求極高的旗艦手機處理器芯片、旗艦挖礦機等少量尖端應用。

而對於絕大多數沒有這樣高要求的芯片而言,用博士師兄的話來說:「28納米,如果流片成本足夠低,就徹底引爆領域定製芯片了。」

就像京東方一樣,雖然它在OLED領域和三星的差距還極大,但如果哪天三星不給中國的高端手機供應AMOLED了,拿京東方的屏幕搞個低配版,便宜點賣,也還是可以接受的——總比徹底斷貨強得多。

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數領域,京東方的屏幕已經足夠好用,完全可以滿足各類客戶需求——甚至三星電視也在使用京東方的屏。

於是,類似京東方的解決方案就可以在中芯國際身上得到複製:

  • 在2-3年內完成14納米攻關,以28納米和14納米為主力,承接中高端手機芯片以外所有類型的邏輯芯片代工——TPU/NPU/礦機/中低端手機芯片等。
  • 和國際同行打價格戰,以低於台積電同工藝的價格接單。
  • 台積電的28/16納米屬於老產品,折舊少、成本低,因此中芯國際打價格戰的成本壓力更大。
  • 引入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和地方政府融資,讓重慶、合肥、成都、武漢等城市「競價辦廠」。
  • 使用地方政府資金,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張中芯國際產能。類似京東方一樣,在3-4年時間裡,將中芯國際的產能從全球第7上升到全球第2。
  • 背靠地方政府資金,進行債務展期、延長折舊期等方式,攤薄成本。

另外就是最重要的一點——液晶面板和芯片都有一個顯著的「周期律」:

  • 大部分時候,隨着產能增加、技術進步,價格不斷下跌。
  • 每隔幾年出現一次新應用:如智能手機、礦機、AI芯片等,短時間內芯片/面板供不應求,價格暴漲(2016-2017年的一波)。

面向地方政府的定增和融資、債務展期等,都是為了等待這一波強周期——凈利潤大增、股價大漲、政府手裡的京東方/中芯國際股票賺大錢。
其實,這也是韓國的路子。韓國人在芯片/面板領域經常是長時間蟄伏,忍住連續多年的虧損,把對手憋死,等待一波強周期賺個飽。

只不過我國的特點在於:政府和企業可以一起坐莊,由政府性基金在低谷時注資擴大產能,在平時提供補貼、債務展期,減輕弱周期時的企業負擔,最後在強周期來臨時,政府性基金拋售股票獲利,從而實現上述的「多贏」。

只要「周期律」把握得好,政府的扶持不但不會虧錢,反而還能賺錢。特別是當面板/芯片廠做大後,自己就成為能把控周期的一份子,就像三星一樣,把這樣的遊戲玩得得心應手。

在這種「硬碰硬」的遊戲中,也只有把自己體量快速做大,才能不被對手永遠牽着鼻子走。比如現在的京東方,就可以舉巨資建設最先進的10.5代LCD和6代AMOLED生產線。同樣的,中芯國際只有先吃下大部分中低端產能,把自己的體量做到不比台積電小太多,才有可能參與到最高級別的較量。

以上就是塞冬對「中國芯」現狀及未來可能路徑一些個人理解,講得有點多,但總的來說,只是說了幾個小故事:

  • 被股民們「詛咒」了十多年的京東方,在持續的補貼和虧損下,尋找到一條極其具有「中國特色」的擴張之路——把企業的命運和各地的產業需求結合起來,終於取得如今的成功。
  • 韓國台灣雖然地方不大、人口不多,但對於自己專註的領域,捨得下本錢,蟄伏20年,方能取得如今在芯片/面板領域的巨大成就。作為後發者,想要超越他們,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長的等待,不要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 10年前,京津地區吸引了三大主流手機外企,而珠三角則以「山寨」著稱。如今外來戶集體倒閉,「寨廠」成為國際主流大廠——這是企業的命運。10年前進入moto/索愛的高學歷人才,如今在股權資產上被oppo/vivo的同齡人碾壓——這是個人的命運。京津冀地區因為三大廠的倒閉,錯失了進軍電子全產業鏈條的機會,津冀失去增長動能——這是地區的命運。
  • 過去許多年,隨着「中國芯」夢想的倒掉,大量學生轉行其他領域。而近兩三年來,隨着定製化芯片創業熱潮的興起,一些苦逼的堅守者轉身化為獨角獸,取得了顯著的物質回報。互聯網巨頭們也開始組建芯片團隊,這讓芯片設計領域的老博士、老博後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對於這幾個小故事,塞冬的體會是:

  • 「中國芯」的進度不一定能如眾人所願,但是對「自主」信念不能變。個人命運要翻身、國家科技要自主,這些外人都沒有辦法給與。
  • 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可以寄人籬下、拾人牙慧,但不能養成依賴的習慣,忘了在別人的屋檐下積聚力量。
  • 而一旦學有所成、大環境朝有利方向轉變,就要主動跳出舒適區。哪怕簡陋、哪怕寨,不及早進行嘗試,未來付出的代價就會更大。
  • 產業升級的道路註定艱難而漫長,領跑者不會停步、極少犯錯、很難超越。但是,這是一件關乎國運、關乎地域發展、關乎個人命運的大事。躲不開、不能慫、只能上。■

轉載:知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